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市面上的成語故事書多得數不勝數,但該套圖書特點鮮明、風格獨特,在眾多同類書中具有很高的可辨識度。
總的來看,該書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首先是收錄的故事和成語數量多。
該書共10冊,包括500個成語故事、8000多個成語,基本上涵蓋了中小學階段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成語。可以說從小學到高中,擁有這樣一套內容豐富、設計精美的成語故事書,就可以滿足各個階段學習成語的需求。
該書在成語故事的選擇上,兼顧可讀性和實用性。除了人們所熟知的經典故事,也適當選擇了一些讀者相對陌生但富有趣味或意義深遠的故事,還有一些字面意思直觀生動、表現力強的成語,以增加讀者的成語儲備,拓展讀者的知識面。
其次是成語故事原汁原味,知識版塊多,便於學習和掌握成語。
該書的500個成語故事由古文功底深厚的兒童文學作家、一線中小學語文老師通力合作,按照成語故事出處原文改寫,以保證成語故事的原汁原味。全書大部分成語故事出自《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書,或《論語》《莊子》《孟子》《韓非子》《世說新語》等經典名著,很多成語故事同時也是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由此可以增加讀者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對經典古籍的熟悉度。
每個成語故事名稱都標註了拼音,正文中的生僻字也加有注音,以幫助讀者掃除閱讀障礙。每個成語故事還設計了多個內容豐富的知識版塊,可以起到拓展知識面、強化成語學習、加深記憶理解的作用。
該書所收成語,全部標出最早出處,包括書名、作者、時代以及原文等,讀者可對照閱讀出處原文和故事中的改寫部分,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
成語釋義包括對難懂字、詞的解釋,詳細解釋成語的本義及引申義,便於讀者完整理解成語的含義。大部分成語列有近義、反義成語各1~3個,有助於讀者進一步熟悉該成語,在表達同一個意思時可以有多個選擇,或是用反義成語表達相反的意思。
故事後面一般附有兩個例句,一個是從古今文學作品中挑選的例句,另一個則是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例句,讓讀者學會如何在具體語境中使用成語,看過故事之後,就能在日常對話和課堂寫作中把這個成語靈活運用起來。
在特別設置的成語個性版塊中,除了成語的同義異形成語、易讀錯寫錯的字、成語的進階用法、褒貶色彩的古今差異、近義成語辨析等內容,還收錄了許多與本成語、本故事、本故事主人公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這有助於擴大讀者的知識面,提升「大語文」素養。
再次,這套成語故事書最與眾不同的一個特點,就是將所有的成語按其含義分門別類地進行編排,有助於科學系統地學習,方便快捷地查找。
該書一改大多數成語故事書按音序或筆畫排列的簡單結構,把成語意義相近的故事排列在一起。500個成語故事按照意義的不同,共分成「寫人和描景」「情緒和神態」「品質和性格」等20大類,一冊兩類,讓讀者在閱讀故事的同時能類比對照、舉一反三,發現相似主題故事間的異同,以加深對成語意義的理解。最後一冊書後附有按音序排列的500個成語故事總索引,以方便讀者檢索。
8000多個成語也分為20大類,作為附錄附在相應分冊的書後。大類之下,總共又分為400多小類。在每一個小類中,又把意義相近或結構相似的成語列在一起。有些成語有兩種以上的意義,則按照不同的義項歸入不同的分類中。為便於快速查找,附錄中的成語不帶注釋,因分類較細,讀者不難推測出成語的含義。
很多讀者在說話、寫作時會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想用成語的時候,卻想不起來用哪個成語。這主要是因為成語儲備量少,很多成語看過之後就忘記了。有的讀者成語儲備量雖然較多,但因沒有科學地分門別類存放在大腦中,需要使用的時候也不能快速準確地提取出來。
該書不僅能大大擴充讀者的成語儲備量,更可以讓讀者在學習時就把這些成語系統地、井井有條地存放在腦海裡。如果讀過之後還是記不住這麼多成語,也有更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在寫作文時,直接到相應的分冊附錄中按類查找,根據需要選用合適的成語。
最後,圖文並茂,輕鬆易讀。
該書500個成語故事均配有90後新銳插畫師歷時兩年精心繪製的插圖。有的插圖重在表現故事情節,有的插圖重在表達成語含義,有的則兩者兼顧,讓閱讀變得更輕鬆,理解更直觀。插圖風格傳統中寓現代,工筆外兼寫意,在閱讀文字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
目 錄
第一冊 寫人和描景、情緒和神態
第二冊 品質和性格、壞人和醜類
第三冊 技藝和文採、才能和人才
第四冊 言語和口才、議論和評價
第五冊 勤奮和進取、功名和權勢
第六冊 財富和價值、生活和家庭
第七冊 學識和見識、計謀和決斷
第八冊 做事和方法、錯誤和愚蠢
第九冊 關係和情義、戰爭和災難
第十冊 形勢和場面、變化和恆定
如何閱讀使用這套書?
處在不同年齡段、對成語學習有不同要求的小讀者,該如何閱讀使用這套成語故事書呢?在此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
總的來說,要本著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閱讀使用該書。
對學齡前兒童和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主要是看插圖,聽、讀故事,記住成語,熟悉成語。
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首先要學會正確書寫成語,然後去讀成語的釋義,了解其含義,再讀故事。讀完故事後,接著閱讀「成語個性」,擴展知識面。
要想熟練掌握成語,需要在了解成語釋義、閱讀故事及相關知識點之後,再通過後面的例句學習成語的用法,最好試著自己用這個成語造一個句。接下來了解相關的近義、反義成語,如果用近義成語替代句子中的這個成語,有些是不是也合適,或者彼此有什麼微妙的差異;如果用反義成語來替代,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再試著用反義成語造個句。
對需要進一步提高語文水平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及初高中學生來說,希望在讀完上面這些內容後,再認真閱讀成語出處的原文,看能不能讀懂。如果讀不太懂,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與原文相對應的部分,對照閱讀,這樣可以較快地提高文言文閱讀水平。
閱讀成語故事、了解成語的基本內涵之後,最重要的是將成語靈活運用起來。在說話與寫作過程中,可以根據想要表達的意思,從相應的分冊附錄中挑選合適的成語。經常使用,日積月累,熟能生巧,就能真正把成語「據為己有」。
希望我們的孩子通過閱讀成語故事,學習和掌握較為豐富的成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說話時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寫文章筆底生花、揮灑自如;在閱讀成語故事的同時,學習歷史故事,掌握傳統文化,汲取漢語精華,增長人生智慧。
通過讀故事學成語,是非常適合廣大中小學生的一種學習方法。能熟練自如地使用成語,必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