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你的印象是什麼?
「人口大省」?
「中原糧倉」?
「中國後廚房」?
圖為即將收穫的河南小麥 韓章雲 攝
其實,除了糧食種植及食品加工,廣袤的河南還暗藏許多超級小鎮:
全國每十頂假髮至少有六頂是許昌造;
全國95%的古箏、古琴、琵琶音板產自蘭考堌陽鎮;
確山竹溝鎮中高端提琴佔據全國80%的份額;
周口鹿邑的化妝刷勇闖歐美、日韓等20多國;
全國最大的玉石加工貿易中心坐落南陽石佛寺鎮
……
這些小鎮的這些產業,不僅在國內市場獨佔鰲頭,甚至在國際市場上都有話語權。也許你不曾了解,但是「河南製造」的產品,可能就出現在你的生活中。
「許昌造」假髮告訴你
你剪掉的頭髮有多值錢
圖為許昌某發製品企業女工正在編織發套 韓章雲 攝
許昌,這個從三國時期延續至今的地市,在現代素有「假髮之都」的美稱。全國每十頂假髮至少有六頂是許昌造。
發製品加工、生產在許昌歷史悠久 韓章雲 攝
許昌的假髮產業從清末興起,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而靈井鎮,正是許昌假髮產業的起源地。上世紀70年代,該鎮不少村就以公社的形式發展假髮集體產業,家家戶戶的生計都與頭髮有關。
許昌化莊村,村民在家裡加工製作教習頭模。 韓章雲 攝
如今,城鎮化發展讓靈井鎮早已不復當時面貌,但從小作坊發展到年進出口額上億元人民幣的發製品企業卻不在少數。
許昌生產的發製品主要用於出口,早在富士康來鄭州建廠之前,許昌發製品一直是河南省單項出口第一大商品。
打包好即將發往美國芝加哥的「許昌造」發製品 韓章雲 攝
目前,許昌市開展進出口業務的發製品企業有252家,相關從業人員30萬人,可生產人發、化纖發和發套三大系列,包含工藝發、女裝假髮、化纖發、教習發、男裝發塊、纖維髮絲六大類。
工人在發製品工廠裡生產假髮 韓章雲 攝
其300多個發製品品類暢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北美、非洲的市場佔有率超過20%。「十二五」期間,許昌發製品出口額就佔全國發製品出口總額60%以上。
許昌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發製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如今許昌建安區已建成發製品產業集群 韓章雲 攝
現在,一頂許昌製造的由真發純手工織就的高級發套,在商場裡能賣上萬元人民幣,其高昂的價格不啻於奢侈品。
許昌某發製品工廠裡已經完工的發套 韓章雲 攝
因此,頭髮也被許昌當地人稱為「黑金」。
現在明白了吧,你掉的不是頭髮,是錢!
漂洋過海,給愛美的你
這裡的化妝刷勇闖歐美等20多國
世界化妝刷產業看中國,中國化妝刷產業看鹿邑。
圖為河南鹿邑化妝刷創業小鎮 劉鵬 攝
在「老子故裡」河南鹿邑,一把小小的化妝刷玩出了大名堂。從這裡生產出來的化妝刷已經「殺進」了歐美、日韓、中東等20多國。
愛美的你,打開化妝包,或許裡面歐萊雅、蘭蔻、玫琳凱、雅詩蘭黛、香奈兒、美寶蓮、謎尚、資生堂等品牌的化妝刷,就是在鹿邑誕生的!
圖為河南鹿邑生產的化妝刷 劉鵬 攝
40年前,鹿邑聰慧的農戶們在丟棄的羊尾毛身上發現了商機。一步步攻克水洗、梳理、分尺、墩把(杯)等各個環節技術難題,掌握了制刷「核心技術」。
後來,通過為歐美、日韓等化妝品企業代加工化妝刷系列產品,鹿邑逐漸延展了化妝刷產業鏈條。
圖為工人正在製造化妝刷 劉鵬 攝
如今,在鹿邑化妝刷產業小鎮內,聚集著130多家化妝刷企業。
而化妝刷所需的大小尾毛加工企業當地已有1000多家,從業人員達6.6萬人,年產羊毛3000多噸、尼龍毛9000多噸,佔全國尾毛加工出口量的80%以上,年產值35億元。
圖為鹿邑化妝刷小鎮裡,工人們在加工尾毛。 劉鵬 攝
鹿邑代工的化妝刷,貼上你耳熟能詳的國際標籤後,漂洋過海抵達法國、美國、日韓、歐盟、中東等20多國高端化妝品櫃檯,服務全球愛美人士。
圖為鹿邑產化妝刷 劉鵬 攝
在國內,鹿邑的化妝刷地位也舉足輕重。哪天,你遇到「藍魅兒」「海沁美」「初茵」「唐彩」等名字的化妝刷,鹿邑就是它們的「娘家」哦。
不愧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化妝刷之鄉」,化妝刷玩恁猛!
想擁有一件精美玉雕?你可以看這裡↓
全國最大的玉石加工貿易中心——石佛寺鎮
產自南陽獨山的獨山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色澤斑駁陸離,是工藝美術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
圖為南陽石佛寺鎮玉雕 鎮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依託原料優勢,加之交通便利,玉石雕刻產業自古在南陽就十分發達,尤以南陽玉雕發源地石佛寺鎮最為出色。
在宋、元兩代,石佛寺鎮玉雕產業就漸具規模,明、清以來,已成為當地一大產業,玉雕生產交易十分繁榮。
圖為各地商人在石佛寺鎮玉石市場「淘寶」 鎮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眾多優勢,成就了石佛寺鎮的玉雕產業。
圖為石佛寺鎮一玉石加工廠內景 鎮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石佛寺鎮是我國重要的玉料集散地,在這裡能找到新疆和田玉、遼寧岫玉、陝西藍田玉、緬甸翠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俄羅斯白玉、俄羅斯碧玉以及珊瑚、瑪瑙、芙蓉石、水晶石、紫晶石、紅寶石等。
產品主要有飾品、擺件和保健品三大系列十大類近1000個品種。
圖為鎮平縣中國玉雕大師創意園 鎮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現在,石佛寺鎮擁有13個玉雕專業村、10大玉雕專業市場,有各類玉雕加工企業(戶)1萬多家,玉雕加工和營銷產業人員佔全國30%,年產銷玉雕產品2300多萬件,年交易額達到400餘億元。
圖為石佛寺鎮玉雕匠人探討玉雕設計 鎮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好玉養好人」。在石佛寺鎮,不僅有各式各樣的美玉,還有國家級玉雕大師25名,省級玉雕大師282名,他們用靈巧的雙手賦予了玉石鮮活的生命。
如果你需要一件美玉,不妨來石佛寺淘淘寶哦。
一把捲尺丈量地球
虞城鋼捲尺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虞城一把尺,量遍全世界。」這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虞城——中國鋼捲尺城 虞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虞城年產各類捲尺15億隻,佔全國鋼捲尺市場的85%,出口量佔全國總量的60%以上,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120多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鋼捲尺王國」。
虞城產的鋼捲尺 虞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打個形象的比喻,虞城每年生產的鋼捲尺以每個尺子5米相連,總長度可繞地球190圈。每個中國人人手一隻還綽綽有餘。
虞城鋼捲尺產業的發源地稍崗鎮,20世紀80年代是個窮得叮噹響的地方。當地流傳一句話:「寧吃鹹菜渣,不嫁稍崗人。」
窮則思變。不向貧困低頭的稍崗人,從售賣國營捲尺廠的殘尺條做起,生意越來越紅火。一時間,鋼捲尺作坊在全鎮如雨後春筍,鋼捲尺製造也在全縣推展開來。
工人們在加工鋼捲尺 虞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虞城鋼捲尺企業有近200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一把小捲尺,做到全世界。虞城鋼捲尺在丈量地球的同時,也鋪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全國95%的民族樂器音板出自蘭考
一走進堌陽鎮徐場村,一曲悠揚的《高山流水》便飄入耳中。而撫琴者用的琴就是蘭考造。
堌陽鎮徐場村裡的撫琴人 蘭考縣委宣傳部供圖
蘭考堌陽鎮有一項高雅的產業——民族樂器製作。
蘭考沙土地長出的泡桐樹,木質疏鬆度適中,不易變形,抗熱耐腐能力強,製成的民族樂器音板紋路清晰美觀,共鳴程度高,透音性能好。專家鑑定,蘭考泡桐是製作民族樂器的最佳材料。
有了原材料優勢,堌陽鎮生產加工的民族樂器音板佔據全國95%的市場份額,也許你現在彈奏的古箏,板材就是來自堌陽鎮。
蘭考某樂器加工廠裡忙碌的工人 蘭考縣委宣傳部供圖
堌陽鎮現有各類民族樂器生產企業187家,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產業集群,主導產品包括古箏、轉調箏、琵琶、古琴、揚琴等,共有20多個品種30多個系列,不僅暢銷全國,還出口到新加坡、日本、臺灣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
蘭考古箏 蘭考縣委宣傳部供圖
現在,民族樂器生產加工也成為蘭考的支柱產業之一。
目前,蘭考民族樂器產量佔全國的30%,年產古箏、古琴、琵琶、阮等民族樂器70萬臺(把),琴弦、碼子、架子、貝雕等各種樂器配件100萬套,產值達到20億元人民幣。
外國友人在蘭考欣賞古箏演奏 蘭考縣委宣傳部供圖
堌陽人不僅有著嫻熟的制琴技藝,還彈得一手好琴。在悠揚的琴聲中,談生意、籤合作是何等的愜意!
確山竹溝鎮:
中高端提琴佔據全國80%的份額
在河南,同樣具有藝術氣息的還有確山縣竹溝鎮。
圖為確山生產的小提琴 郭新社 攝
西洋樂器裡,優雅的小提琴被譽為「樂器皇后」。
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世界上90%的小提琴產自中國,而中國80%以上的中高端提琴產自確山竹溝鎮。
圖為確山生產的小提琴 郭新社 攝
上世界八十年代,外出打工的確山農民誤打誤撞進入北京提琴企業打工,後來,能吃苦的確山人在學到制琴手藝後,開始自己創辦提琴廠。
圖為工人們正在製作小提琴 郭新社 攝
隨著北京產業的轉移,不少確山「琴老闆」把制琴手藝帶回家鄉,竹溝鎮就這樣聚集了眾多提琴製造企業,大大小小的企業達到70多家,成了遠近聞名的「提琴之鄉」。
圖為提琴之鄉確山竹溝鎮 郭新社 攝
竹溝鎮的提琴製造以中高端手工提琴為主,主要出口到歐美國家,年銷售額兩億元,出口創匯千萬美元。
圖為確山提琴企業生產的各種中高檔手工提琴 郭新社 攝
在竹溝轉上一圈,耳邊總是環繞著叮叮咚咚悅耳的琴聲。一把小提琴,奏出了美麗鄉村好聲音。
盤點了這麼多超級小鎮,是不是又刷新了你對河南的認知?
在中原崛起的號角下,既勤勞又能吃苦的河南人從未停止追尋美好生活的步伐。他們用雙手成就「河南製造」,一個個超猛的小鎮不僅帶動大量農民家門口就業,也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