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12月8日,成都市公布了《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三年計劃」)。其行動目標是,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對成都工業經濟引領效益顯著,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技術產業體系構建及融合應用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成都熊貓顯示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助力下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資料圖)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在加速工業技術改革創新、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打破行業壁壘、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工業網際網路的優勢已日益凸顯。
【起草背景】
立足成都產業特色和轉型升級
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8年,成都市政府曾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實施意見》。11月2日上線投用的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正是該意見的落地成果之一。
該意見的實施對推進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截至目前,成都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仍存在平臺體系建設有待提升,中小企業應用積極性亟待提高,產業生態需要加快培育等薄弱環節。
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密集出臺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有關的相關意見措施對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做出全新部署和更高要求。
2020年3月,成都市政府第96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將工業網際網路作為其重要內容,要求加速推進,深化發展。
《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制定由此被提上日程。
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起草好文件,該局組織人員開展了廣泛調研,參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賽迪集團等權威機構研究報告,借鑑吸納上海、蘇州等地方的經驗做法,多次徵求企業、專家,各區(市)縣及相關市級部門的意見建議,最終形成了三年行動計劃。
上述負責人表示,本次印發的三年計劃,立足成都市產業特色和轉型升級需求,以應用為導向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體系建設,以5G和標識解析為重點夯實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以重點行業、重點產業功能區為切入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解決方案應用,以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新中心建設為抓手打造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生態,賦能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網絡是基礎。
根據三年計劃,首要任務是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三年,成都首先將加快5G等基礎網絡建設。其目標是,鼓勵基礎電信企業與產業功能區共建5G精品網絡,加速「5G+工業網際網路」在企業開展試點應用。
早在2017年,成都就已是全國6個5G試點的城市之一。據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已累計建成5G基站2.4萬餘個。「5G+工業網際網路」,成都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
其次,加快標識解析節點建設,其目標是立足「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成都)節點」,加速標識解析在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行業率先形成規模應用,培育5家以上標識解析服務商,標識技術服務行業不少於10個,服務企業不少於500家。力爭標識註冊量達到10億條以上,日均解析量達到2000萬次以上。
標識解析體系類似網際網路領域的域名解析系統,是工業網際網路穩定運行的核心基礎設施,是實現工業企業數據流通、信息交互的關鍵樞紐。
據了解,標識解析成都節點已於2019年11月30日上線,目前標識解析服務註冊量突破5.4億條、位列全國第6,標識解析量突破3700萬次,應用效果逐漸顯現。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核心。
根據三年計劃目標,成都將打造2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發展50家解決方案服務商,推出一批高價值、廣應用的工業App,推動5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10萬家企業上雲,建設300個以上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行業應用標杆。
三年計劃強調,成都將培育多層次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大力招引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落地,積極培育本土平臺做強做優,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向平臺服務商轉型,圍繞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四大主題培育20個區域優勢明顯、產業特色顯著的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平臺,全力支持龍頭企業打造1—2個國內領先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動態完善區域供應商推薦目錄,面向行業和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深化工業網際網路集成創新應用,支持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研發,推動中小企業上雲用平臺,充分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和專家資源,每年支持不少於100家工業企業開展應用問診和數位化改造諮詢,引導50家以上企業開展兩化融合貫標,每年評定工業網際網路十佳解決方案、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十佳案例,編制行業數位化轉型指南、工業網際網路創新項目範例,組織現場會、成果發布會、巡迴分享等進行宣傳推廣,以典型示範帶動行業整體提升,以應用場景牽引,促進新模式新業態加速湧現。
同時,在未來三年創新生態基本形成,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區域供應鏈協同平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四川分中心等一批創新服務載體,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成一批人才培訓基地,創建國家級區域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形成完善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服務體系。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是保障。
根據三年計劃,成都還將初步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培育2—3家全國知名的信息安全服務企業,打造2—3個功能較為完備的信息安全服務平臺,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信息安全人才隊伍,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態勢感知、通報共享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高。
《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行動目標
▼▼▼
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對成都工業經濟引領效益顯著,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技術產業體系構建及融合應用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網絡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先進位造業產業功能區和龍頭企業實現光纖、5G「雙千兆」全面覆蓋,打造50個內網改造標杆工廠,推動5G行業虛擬專網網絡部署架構落地。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應用各行業普遍覆蓋,10個行業500家企業接入應用。
平臺應用深化拓展,打造2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發展50家解決方案服務商,推出一批高價值、廣應用的工業App,推動5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10萬家企業上雲,建設300個以上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行業應用標杆。
平臺應用深化拓展,打造2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發展50家解決方案服務商,推出一批高價值、廣應用的工業App,推動5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10萬家企業上雲,建設300個以上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行業應用標杆。
創新生態基本形成,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區域供應鏈協同平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四川分中心等一批創新服務載體,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成一批人才培訓基地,創建國家級區域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形成完善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