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朋友注意了!清明掃墓新變化,不能再燒這種紙,越早知道越好

2020-12-25 河北數字三農

2019年的清明節即將到來,按照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這是一個祭祀、緬懷自己先祖的日子,國家對此也很重視,幾年前將其納入了法定節假日。所以在清明節的前後幾天,不管外出打工走了多遠,很多人都會回到農村,來到先祖的墓地上進行祭祀,並追思先祖的事跡,然後將墓地周圍的樹枝和雜草清理一下。

不過,農村一些舊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在清明節這個日子,農村朋友就會去商店買一些紙錢,來到先祖的墳頭燒,有些地方的農村,則會圍著墓地四周散紙錢。按照農村的說法,這是向其他人宣示,這座墓地有後人來照料。而一些沒有時間回家的農民,則會讓自己的宗親代替自己給先祖掃墓。

在過去,給祖先掃墓燒的紙樣式很簡單,掃墓祭祀燒的紙主要以火紙為主,而且村裡的小賣部也能買到。據村裡的老人們說,火紙是用蘆葦、雜草或稻草秸稈作為原料生產的紙張,雖然看上去是像粗製濫造一樣的,但因為價格便宜的關係,在農村很受歡迎。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在的祭祀用品變得非常豐富,一些冥幣圖案看上去非常花哨。近幾年,一種類似「人民幣」一樣的紙幣也在各大商店兜售,這種紙幣因為看上去非常的高檔,還印有金額,和人民幣相差不大,而且價格也不是很貴,在農村祭祀的時候也開始流行起來。

近幾年農村朋友在清明節掃墓時,也會用到這種冥幣,因為大家都覺得金額越大越能代表自己的孝心,所以很多人都樂意購買這種類似「人民幣」圖案的紙幣,讓這類冥幣熱銷起來,由於這種冥幣和人民幣非常近似,在農村甚至出現過用冥幣行騙的現象。

不過,2019年清明節掃墓要注意了,有了一個新變化。在3月18日,央行對《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新辦法明確: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也就是說,印有人民幣圖樣的冥幣不能印製,也不能作為祭祀用,這點農民朋友要提早知道了,一些生產和銷售的商家,也要早點知曉,以免被罰款。

為啥會修訂新辦法呢?其實這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市場上各類仿人民幣圖樣的冥幣呈泛濫狀態,不管是圖案,還是大小和顏色都和人民幣極為相似。長此以往,容易和人民幣混淆。其次,市場充斥的這些冥幣損害了人民幣的形象。

所以規範人民幣圖樣使用行為非常有必要,這有利於維護人民幣的形象、信譽和流通秩序。在未來,這種類似人民幣的冥幣也將被停止生產和銷售,農民朋友掃墓祭祀時也不要再去購買這類冥幣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農民清明燒紙要注意這個變化,這種紙將不允許燒了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帶你看不一樣的農村事。敬請點擊上方按鈕,關注「魯北小房」!)眼看著清明節到來了,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因此在農村對於清明節來說大家都很重視,每當到清明節前幾天都會有很多在外的人陸陸續續回到家中,到親人的墳上掃掃墓以表示緬懷紀念。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三十六個風水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清明掃墓的季節即將來臨,不管你身在何處,總會為了先人,前往墓地祭拜,以解思念之情。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民俗禁忌與風水忌諱要避免,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你了解多少呢?小編提醒朋友們,清明掃墓三十條最基本原理莫忽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清明掃墓習俗注意事項。
  • 清明將至!農村這種「紙」不能燒了,農民要提前知曉,避免被罰了
    再過不久清明節就要來臨了。按照傳統以來的慣例,農民都會在清明節那天祭祖掃墓,這是一個極其隆重的節日。在清明這天,農民都會停下手裡的工作,外出打工的農民也會提前返鄉,給老祖宗掃墓,以表達對老祖宗的緬懷之情,更希望能庇佑自己在事業上興隆發達。
  • 注意!今年清明燒紙有新變化,這種紙不允許燒了,提前知曉
    轉眼就快到了清明節了,每年清明節前後,各種各樣的紙錢總會迎來熱銷,雖然說這些年隨著生態祭掃理念的流行,紙錢的銷量有一定的影響,但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仍然沿用著傳統的祭掃方式,給祖先墳頭燒一些紙錢,這也是這個時間點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幾點最好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
  • 清明祭祀有哪些禁忌與講究?
    清明掃墓越早越好嗎  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掃墓時,人們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此後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
  • 清明節將至,農村掃墓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是祭祖、掃墓、悼念亡人的日子。在古代,清明節的祭祀活動就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是王公大臣,還是黎明百姓,都要在這一天裡,祭拜已經逝去的先人。唐朝時期,朝廷就規定必須放清明假,好讓大家都可以回家掃墓。
  • 清明祭祀這25條禁忌習俗一定要知道 千萬別惹禍上身~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祭祀這25條禁忌習俗一定要知道 千萬別惹禍上身~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也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日,為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在清明掃墓的時候,有些禁忌與忌諱是我們應該知道的!
  • 農村俗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了?
    但是呢大家可能又會能清晰的感覺到,我們一到雙休日就驅車趕往郊區了,採摘去了,那麼就是說我們北京的農業,跟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是都市型的現代農業。農村俗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了?
  • 掃墓也有時間點,請記住「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
    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到已逝親人的墳前為他上香獻花,但是各地的風俗也有不同,,民間還有一句俗語「早清明,晚大冬,過年上墳小傍中」,這個裡面又有什麼講究呢?祭祖「早清明」的意思是清明節當天早上去上墳,而且是越早越好。
  • 清明掃墓祭祖,您需要知道的……
    每年,我們家都是清明當天去掃墓, 爸爸生前跟我說:「清明這一天是孝順節,這一天都是會晴天的。」果然,我觀察下來,也發現這麼多年來,無論前面幾天的天氣多麼糟糕,到了這一天,老天爺肯定會放晴。爸爸走後,我開始接班,現在每年掃墓祭祖的任務,就由我主要來負責,我要去兩個地方掃墓,一處是在山上,一處是在寺院。一早,就上山了,走在山路上,兩旁的野花開得很燦爛,很有一種採摘回來的欲望。
  • 一墳不燒二紙是什麼意思?掃墓燒紙的忌諱有哪些?
    一墳不燒二紙是什麼意思嗎?   一墳不燒二紙是什麼意思?  一墳不燒二紙的意思是上墳不能燒兩次紙,掃墓燒紙必須要選在晴天,陰雨天下雨絕對不能,並且燒紙時候避諱半途離場,燒紙還要一次燒完,不能燒二次紙,表達對死者尊重。
  • 在農村,老人說:「燒的紙多,惹的鬼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是大家可能又會能清晰的感覺到,我們一到雙休日就驅車趕往郊區了,採摘去了,那麼就是說我們北京的農業,跟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是都市型的現代農業。隨著中國的的發展,農業也越來越好,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後,對農村的感情更深,小編今天就給你們說下農村一些老俗話。在農村,老人說:「燒的紙多,惹的鬼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關於清明節 你必須要知道的常識都在這裡了
    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與漢族相比,有一些少數民族清明節過得更隆重。比如,壯族人祭掃祖先陵墓時要全家出動,帶上五色飯、肉、香燭、紙幡等;土家族在清明節要上墳掛青,家裡要吃豬頭肉,有「清明酒醉,豬腦殼有味」的說法。   從先秦到南北朝,人們一般在寒食節舉行春祭,掃墓祭祖,懷念先人。
  • 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原標題: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眼看清明節就要到了,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回去掃墓。但是有些人清明節是不適合去掃墓的。你知道清明節哪些人不適合去掃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 清明時節,後人們會把一張紙壓在先人的墓頭上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清明節,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其他地方不知道,在筆者這個地方,通常是去祖先的墓地上燒些紙錢,放些貢品,再為墓地打掃一下,除草等,當然,也和祖先說一下近些年來家族、家庭的發展以及保佑後人的話,雖然說這不科學,但這是表達自己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 清明掃墓還有這些禁忌與講究?不看真的會後悔!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 農村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燒紙還有這講究?
    農村俗語:「燒的紙多,惹的鬼多」,燒紙還有這講究?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在農村,對於先人們的懷念有很多種方式,除了祭品供奉,就是燒紙錢了。這裡的「紙」指的就是關乎祭祀時所燒的紙錢。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是「燒的紙多,惹的鬼多」,燒紙還有這講究?既然燒紙惹鬼,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都執迷於此呢?其實在農村,老一輩人們覺得逝去的人就是去另一個世界了。而另一個世界也是會用得到錢的地方,因此總是會想要燒點紙錢給先人們,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過的富足幸福。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可見,清明出郊上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思時之敬」。到了宋代,大家都在清明日掃墓,京都人傾城出郊,四野如市。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趙之珩表示,這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擔心自己先人的墳塋長滿荒草或塌陷,所以要去察看修葺,給墳墓添土除草,同時擺上些供品,燒些紙錢,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和追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