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千年》,一個有些驚豔的劇名。作為首部線上首演的原創音樂劇,創作團隊強調了「白蛇傳」作為家喻戶曉的IP的突破性打造,加上《聲入人心》打造出的音樂劇男性偶像的加盟,幾乎是吸引眼球,票房成功的保證。可是,當大多數購買了線上觀看的觀眾吐槽6元錢花得不值的時候,難言除了極少數粉絲外,有多少人會為這部音樂劇再次買單。疫情緩解之後,《一愛千年》也組織了京滬等地的巡演,依然沒有獲得多少關注與反響。
圖說:音樂劇《一愛千年》 官方圖
網絡不同於傳統媒體,具有即時性的反饋。這部新鮮上線的原創音樂劇網上的吐槽與讚譽各半,主要的吐槽點在「法海有著聖誕老人般的鬍子」,唱詞隨意與雷人如「今日祖墳冒青煙。」我們還能感受到主創的猶疑,是將網絡盛行的音樂古風化,還是將音樂劇唱念舞西化?是否應顛覆觀眾對這個故事的認知,乃至再一次戲說?
對於線上觀看而言,演出者似乎沒有想到鏡頭的推進與放大會對視覺細節的要求更高。白蛇和青蛇的頭戴與耳飾上蛇的造型,許仙和法海似乎都有著智商低幼的傾向,線下的觀眾未必喜歡這種低俯的表達,更難言線上線下的互動。
音樂劇在中國幾乎是一個倒逼出來的市場。先有紐約百老匯與倫敦西區的經典劇目的引進,後有德法音樂劇的觀眾與票房的收割,以及日韓音樂劇的風潮與滲透。可以說觀眾和原創音樂劇的主創們是同步接受其信息的。甚至觀眾在二次元文化主導的網站可以接觸到更新的音樂劇作品與資訊。編導對音樂劇的樣式與風格的了解並不深入,或者更依賴於自身的歷史積累,以至於藝術決斷不夠,自然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情節的跳躍不是情感呈現粗糙的理由。看似突破傳統而刻意顛覆法海形象,沒有考慮觀眾的情感接受,也可以說是鋪墊不足。
音樂劇是時尚的舞臺藝術,但從劇本結構和思想及歌詞的對仗與表達上說,其根本還是文學性的。而《一愛千年》的流行唱詞則在通俗中有著庸俗的趨向。
劇目上線播出,畫面近似於電視,但觀看環境與交流方式與傳統電視終究不同。近來民營音樂劇演出總有著日韓的模仿傾向,而掌握著優秀演員與器材的傳統劇院則喜歡用大量的電腦燈與多媒體,在視覺上逃不掉春晚感。看似迎合,實則沒有跟上網絡時代線上戲劇的獨特訴求,難以粘連住年輕觀眾。
該劇的男主角曾主演過《金沙》這樣擁有口碑的原創音樂劇。在收穫《聲入人心》第二季年度首席之後加入了《一愛千年》的演出團隊。很多觀眾認可本劇後半段有兩場唱段被他演繹得可謂精彩。然而線上演出不能直接感受到觀眾的真實反映,編導等主創應該將更客觀與真實的反饋給到劇中的演員們,不同於影視的一次塑造成型,虛心以待,還是有機會在線下的演出中將劇目打磨與提高。
熱門的電視欄目可以包裝出近乎完美的偶像,音樂劇不管是線上播出還是線下演出,其源頭還是戲劇與音樂的結合。戲劇的主題來自人物的命運呈現,音樂則表達了節奏與情感。一出完美的音樂劇演出應讓觀眾更有沉浸感與獲得感。
6元錢不算多,但上線仍需謹慎,莫把網絡及觀眾都想得太簡單了,即便在社會生活中,求愛成功的機率也來自於自身的條件的高下,以及對方是否感受到真愛的付出。(石俊)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