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清明節即將到來,按照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這是一個祭祀、緬懷自己先祖的日子,國家對此也很重視,幾年前將其納入了法定節假日。所以在清明節的前後幾天,不管外出打工走了多遠,很多人都會回到農村,來到先祖的墓地上進行祭祀,並追思先祖的事跡,然後將墓地周圍的樹枝和雜草清理一下。
不過,農村一些舊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在清明節這個日子,農村朋友就會去商店買一些紙錢,來到先祖的墳頭燒,有些地方的農村,則會圍著墓地四周散紙錢。按照農村的說法,這是向其他人宣示,這座墓地有後人來照料。而一些沒有時間回家的農民,則會讓自己的宗親代替自己給先祖掃墓。
在過去,給祖先掃墓燒的紙樣式很簡單,掃墓祭祀燒的紙主要以火紙為主,而且村裡的小賣部也能買到。據村裡的老人們說,火紙是用蘆葦、雜草或稻草秸稈作為原料生產的紙張,雖然看上去是像粗製濫造一樣的,但因為價格便宜的關係,在農村很受歡迎。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在的祭祀用品變得非常豐富,一些冥幣圖案看上去非常花哨。近幾年,一種類似「人民幣」一樣的紙幣也在各大商店兜售,這種紙幣因為看上去非常的高檔,還印有金額,和人民幣相差不大,而且價格也不是很貴,在農村祭祀的時候也開始流行起來。
近幾年農村朋友在清明節掃墓時,也會用到這種冥幣,因為大家都覺得金額越大越能代表自己的孝心,所以很多人都樂意購買這種類似「人民幣」圖案的紙幣,讓這類冥幣熱銷起來,由於這種冥幣和人民幣非常近似,在農村甚至出現過用冥幣行騙的現象。
不過,2019年清明節掃墓要注意了,有了一個新變化。在3月18日,央行對《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辦法明確: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也就是說,印有人民幣圖樣的冥幣不能印製,也不能作為祭祀用,這點農民朋友要提早知道了,一些生產和銷售的商家,也要早點知曉,以免被罰款。
為啥會修訂新辦法呢?其實這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市場上各類仿人民幣圖樣的冥幣呈泛濫狀態,不管是圖案,還是大小和顏色都和人民幣極為相似。長此以往,容易和人民幣混淆。其次,市場充斥的這些冥幣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
所以規範人民幣圖樣使用行為非常有必要,這有利於維護人民幣的形象、信譽和流通秩序。在未來,這種類似人民幣的冥幣也將被停止生產和銷售,農民朋友掃墓祭祀時也不要再去購買這類冥幣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