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3 騰訊網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很多農村地區都建設起了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房子。房子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人們日常勞作以後可以依靠和休息的主要場所。這幾年隨著農村村民們收入逐漸增多,農村當中房子建設的也越來越漂亮。然而對於農村建房,老一輩的人們都普遍認為,建房子前是需要提前考量和規劃設計的。

比如對於農村建房,老人們常告訴人們說,建房房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大口對小口」,如果這樣建設的話會對家庭不利,最終造成「家敗財散走」的局面。那麼這兩句話是如何理解的呢?

我們都知道,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我們都是要提前選擇好房子的建設位置、朝向以及房子的內外布局等等。在把這些都提前設計好以後,我們才僱傭專門從事建設房子的人來建房。

而對於建設房子,我們對於房子大門以及房子中的每一個窗戶都已經提前設計,這樣在砌磚到大門以及窗戶的時候建設工人會把它預留出來。

這樣我們最終建設成一個毛坯房以後,一個整體框架就出來了。好的房子建設的錯落有致,外觀即使還沒有裝修,那麼它依然顯得很漂亮。

那麼這裡所說的「大口對小口」是什麼意思呢?

大口是農村裡面通俗的叫法,它其實是指我們建設完毛坯房以後的大門以及房門。而「小口」則是指毛坯房的每個房間的窗戶,因為它一般都比我們進出的房門、大門要小。因此習慣性的叫「小口」。

而這裡的「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其實就是說我們建房房子的時候不要讓東面臥室和西面的臥室的窗戶正對著對方的門。正常來說,很多村民建設房子都是坐北朝南,以及東西面各建設一到兩間的房子。

這種對稱性建設的房子比較普遍,基本上不會出現「大口對小口」的現象。

但是由於每個人對於室內要求不一樣,因此很多房子內部結構並不一定是對稱性的。如果一面的窗戶卻正對著對面的門,這樣一看起來很明顯就比較突兀。農村老人常常認為這樣會導致家庭運勢受到影響。並且用「家敗財盡」來形容這樣建設房子的後果。

其實這樣建設房子在結構上來說,首先不美觀,房子內部不協調。其次平時走動不方便,沒有從房子整體使用性出發去考慮。雖然這類俗語有不少誇張成分,但是它依然值得我們去深思和了解。

對於農村建設房子而言確實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俗語。比如「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等等都是描述建設房子是需要考量的因素。雖然這些也僅僅是俗語,它並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而更多的僅僅是來自於農村勞動人民智慧的表現。

因此,個人認為這樣的俗語我們只要了解就好,建設房子是人生大事,自己住著舒服就行,不必考慮太多。對此,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蓋房講究「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有道理嗎?為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有道理嗎?為什麼?俗語說「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這句話從字面上很難理解,甚至說的生硬晦澀,但是結果說的還是很嚴重的,不然怎麼說到家財財散走了。其實,這句話最重要的是理解「口」字。「口」誰都知道,最常用的就是說的嘴巴的意思,據古籍「口,人所言食也」,說的是人說話吃飯的地方。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現如今的農村,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適宜居住,這裡環境靜怡,空氣相當的新鮮。現在農村的房屋的模樣,也跟過去不再一樣,越來越多造型別致的別墅民房,看上去不但美觀大方,而且居住在裡面是相當的舒適,加上建造面積很大。在帶上一個獨立的院子,這才是真正的田園風格的民居房。對於蓋房子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房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居住的時間長短。
  • 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是什麼意思,原來並非迷信!
    俗語形成與起源,實際上是來自田野,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它也代表著簡單的思想和道理。因此,無論是聊天還是寫作,您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隨著時間的流逝,俗語成為人人追捧的語言!今天我們大家來討論和討論,這則俗語就是「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啥意思,祖先的話有道理嗎?實際上,這是關於蓋房子的俗語。大多數農村人民的房屋是自建房屋,建造他們喜歡的房屋非常有趣,也很高興。在農村建房要注意房屋結構的布置,儘管有些人不在乎,但工人們會告訴主人門有多高以及門的位置。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人說:「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走」,建房不注意,後期影響很大
    俗語的形成其實很簡單,來自家裡的炕頭灶火,田裡的日常耕作,就是勞動人民對於生活的經驗。雖然現在的農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過去截然不同了,但是在生活和農作上還是有一些忌諱的,尤其是建房裝修,農田耕種,紅白喜事,講究的東西多了,如果不注意也會造成一些尷尬。而上述的這些俗語忌諱最多的活動中,建房無疑被農村人認為是頭等大事,容不得馬虎。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對選址、建房的風水非常重視,從前面系列的文章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蓋房子的時候不注重風水,犯了某種忌諱,就很有可能對家人、對子孫後代不利。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冷門的農村老話,據說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句話就是「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在農村,建房子和選址是大事中的大事,跟尋龍定穴是一個道理。久而久之就流傳下來了一些風水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話「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其實就是一句選址老話。下面就引用廣大網友的話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科學依據。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就是「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一起來看看: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屋內添瓦,財走人敗的意思是當房子蓋好以後就不要在房屋內添磚加瓦,這樣做很容易使家裡破財人受傷。過去的農村房屋可能不像現在的農村大瓦房一樣蓋的乾淨漂亮敦實。蓋了幾十年的房子,經久失修之後可能會漏雨,嚴重的還有有可能坍塌。
  • 農村俗語:「家有三不借,借了準敗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是非常看重人情世故的地方。特別在村裡人遇到困境時,左鄰右舍都願意伸手幫一把。然而村裡人可以借錢借糧給他人,幫助其早日渡過難關。但有三件東西,村裡人一般不願意借人。在村裡人看來,這三件東西是有講究的。如果將它們借出去了,也就意味著離敗家不遠了,正如老話講「家有三不借,借了準敗亡」。「家有三不借,借了準敗亡」意思是:家中的臥床、藥罐、菜刀,這三樣東西不宜外借,以免借後帶來不好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 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前言:農村俗語「二八月裡亂穿衣」,到底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小編也算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於農村的情感雖說沒有莫言之於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之於商州那樣濃烈,但是就小編個人而言也是刻骨銘心的。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俗語:「狗怕一摸,狼怕一拖」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非常多的俗語,雖然有些俗語無法用科學道理解釋,但依然非常的受用,對人們的生活有指導作用。這些俗語非常的順口,不只是精神食糧更是給予人們一些生活經驗。農村有許多俗語都是有關動物的,比如燕子、喜鵲、家狗以及牛羊之類的,人們會根據它們的習性總結一些規律。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那麼今天小慄要聊的是另外的一則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樣的意思,具體指什麼,又有蘊含著什麼特殊道理呢?聽到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問依山傍水的房子不是最好的嗎,而這樣的房子也是人們更嚮往的田園風光不是嗎?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在那個認識水平有限的年代裡,經驗是萬能的,它指導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村裡人一般都會遵循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各種經驗,比如農村建房。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都是和人的一些習慣有關係的,通過這些習慣,會根據經驗總結出擁有這類習慣人的一些脾氣習性,雖然說不能是百分百的準確,但很多時候還真的是很管用很靈驗的,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所留下來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看看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衣食住行」的,而作為「衣食住行」中的「住」,則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住的條件好了,有溫馨的小屋,人幹什麼事情都心情舒暢,幹什麼事情都順心。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敗人又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的農村,人們生活好了,但是鄰裡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淡了!曾幾何時,那時的農村,每到農閒的時候,大家都圍住在一起,談笑風生!我們也常伴左右,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尤其是俗語,它讓我懂得了如何生活,也讓我了解了做人的道理。在農村,有些俗語很少聽聞,比如說,以下的二則,你們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一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從以前的大多都是農村人,到現今的紛紛往城裡跑,不得不感嘆社會變遷的真快。農村的一些文化也漸漸被年輕人遺忘,因為大多年輕人認為沒什麼道理,比如大家以前常常聽到的「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從「麵條不是飯,女人不是人」這句話字面上看,意思其實也很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