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典故,科妮麗婭的悲劇,背後的羅馬有何面貌?
羅馬成了新的世界霸主的時候,每個羅馬人都開始歡呼、吶喊,十分高興,他們為自己羅馬人的身份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一旦有一個男人晃蕩著腦袋說「我是羅馬公民」,人們就會對他肅然起敬,不斷地逢迎、巴結他,很害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他,惹得他不高興。
羅馬人
一、條條大路通羅馬
義大利、西班牙以及北非當時都已經被羅馬掌控。之後,羅馬開始繼續對外擴張——就像許多古代的國家一樣。
公元前100年,地中海周圍的所有國家都被羅馬徵服,不過埃及除外。羅馬成了新的世界霸主,而且還會在世界霸主的位置上待許多年。羅馬人秉承著一種非常實際的作風、做派。希臘人喜歡美的東西,如:美的建築、美的雕塑、美的詩歌。對於希臘人那種追求美、創造美的精神,羅馬人潛心學習,獲益良多,懂得了如何創造美,不過他們感興趣的卻是那些實用的東西。
羅馬士兵
成為世界霸主以後,羅馬人就需要向各個地方分派軍隊,駐守邊疆。然而,羅馬帝國實在是太大了,要方便運送使者、軍隊,修路就是唯一的選擇。當時可沒有鐵路,而僅有的道路又有高有低,很不平坦,到了雨季就泥濘不堪,到處積水,簡直就是寸步難行。
為了改善當時的狀況,羅馬人開始重新修路。下面我說一下他們修路的程序:先設路基,大石頭放在最底下,然後再在大石頭的上邊放一些稍小的石頭,而那些平整的大塊石頭則放在最頂層。最後,數以千萬條道路就在羅馬人的努力下修成了,這些道路四通八達,溝通了羅馬的各個地區,但最終都會匯集到一點——羅馬。
因此,人們便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說法。
如果從飛機上俯視這些道路,那場面一定非常壯觀。這些道路都是在兩千多年前修建的,但是仍有一些道路保存至今,由此可見羅馬修建的這些道路還是很堅固的。下水道和引水渠的修建充分體現出了羅馬人的務實精神,這兩項城市設施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現在城市裡的居民生活非常方便,想要用水直接打開水龍頭就好了,而且水質純淨。
羅馬
二、羅馬瘟疫與水利
那時候的羅馬就比較困難了,他們想要用水就得去附近的井或泉水邊打上來,再提回家去。這些泉水和井水經常被汙染,人們喝了這樣的髒水很容易生病。
那時候,瘟疫間歇性爆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們飲用了這樣的髒水。像瘟疫這種傳染病,危害性極大,人們會因此接二連三地病死,屍橫遍野,都來不及掩埋。只有在沒有被汙染的湖泊才會有乾淨的水,但是這些湖泊大多都距離城市很遠,不過羅馬人依舊想得到這些乾淨的水。
於是他們便建造了許多粗大的管道,以便這些水能夠從湖泊流進城裡。當時建造管道用的是石頭以及混凝土,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鋼鐵和塑料製成的管道。這些管道就是羅馬人口中的引水渠。這些引水渠有時候會經過山谷或者河流,遇到這種情況羅馬人就會架橋把它們高高架起。現在,仍有很多引水渠保留了下來,而且一直使用著。
當時,人們經常把沒用的廢物、垃圾直接倒在街道上,因此,城市和鄉鎮都是一片髒亂,衛生條件根本上不去,這也是導致病菌肆虐、瘟疫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羅馬人為此建造了龐大的下水道系統。他們或是把髒水引到城外的河裡,或是倒在他們認為不會引起危害或疾病的其他地方。
羅馬廣場
在他們看來,這樣似乎就萬無一失了。但是今天的我們知道,將廢水直接排進河流中是非常愚蠢的行為,這無疑會使河水汙染、變髒,人們喝了被汙染的河水之後同樣會生病。
當時的羅馬人只是為了保護城市不被廢水汙染,卻忽視了河流同樣遭到了威脅。現今,下水道和水管已經在大城市普及,但是最先大規模使用這些東西的還是羅馬人。羅馬人還建立了規則,這個規則每個人都必須遵守。
在規則這方面,羅馬人付出的努力很大,其實當時的規則就是還不怎麼健全的現代法律。
平時,羅馬人都雄赳赳、氣昂昂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在自己的規則裡制定一些非常公正合理的東西,因此,這些規則對於現代法律的制定有不小的影響。進貢、納稅是所有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城市、鄉鎮的必修課,因此羅馬城越來越富裕。有了這筆錢,羅馬人便開始建造城市。
羅馬城市
三、美麗城市的建立
很多美麗的建築、廟宇、閃著金光的宮殿、寬敞的大眾浴池都修建起來,其中還有一座「競技場」——那時供人們娛樂使用的大型露天場所。
當時的競技場與我們現在的足球場有些相似。當然了,這裡肯定不是舉行足球比賽的,這裡是用來舉行雙輪車比賽和生死搏鬥的地方,搏鬥往往是兩個男人,或者人與獸的搏鬥。比賽用的雙輪車有兩個大輪子,車廂非常狹小,由兩匹馬或者四匹馬拉著,這就像你在馬戲團裡看見的馬車比賽差不多。
角鬥士的搏鬥是所有運動裡面最受羅馬人歡迎的一種。這些角鬥士通常都是羅馬人在戰爭中抓到的俘虜。這些被俘虜的男人通常都身強力壯,經常進行相互間的搏鬥或者與野獸搏鬥,以取悅席上的觀眾。角鬥士的搏鬥顯然是殘酷至極的,要知道,他們這可是在搏命啊,但是羅馬人就喜歡這種血腥、狂野的感覺。
羅馬鬥獸場
他們看到一個角鬥士把另一個角鬥士幹掉,或者一個角鬥士將一隻野獸殺死,就會非常興奮。在他們看來,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般來說,角鬥士之間的搏鬥必須要死掉一個才能結束,這就好像約定俗成了一樣。沒有死亡的角鬥是不會讓觀眾盡興的。
當然,一個角鬥士被打敗以後也不是非死不可的,這要看他的表現。如果他在整個搏鬥的過程中都表現得非常勇敢,非常有風度,沒有絲毫氣餒,反而愈挫愈勇,那他很可能會得到觀眾的支持,請求獲勝的角鬥士饒他一命。
這時候人們向上舉起大拇指表示對他的支持。如果觀眾們的大拇指是朝下的,那這場搏鬥就必須要死人了。總的來說,羅馬人生活的城市是非常美麗而富裕的。而且很衛生、很前衛。但是在財富的分配上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富人基本是所有財富的佔有者,最後,富者越富、窮者越窮,一無所有的窮人只會窮上加窮。
戰場上,羅馬人將敵人俘虜後就會帶回羅馬充當奴隸。這些奴隸負責最累、最重的活計。據統計,羅馬的奴隸非常多,幾乎是羅馬人的兩倍。如此說來,幾乎每個羅馬公民都有兩個奴隸可供差遣。
布匿戰爭史羅馬的一個最重要戰爭,繁華的來臨也是基於此次戰爭。在布匿戰爭中,有一個年前人擊敗了漢尼拔,他的女兒叫科妮麗婭。這個女人被稱為「羅馬婦女的典範」。
布匿戰爭
她有兩兒子,但是不幸丈夫去世了,包括埃及法老在內的很多追求者都紛紛向她求婚,但是她都拒絕了。她以一己之力將孩子養大,教他們演講、政治。
最後培養出了兩個非常優秀的孩子,為此,科妮麗婭感到非常驕傲。孩子們在小時候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等他們長大後就不見得是那樣了。
這對孩子就是人們所說的格拉古兄弟。他們看不慣富人過著極盡奢侈的生活,而窮人卻窮困不堪的樣子,於是就試圖改變這種現狀。很顯然,他們看到窮人缺吃少住的時候便為他們感到憤憤不平。所以,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來降低食物的價格,以便窮人們能夠買得起糧食。除了這些,他們還力求為窮人們爭取一小片土地,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自己種菜了。
像這樣的好事,他們還做了很多。但是這明顯損害到了那些富人的利益,於是他們其中的一個便被人謀害了。後來,另一個也死於非命。科妮麗婭的兩個寶貝最後就是這麼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