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 豔
□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尚永江 江裡梅
面積590平方公裡,海岸線50公裡,陸地邊境線39公裡,界河河道窄、河床淺,邊境一線便道多……特殊的地理位置、市情、邊情和民情,讓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註定要承擔特殊的使命職責。
從邊境走私重災區到反走私典範城市,從疫情防控第一線到持續保持「三零」目標,東興市如何推動邊境地區市域社會治理築牢邊關「銅牆鐵壁」?近日,《法治日報》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網格管理精準智能
花溪社區距離界河北崙河僅有200米,去年建成的綜治中心、組建的網格員隊伍,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大作用。
花溪社區黨支部書記馮光勝介紹說,社區網格從9個細化到19個,由網格員、社區幹部、居民小組長、民兵以及護村隊員組成巡邏隊,織密了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防控網。
防城港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韋傑介紹說,防城港市在「建、聯、管、用」等方面下功夫,著力深化公安實戰、綜治中心、多領域拓展等應用平臺,有效提升物防、技防、人防水平,提高管邊控邊能力。
疫情防控期間,東興市利用公安機關研發的多個實用小系統加強對入境人員的管理,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同時,動員1866名專兼職網格員、黨員幹部、村(社區)幹部、物業管理員、保安、志願者等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建立4個微信群,運用公共視頻巡邏重要出入口,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
打擊走私協同高效
越南單方面在北崙河邊開設的綠林碼頭嚴重擾亂我國的經濟貿易秩序,東興市打擊走私綜合治理工作異常嚴峻。
依託專業執法、基層政府、沿邊群眾,東興市形成「大協同、多鎖鏈、群防群治」的反走私綜合治理體系。在反走私綜合治理的高壓態勢下,規模化、群體化、常態化的走私活動得到有效遏制,形成平穩可控、持續向好的良好局面。
2019年6月,東興市作為反走私典範城市在廣西基層反走私綜合治理經驗交流推廣工作會上做了經驗介紹。
廣西菸草打私總隊副總隊長全志向記者展示了近年來東興重點區域衛星對比圖。2016年之前,北崙河河面布滿走私船隻;開展高壓打擊後,走私船隻逐年銳減;今年受疫情影響碼頭雜草叢生,走私活動銷聲匿跡。
為形成反走私社會治理格局,2018年,防城港開展「無走私村莊(社區)」創建工作,力爭實現無群體性暴力抗拒緝私執法、無基層幹部袒護走私販私、無群眾參與走私販私、無哄搶走私貨物行為的「四無」目標。目前,東興市「無走私村莊(社區)」已達15個,其中自治區級5個。
邊境管控層層設防
東興市與越南芒街市僅一河之隔,在邊境線上,管控攔阻設施已實現全覆蓋建設。2019年8月,東興市建成7座抵邊警務室,將邊境管控和反走私綜合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最前沿。
位於我國陸海邊境線交匯處的1號抵邊警務室每天24小時監控,邊境巡防隊同時進行路面堵截打擊。菸草、公安等部門在北崙河上機動巡邏,形成視頻協調指揮、河面路面配合打擊的聯防聯勤模式,極大遏制了邊境違法犯罪。
目前,邊境線上20個抵邊村(社區)、31條重點管控便道及其他105條便道全部設立檢查服務點,形成海關緝私、公安、邊境管理、海警四方值守打擊模式。
「疫情暴發以來,東興市織密了疫情精準防控網、全民覆蓋宣傳網、基層信息排查網、邊境管控阻隔網、邊境為民服務網及疫情防控監測網。」東興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拔群介紹說,6張網築牢了防境外疫情輸入的「銅牆鐵壁」,轄區持續堅持「三零」(零輸入、零輸出、零傳播)「四無」(無死亡病例、無本地病例、無醫護人員感染病例、無新增病例)的工作目標,彰顯市域社會治理強勁優勢,築牢祖國南疆第一道「防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