今日導讀:「三菜一湯」剁椒鱈魚辣香四溢,蒜酥炸排骨超彈牙!曬曬一家三口的晚餐,生活需要儀式感,網友:一看就是四川人口味!
川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也是民間最大菜系,有「百姓菜」的美名,許多人對川菜的印象多放在重麻重辣,因此讓不敢吃辣的人敬而遠之。
其實真正的川菜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料理千變萬化,也可以成為人人都接受的家常菜。
許多粵菜餐廳都有所謂的「避風塘」料理,蒜蓉酥鋪滿食材是其特色,所謂的避風塘風味,料理手法出自漁民,都是以海鮮為主。
由於海上生活,漁艇上很少存有蔬菜只存有一些姜蔥蒜之類的配料,所以其精髓是那蒜蓉的獨特風味。
帶骨豬肉炸到金黃肉質不柴,鳳梨汁與蛋液是最佳幫手,排骨肉吃起來厚實彈牙但不柴,蒜酥焦香甘口,多餘的蒜酥還可以拿來配粥吃,味道更添濃鬱。
避風塘岸腰瘦骨
食材:
大蒜碎120g 、豬小排300g 、蔥花20g 、鹽少許
醃料:
麵粉2大匙、全蛋液2大匙、鳳梨汁3大匙、鹽少許
做法:
1.豬小排以醃料醃3-4小時。
2.入油鍋以160度炸8-10分鐘,加熱至180度逼油,取出排骨瀝乾。
3.大蒜碎入油鍋,以160度炸至微黃瀝出。
4.乾鍋下蒜酥和蔥花。
5.加入炸排骨炒均勻。
6.以鹽調味後起鍋。
大大小小的中菜館裡, 百分之八十五的菜單都有「蔥爆牛肉」這道菜,「牛兒吃嫩蔥」取俗話「老牛吃嫩草」之詼諧,其實就是「蔥爆牛肉」。
而且牛肉片先用蛋白及鳳梨汁醃製,可讓肉質滑嫩,一點都不「老」,加入爆炒的蔥段香氣逼人,非常下飯。
蔥與牛肉還有補虛養身和健脾開胃的功效,健康營養。
牛兒吃嫩蔥
食材:
牛後腿肉片200g 、陳年醬油1大匙、全蛋液1大匙、鳳梨汁2大匙、蔥段120g 、紹興酒1大匙、太白粉水1大匙
調味料:
蠔油1大匙、醬油1大匙、胡椒粉少許、糖少許
做法:
1.牛肉以鳳梨汁,蛋液醃20分鐘。
2.放入120度熱油中泡熟,瀝油備用。
3.另起鍋,快炒蔥段後盛出,煮滾調味料。
4,加入牛肉和蔥段,大火炒勻勾芡。
5.起鍋前淋紹興酒熗出香氣
川菜中的經典「剁椒魚頭」,自己在家做可以手下留情,依嗜辣程度調整,這道菜做起來相當方便,可選購市售的剁椒醬來調味。
川菜餐廳「剁椒魚頭」多選用鰱魚,但鰱魚較有腥味又不意購買,在家可選用肉質細緻的鱈魚,只要將所有配料跟調味料放在魚片上蒸熟,就可輕鬆完成,魚肉吃起來酸爽鮮美,辣香四溢,更開胃。
火紅椒滾淋海鱈魚
食材:
海鱈魚1片(約350g )、辣椒醬100g 、蔥花少許
辣椒醬:
紅辣椒碎150g 、蒜頭100g 、朝天椒碎30g 、辣油100g 、蔥油150g 、十三香粉30g 、肉桂粉5g 、砂糖15g、鹽10g
做法:
1.冷鍋下辣油和蔥油,加入辣椒醬材料中火炒10分鐘。
2.在海鱈魚上鋪滿辣椒醬。
3.入蒸籠以大火蒸8分鐘。
4.移入餐盤,撒上蔥花,完成。
山藥是補益藥膳食材,含有糖類、蛋白質、維生素B群、維生素C,每100克的山藥脂質的含量卻為甘薯的一半,是較不易發胖的食材。
「山藥腱肉一鍋香」即是「山藥排骨湯」只是改以較為細緻的腱子肉熬製,味道非常淡雅。
小火慢燉,可以煮出很清爽的雞湯汁,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冬季裡品嘗養生,正值特殊時期,用湯品來提升免疫力,是最好的食補。
山藥腱肉一鍋香
食材:
山藥150g(切條) 、豬腱肉150g(切塊) 、豬骨高湯600g 、鹽少許、蔥花少許
做法:
1.豬腱煮30分鐘撈出入鍋。
2.加入山藥與豬骨高湯,大火煮3-5分鐘。
3.以鹽調味後起鍋撒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