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節選:曹操率領五十萬大軍趕到當陽橋,張飛一人把守當陽橋。此時張飛怒吼三聲:我張飛張翼德在此,誰敢前來受死!一聲生過後,當陽橋水倒流;兩聲過後,當陽橋梁斷裂;三聲過後,曹將夏侯傑墜馬身亡。曹軍大亂,曹操遂率領大軍撤退。
為什麼我們上來先講張翼德"三聲喝斷當陽橋",其實就想告訴大家,當年的張飛以一己之力喝退五十萬大軍,足見其實力之強悍。而在當今的智能手錶市場,同樣有這樣一家品牌,以一己之力抗衡諸多友(DUI)商(SHOU),在其看來,或許友商產品真的就是"玩具",沒錯,我們說的正是蘋果的Apple Watch。
日前,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報告》,從報告內容來看,在1月-3月這段時間,全球智能手錶出貨量為1370萬部,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的1140萬部增長了20.2%,發展勢頭極為迅猛。而在市場份額方面,蘋果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54.4%上升至54.4%;三星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14.9%下滑至13.9%;佳明則由2019年第一季度的7%上升至8%;其他品牌的市場份額則從23.7%下滑至22.6%。
蘋果
早些時候,蘋果公布了2020年第二財季(即自然年第一季度)的財報,其中蘋果可穿戴設備部門創造了新的收入記錄,該季度收入高達63億美元,而可穿戴設備正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季度中售出的Apple Watch手錶中有75%的客戶是以前沒有客戶的客戶。此外,蘋果公司的可穿戴設備業務已經超過了Mac和iPad類別的收入,據Maestri稱,可穿戴設備業務現在已經自己構成了財富140強公司的規模。
在Strategy Analytics智能手錶市場報告中,Apple Watch銷量高達670萬部,市場份額佔比為55.5%,同比2019年的620萬臺高出了22.6%,這顯然已經不是半壁江山了,這一數據是過去兩年最高的季度份額,蘋果不僅鞏固了其在智能手錶行業的優勢,同時也擴大了其與第二名三星之間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年底蘋果發布的Apple Series 5與2018年第4代升級並不大,甚至被看作是歷代Apple Watch產品中升級最小的一代產品,但憑藉蘋果聽力研究、蘋果女性健康研究、蘋果心臟和運動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加上手腕抬起或提升調整亮度、新增電子羅盤、緊急SOS等功能,Apple Series 5依舊熱賣。
三星
三星2020年第一季度表現用四個字來形容最合適不過:穩紮穩打。該季度,三星智能手錶出貨量為190萬部,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的170萬部增長了11.8%,不過市場份額從14.9%下滑至13.9%,在行業興盛的大背景下,三星這個風口跟得不太緊。
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2作為智能手錶中的戰鬥機,能夠實現更多運動場景下的監測,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運動需求。除了日常的步行、跑步、自行車等,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2還能進行遊泳、划船機、橢圓機、動感訓練等在內的多達數十種運動追蹤;而在專業性上,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2採用創新的健康傳感器,能夠更快速和精準地接收和讀取運動數據,以此來實時和正確記錄;在防水上,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2也擁有5 ATM軍用級防水性能,支持50米防水,可以滿足遊泳愛好者的需求。
此外,特殊時期下,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2貼心上線實用的智能洗手應用。在這一應用下,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2將進行25秒的衝洗計時和震動反饋,根據世衛組織抗擊新冠病毒的指導方針,該應用建議用戶徹底洗手20秒,其餘5秒用於打開水龍頭和塗洗手液,洗手應用默認8個鬧鐘提醒,用戶可以自行調整等等。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三星智能手錶依舊是目前最好的安卓智能手錶。
Garmin
Garmin(佳明)是2020年第一季度表現最強勁的公司,將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大幅提高了37.5%,市場份額為8%。Venu是該公司的首款搭載高品質OLED觸控螢幕的智能手錶被評選為最佳表現,從去年的80萬部增長到110萬部。
對於佳明,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我們簡單介紹一下。GARMIN成立於 1989 年,註冊地為瑞士沙夫豪森 ,研發總部位在美國。由Gary Burrell 與高民環 (Min Kao) 共同創立。近30年前,Garmin 以航空 GPS 導航產品進入市場,而後在航空、航海、車用、運動健身市場都有產品。
2020年2月19日,佳明公布財報顯示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12%,營業利潤增長逾兩成;2020年,獲評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發布的《2020Q1中國智能手錶品牌排行榜》TOP15。
寫在最後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包括華為、小米、華米、OPPO在內的諸多廠商也紛紛進軍智能手錶行業,但能夠有所影響力的卻只有華米一家,華為GT2被吐槽了大號手環,小米Watch、OPPO Watch雖然各有特色,但在系統、生態等方面仍然不足,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水花,這也是為什麼國產品牌智能手錶被吐槽為"玩具"的重要原因。
對於國產智慧型手機也好,國產智能手錶也罷,其實我們才剛剛完成了萬裡長徵第一步,我們還有太長的路要走,太大的市場需要去開拓,但遺憾的是近些年國產品牌總是太過於浮躁,營銷遠大於鑽研,類似於千億營銷的梗更是被頻頻提及,或許我們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打磨每一款產品,如此,國產品牌方能與海外品牌一較高下。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