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評論員 西坡
2018-03-05 18:12 來源:澎湃新聞
3月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剛剛提到建議取消流量「漫遊」費,工信部部長苗圩就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談到,這條建議收到了全場代表委員發自內心的熱烈掌聲。
2017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要求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2017年9月1日,三大運營商取消了手機長途和漫遊費。這項困擾廣大用戶多年的痼疾就這樣在人們的「目送」中走入了歷史。
通話漫遊費「作古」之後,流量漫遊費成為輿論關注的新焦點。今年兩會上的消息意味著,我們離告別流量漫遊費也不遠了。正如苗圩部長所說,對手機流量區分本地和全國這項計費方式,廣大手機用戶反映意見比較強烈。政府工作報告瞄準民生痛點,就是為了給民眾以最易感知到的實惠。
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兩年瞄準漫遊費,是官民良性互動的體現。政策在民意推動下,向不合理的漫遊費步步緊逼,不留死角。為民生送福利的同時,也是對相關企業經營方式的規範。
無論通話還是流量,漫遊費的弊病早已是眾所周知。首先成本極低或沒有成本,漫遊費師出無名。更重要的是,漫遊費是對國內統一市場的割裂,牽涉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優勢便在於巨大的統一市場,只有人員、信息能夠自由流動,統一市場才能發揮出最大的能量。但是「手機歸屬地」將用戶「定格」到某個地域,限制了人員的自由流動。
比如說,由於一個人的手機號綁定著越來越多的銀行卡、網絡帳號,換號的成本越來越高。許多人即使搬到了其他城市生活,還是會保留原來的手機號,以至於他們只能長期「漫遊」,使用相對昂貴的全國流量。
取消漫遊費,對運營商短期而言會造成相對有限的損失,但在其他方面卻會帶來十分可觀的利好。2017年,國家旅遊局就曾表示,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將間接傳導、拉動潛在消費,有利於更加充分發揮旅遊消費在擴大內需中的重要作用。
現在值得關心的是,政策何時落地?去年政策落地是在9月1日,雖然比原定的10月1日提前了一個月,但還是有媒體批評說「龜速」,因為這中間實在沒多大技術難度。今年但願運營商可以體會到人們對改革的迫切期待,儘快將這一惠民政策落地。
通話漫遊費之後,出現了流量漫遊費。流量漫遊費取消後,希望不會再有任何形式的漫遊費。4G已經普及,5G即將到來,到時候通信業肯定會出現新的應用場景、商業模式,不設漫遊條款應該永久成為通信業的共識。這是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的基本要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漫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