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7月宣布進軍臺灣並結盟一卡通及六大發卡銀行的Fitbit Pay,上周已正式由中信、臺新、聯邦等3家銀行率先上線,由於Fitbit Pay可雙重結合票證、聯名卡自動儲值進軍行動支付,可說開啟票證正式跨足聯名卡行動支付的新紀元。
Fitbit Pay率先開通iOS系統,可說正面與Apple Watch對決,由於使用iPhone的用戶,不見得一定使用Apple Watch,因此Fitbit Pay會否透過這種在臺獨家結合一卡通票證公司的優勢,吸引原本該是Apple Watch用戶的iPhone使用者「轉檯」,金融圈也非常好奇兩大跨國穿戴式裝置業者在移動領域競技結果。
銀行主管指出,繼手機之後,穿戴式裝置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移動領域,且開發空間還很大。
穿戴式裝置公司Fitbit Versa旗下的Fitbit Pay在7月宣布的銀行結盟名單包括中信、富邦、國泰世華、玉山、聯邦、臺新銀等6家發卡大行,時隔3個月,Fitbit Pay已有3家銀行在上周成功上線,可說推展快速。
在紐約上市的穿戴式裝置公司Fitbit Versa,旗下的Fitbit Pay已在全球16個市場和70家銀行進行合作,全球已有超過2,540萬名使用者,臺灣是其最新開發的市場。
根據該公司與一卡通的合作計劃,這項透過手錶作為載具的移動將可直接透過綁定一卡通聯名卡啟動自動加值,在包括高鐵、捷運等通關口直接儲值付費通關,使移動一舉伸向票證領域,便利性大增之外,在臺灣亦為創舉。
參與Fitbit Pay的合作銀行業者指出,Fitbit Pay的最大賣點,就是在搭乘捷運或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碰到人潮擁擠時,由於連結一卡通的電子票證及聯名卡的雙重功能,因此在搭乘捷運、高鐵倘若票證錢包金額不夠時,還可直接就能用Fitbit Pay的載具智慧手錶「Fitbit Versa」儲值快速通關,這也是Fitbit Versa相對於Apple Watch的最大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