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推進『廁所革命』」被列入浙江省、嘉興市民生實事項目。嘉興市聚焦民生關切重點發力,大刀闊斧實施農村公廁、旅遊廁所改造提升,將「廁所革命」進行到底,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提升嘉興的公共服務水平。把「小事」辦好,讓如廁更如意,嘉興交出了一份圓滿的民生答卷。
桐鄉市崇福鎮古運河棧道旁的公廁建得古色古香,裡外潔淨,如廁舒適。(攝影 記者 成傑)
農村公廁改造——
建成美麗鄉村「背後的風景」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樸素的民間俚語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公共文明的迫切需要。農村公廁改造帶來的變化,秀洲區王店鎮建南村村民感觸特別深。
「以前,這裡廁所難下腳,隔著幾米遠味道就很大。現在改建好了,我們也都願意來這裡方便了。」一名村民告訴記者。開了十幾年小超市的老闆娘姚劍英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她說:「以前我們都不高興去上後面的公共廁所,現在那裡乾淨了很多,我們自己方便,來來往往的行人也方便多了。」
建南村村委會主任鬱明介紹說,村裡流動人口多,通往洪合的要道穿村而過,沿著這條路,2018年村裡改擴建了3座公共廁所,鋪上瓷磚,裝上抽水馬桶,每天都有保潔人員搞衛生,公共廁所的環境大為改觀。
小廁所連著民生大窗口。嘉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農村公廁改造將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有效進行廁所汙水治理,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加強農村文明建設。高標準推進農村公廁改造提升,建成美麗鄉村「背後的風景」,這也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
瞄準「布局合理、衛生整潔、環保美觀、方便實用」目標,以改造提升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全面開展農村公共廁所改造工作。在前期摸排基礎上,嘉興市按照每個行政村改造兩座的原則確定嘉興市農村公廁改造任務,紮實、快速、穩妥推進。截至目前,嘉興市已經全面完成1573座農村公廁改造,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指標任務。
據介紹,嘉興市農村公廁改造按照三類標準實施:城鄉接合部的農村公廁,一般按照城市公廁標準進行改造;美麗鄉村和景區村莊裡的農村公廁,一般按照旅遊廁所標準進行改造;其他地區的農村公廁,一般按照省農村公廁標準進行改造。
具體改造方式分為對標、提升、補缺三類。「對標」是指對功能欠缺的農村公廁,對照相應標準,找準需要改造的問題進行改造。「提升」是指對標準較低的公廁按較高標準進行改造。「補缺」是指無公廁或原公廁拆除重建的,按相關標準新建公廁。
嘉興市根據公廁類別、存在問題、服務對象特點和產業發展要求等方面綜合考慮,確定農村公廁的改造方式,以獨立式公廁改造為主、附屬式公廁為輔,做到能改盡改、能造盡造,嚴把工程質量關,不僅把農村公廁改造建成「舒心工程」,還要建成「放心工程」和「滿意工程」。
農村公廁除了要建好、改好,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管好。嘉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村公廁管理按照「有水、有電、有人管,無味、無垢、無塵、無積水」的「三有四無」要求制定管理制度。各鎮、村要將農村公廁納入「四位一體」保潔體系,明確職責分工,設施設備定時巡檢維護,確保基礎設施安全、完好、有效。
在海鹽縣元通街道電莊社區的一個公共廁所內,保潔員吳引珍正在拖地。這個廁所入選了海鹽農村公廁示範點。(攝影 記者 徐志達)
旅遊「廁所革命」——
設施實用美觀,升級「服務革命」
「這座廁所改造好就像賓館一樣,以後,遊客來了也不用擔心了。」村民於建峰有感而發。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2018年創建成為2A級景區村莊。村委會主任王華明說:「我們還要繼續創建3A級景區村莊,旅遊廁所是標配。」
這座廁所建築面積近100平方米,按3A級旅遊廁所標準改造,2018年12月中旬投入使用。粉牆黛瓦,外觀以竹子作為主題元素,入口處懸掛的幾柄油紙傘裝點出江南韻味。步入其中,抽水馬桶、垃圾桶等設施一應俱全,男女廁位比例合理,另設立第三衛生間,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維護。
王店鎮相關負責人說,在推進農村公廁改造過程中,考慮到南梅村發展鄉村旅遊、打造景區村莊的需要,將原來溝槽式農村公廁直接升級為旅遊廁所。記者注意到,在這座旅遊廁所旁,南梅村正在建設「農民之家」文化禮堂以及一座農村家宴中心,未來這座廁所將派大用場。
平湖國際遊購特色小鎮的廁所。(圖片由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提供)
而在平湖國際遊購特色小鎮,旅遊廁所則充滿濃鬱異國風情。紅、黃、藍、白等大面積色塊大膽拼接、色彩跳躍,與平湖國際進口商品城保持格調一致,其內部衛生用具、設施檔次頗高,維護到位。這裡的廁所是按照3A級旅遊廁所的標準建設的,已經通過市級旅遊部門驗收認定。
根據省、市民生實事工程任務,2018年,嘉興市共完成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159座,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其中新建101座、改擴建58座,投資3874萬元。這些旅遊廁所覆蓋嘉興市旅遊景區、鄉村旅遊點、旅遊線路、交通集散點、旅遊餐館、旅遊娛樂購物場所、休閒步行區等場所,涵蓋了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六元素的各環節,實現了旅遊廁所全域化。
圍繞「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衛生環保、如廁文明」的基本目標,重在解決有無、重在合理實用、重在便利耐用、重在日常養護,嘉興市通過政策引導、部門聯動、資金補助、標準規範、監督考核等方式,深入推進旅遊廁所建設管理向縱深發展。旅遊「廁所革命」立足實用的同時,通過融入主題文化元素,使旅遊廁所設施環境不但變得好起來,還要美起來,與景區環境相融,打造「一廁一風景」。
嘉善西塘的五姑娘主題公園公廁內景。(圖片由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提供)
嘉興市旅遊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2015年開始,嘉興市啟動實施了旅遊「廁所革命」,嘉興市政府召開了現場會,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針對高等級景區進行旅遊「廁所革命」,3年累計完成477座,投資近1億元。2018年相當一部分新建、改擴建旅遊廁所集中在景區村莊以及新晉高等級景區。此外,2018年,部分已建旅遊廁所從軟體和硬體兩方面進行了提檔升級,逐步向3A級旅遊廁所靠攏。
嘉善西塘的五姑娘主題公園公廁外景。(圖片由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提供)
從嘉興市來看,從「廁所革命」向「服務革命」延伸,不僅是2018年旅遊「廁所革命」的一大特徵,未來也將成為旅遊「廁所革命」的一項重要工作。嘉興市將大力推動廁所建設標準化、設施現代化的同時,強調運營專業化、管理規範化、服務人性化、監督社會化、使用文明化,為海內外遊客營造舒心的旅遊環境。
創新實施「廁所革命」——
「廁所長」上崗,打造科技「網紅廁所」
小廁所,大心思。推進「廁所革命,嘉興各地各級部門因地制宜,為辦好這件「小事」開動腦筋、集思廣益,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經驗和創新。
強化規劃引領,南湖區在浙江省率先出臺農村公廁改造規劃,對全域農村公廁改造進行梳理,對已建、在建、擬建農村公廁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在解決農村公廁建設「用地難」問題中,嘉興市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將閒置基站、信號塔等已徵地塊改建成為農村公廁,盤活了土地資源。在農村公廁的長效管理上,嘉興市推廣實施了「廁所長制」,將責任明確到人,一管到底。
發揮政策引導和考核督導「指揮棒」作用,嘉興市將旅遊「廁所革命」作為全域旅遊示範縣、旅遊風情小鎮、特色小鎮、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A級村莊景區、特色旅遊目的地創建和評定的重要指標統籌推進。同時引入第三方評價體系,引導社會監督力量共同投入到這場惠及全民的「廁所革命」中。
除體制機制創新外,廁所技術也推陳出新。生態廁所、免衝廁所等新型廁所不斷湧現。圍繞探索「高效節水、低碳排放、生態循環、智能系統、技術轉化」五大創新科技,強化綠色環保理念,未來,嘉興將有望誕生一批科技感十足的「網紅廁所」。此外,旅遊部門還將旅遊廁所納入智慧旅遊服務體系,在景區手繪地圖上標註廁所精確位置,或與地圖平臺合作,方便遊客通過手機導覽輕鬆找到附近廁所。
廁所文明體現了國家文明,廁所品位也反映了城市品位。小廁所,大文明;小廁所,大形象。嘉興集中力量為老百姓辦好這件「小事」,把好事幹實、實事辦好,切實提高了百姓的獲得感和滿足感,提升了遊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讓這件「小事」從此大不同。(嘉興日報 記者 鄭小梅 實習生 周吉祥 通訊員 施君源 宋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