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經濟圈進化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系列觀察(二)

2020-12-16 川觀新聞SCOL

「相愛相殺」的川渝人最近尤其「來電」

一段國風音樂視頻《醉成都》持續走紅

綿長的成都人文意蘊,將火辣耿直的重慶人撩得心癢

一條條成渝古驛道

兩地人在重走錦官驛、龍泉驛、朝天驛等古驛道中

徜徉舊時光,感受新景象

一篇篇關注成渝的報導引發關注和熱議

這是一個圈的燃情

這個圈,就是雙城經濟圈

隨著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7月10日舉行,圍繞黨中央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目標定位,川渝均已完成雙城經濟圈建設頂層設計,各地各部門加快推進落實。

成渝都市圈建3個「1小時交通圈」,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共建川渝自貿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川渝規劃建設區域教育中心、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區域文化中心……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雙城經濟圈,令人振奮和期待。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多年,關於成渝地區的戰略一個接一個,新的戰略和歷史上若干戰略相比,有哪些新意?

一攬子戰略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新的,但針對成渝地區的國家戰略不止一個。

國家先後針對這一區域出臺過一系列發展戰略,其中,醞釀時間最長的當屬成渝經濟圈區域規劃。

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雖然川渝兩地行政區劃分開,但兩地合作的願望一直在延續。2001年,兩地籤訂《重慶—成都經濟合作會談紀要》,提出攜手打造「成渝經濟走廊」。

中央及有關部門也一直十分關注成渝經濟區的發展及其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帶動作用。

2003年,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報告《中國西部大開發重點區域規劃前期研究》提出:在未來5至10年內,要積極構建以成渝兩大都市為中心、各級中心城市相互聯繫和合作的中國西部最大的雙核城市群,形成西部大開發的最大戰略支撐點,西部地區人口、產業、信息、科技和文化等集聚中心,長江上遊經濟帶的核心。

這是在國家層面的報告中,第一次出現成渝經濟區的概念。

2004年,國務院西部開發辦規劃組在《中國西部大開發中重點經濟帶研究》中指出:「長江上遊經濟帶的空間布局特徵是『蝌蚪型經濟帶』,區域中心是成渝經濟區。」回頭來看,「蝌蚪型經濟帶」應該是雙城經濟圈的雛形。

2006年,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出臺,明確提出建設成渝經濟區。一年後,四川省、重慶市政府籤署《關於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提出以重慶、成都為龍頭,共同將成渝經濟區建成國家新的增長極。

2008年,國家發改委牽頭成立《規劃》編制協調指導小組和規劃編制工作組,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四川省、重慶市及有關研究單位共同完成。

期間,雖然由於汶川特大地震,規劃工作曾一度中斷,但不久後重啟。2010年7月,國家發改委編制完成《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徵求意見稿),並於同年12月,經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審議通過,上報國務院審批。2011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覆《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

基於培育發展成渝城市群,發揮其溝通西南西北、連接國內國外的獨特優勢,推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有利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的考慮,2016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

2016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建設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國家級城市群,賦予成渝兩地的發展定位為: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西部創新驅動先導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美麗中國的先行區。

4年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破殼而出。換句話說,在9年期間,針對成渝地區,先後有三個國家戰略落地。

至少四重新意

和前述兩個戰略相比,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至少有四方面的新意。

新的戰略定位——

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範區和長江上遊生態安全的保障區,即「一中心一基地三區」——這是9年前,《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對於成渝經濟區的目標定位。

4年前,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賦予成渝兩地的發展定位為: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西部創新驅動先導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美麗中國的先行區。

相比之下,這次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即「兩中心兩地」。

從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很顯然,定位是層層提高的。

新的時代背景——

1988年,鄧小平針對中國發展不平衡的特點,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一個大局,就是沿海地區加快對外開放,較快地先發展起來,中西部地區要顧全這個大局。另一個大局,就是當沿海地區發展到一定時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幫助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部沿海地區也要服從這個大局。

一定時期是什麼時候?是經過30多年的發展,包括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東部沿海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三極,甚至在全世界來看,都影響巨大。

種種跡象表明小平同志講的「一定的時期」這個歷史時機已經成熟。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是黨中央著眼「兩個大局」、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戰略決策,有利於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助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有利於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尤其是當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發展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出口型經濟遭遇挫折,這進一步凸顯了實施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性緊迫性。

新的戰略蘊含——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既是對成渝地區現實發展格局的精準描畫,也是對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擘畫。」在解讀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時,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發展改革辦副主任古智猛表示。

「成渝地區」標定了戰略方位,涵蓋川渝兩省市廣大區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雙城」指明了戰略特點,突出了重慶和成都兩個國家中心城市的優勢帶動作用,彰顯了成渝地區「雙核引領」的顯著特徵。

「經濟圈建設」確定了戰略性質,指向建設「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目標定位,對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強化輻射帶動功能提出更高要求。

新的發展理念——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隨後,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在那之前,2019年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文章指出,要正確認識當前區域經濟發展新形勢。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

文章指出,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總的思路是: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

兩次會議一篇署名文章,傳遞的信息是相同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辯證法。

這也是告訴我們,要尊重規律,重新認識和發揮成都重慶這樣的中心城市的極核作用,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片面追求絕對平衡。

滿載一個圈的情意與新意,進發!

四川日報 四川在線特聘首席 梁現瑞

相關焦點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施工圖」
    二是要統籌推動協同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共同培育一批賦能製造業的公共服務平臺。三是要凝心聚力攜手同進,共同建設一批產業合作示範園區。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力爭成渝地區能夠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全國政協委員雷世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水道」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雷世銀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支持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黃金水道的建議》,呼籲重視岷江水道開發。雷世銀認為,依託岷江航道,推動樂山港、宜賓港、瀘州港、萬州港、重慶港「3+2」港口資源整合,建設聯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水道」,有利於增強長江經濟帶輻射能力,推動沿江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利於改善岷江流域水環境,強化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有利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三角城市群」沿長江經濟帶形成首尾呼應、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 【地評線】天府網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綱舉目張」
    今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成為國家戰略。10個月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規劃綱要》,表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總施工圖」呼之欲出。《規劃綱要》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綱領性文件,要做到綱舉目張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  聽清「發令號」,認清重大意義。
  • 「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投資機會解讀
    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近10年來,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雙城經濟圈」,其提法幾經變化,從中折射出什麼變化?「成渝雙城經濟圈」如何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將給四川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哪些機會?如何抓住這些機會?為此,《金融投資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 李後強教授「四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2019年7月25日,李後強教授在「2019成渝經濟區發展論壇」上提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政府決策行為機理探析──以博弈論視角》;2019年11月12日,李後強教授在「第九屆泛成渝經濟區商會合作峰會」上作題為《成渝軸心論》的主題報告;2020年6月12日,李後強教授在「建設中國科技城 打造成渝副中心──綿陽市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討會」上作題為《成渝綿協同論》的主題報告;2020年7
  • 兩江新區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工作會
    2020年12月14日 22:15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12月14日,兩江新區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工作會,學習貫徹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精神,總結梳理前期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 中醫藥唱響「雙城記」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醫藥發展聯盟成立
    封面新聞記者 劉皓洋7月23日,由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市中醫院、四川省中醫院等聯合發起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醫藥聯盟正式亮相併發布《成都共識》,唱響「雙城記」的中醫藥聲音。
  • 「雙城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瀘州(川南)-榮昌(渝西)」交通互聯...
    12月4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瀘州(川南)-榮昌(渝西)」交通互聯互通調研座談會在瀘州市民主黨派機關二會議室召開。唐敏表示,榮昌與瀘州山水相連,農工黨榮昌區委與瀘州市委今年籤訂了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大家圍繞瀘州(川南)、榮昌(渝西)兩地交通互聯互通暢所欲言,實事求是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為議政建言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下一步,農工黨瀘州市委將按照合作協議內容,認真研究,盡心盡力將合作項目做深做實,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 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公報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打造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高地,推動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綿陽將持續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融入上下功夫、做文章,把國家戰略勢能轉化為發展實效。按下「快進鍵」,綿陽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跑出「加速度」。「十四五」期間,綿陽在深化綿碚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動實施的重要事項的同時,將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攻堅突破,在承接服務這一國家戰略中找準綿陽定位、展現綿陽擔當。
  • 深刻理解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大戰略意義
    石平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定位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目的是打造中國乃至世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為推動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新的動力源,有學者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稱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級。
  • 我市與中國銀行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我市與中國銀行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2020-12-01 09: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畫好「雙城經濟圈」唱響成渝「雙城記」
    昨天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雙城經濟圈」的全新定位,對川渝兩地來說意味著什麼?兩地又該如何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共同唱好「雙城記」?
  • 四川省稅務局與重慶市稅務局召開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二...
    1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與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召開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二次聯席會議,共同總結川渝合作成效,謀劃川渝合作新篇章。據了解,川渝稅務已有23個縣(市)區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稅務機關協同推進的合作局面。
  • 中國銀行與重慶市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彭妍據中國銀行官網消息,近日,中國銀行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籤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為重慶發展帶來重大戰略利好。重慶找準自身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和優勢,積極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在戰略上布好局、關鍵處落好子,努力做好自己、服務西部。唱好「雙城記」、融入「雙循環」,需要金融賦能。中國銀行實力雄厚,與重慶合作基礎堅實。希望以此次籤約為新起點,進一步深化與重慶各領域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 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及政策機遇專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成渝同心攜手,美好人居大有可為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及政策機遇專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29日下午,同心唱好「雙城記」 品牌引領「雙城居」——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及政策機遇專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他在致辭中表示,今天的活動是重慶開發協會、四川房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將「國家戰略」、「合作發展」落到實處的具體舉措,也是雙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以後,首次開展的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專題研討活動。通過交流座談,共同探討了川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之路,以助推兩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祝賀|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
    7月21日,由重慶科技學院和成都工業學院牽頭髮起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成立大會在重慶科技學院、成都工業學院雙會場同步召開並通過網絡直播互動。他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聯盟將深入推進兩地應用型高校和行業企業協同創新,為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西部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作出貢獻。
  • 成渝共建雙城經濟圈園林科技創新中心
    4月9日下午,成都市公園城市植物科學研究院與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在成都市植物園籤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就共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園林科技創新中心、人才交流、科普產業合作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園林科技創新中心開展特色科研項目根據框架協議,成都市公園城市植物科學研究院與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將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園林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基礎研究、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發展、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 酉陽: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保鮮櫃
    據了解,酉陽農特產品集散中心是在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的指導思想下,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的要求,落實酉陽縣「農產品變商品工程」戰略目標下應運打造而生。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什麼?兩座特大城市終於名正言順抱在一起!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醞釀了多久我不知道,但它切切實實地開始加速構建。1、1月3日,中央首次提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舉行;3、3月18日央視《新聞聯播》更是予以了報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
  • 成都統戰部調研璧山,璧山區工商聯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近日,成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吳凱一行到璧山調研。璧山區委書記藍慶華、區委統戰部部長劉晉陪同。成渝雙城經濟圈 帶給璧山新機遇成渝雙城經濟圈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國內外循環的大動脈。璧山地處成渝經濟帶重要節點,是重慶主城西進的「第一站」,是主城都市區的迎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