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Tiger Lake筆記本處理器之後,英特爾將10nm SuperFin工藝帶入了物聯網和嵌入式領域,一口氣推出十餘款Elkhart Lake處理器。
Elkhart Lake採用針對低功耗設計的Tremont架構。Tremont架構之前也被作為小核心應用在Lakefield處理器當中(針對二合一筆記本電腦),相比Sunny Cove架構的大核心,Tremont的能效比更高,非常適合嵌入式處理器。
Elkhart Lake分為奔騰、賽揚、Atom x6000E三個系列,TDP介於4.5瓦到12瓦之間,最多可提供4個物理核心,最高睿頻3.0GHz,最高支持LPDDR4X-4267或DDR4-3200內存,但僅有Atom x6000E支持in-band ECC。
除了Atom x6200FE之外,其他型號都搭載了英特爾Gen 11核顯,支持3個4K60顯示輸出。
由於採用了不同製程,10nm的計算核心體積(58.63平方毫米)比14nm的PCH晶片組(62.27平方毫米)還要略小一些。晶片組可以支持8條PCIe 3.0通道,4個USB3.1接口、10個USB2.0接口和2個UFS2.0接口。
下圖是基於Elkhart Lake的SMARC嵌入式計算機模塊:
使用Elkhart Lake處理器的被動散熱電腦:
對於需要更高性能的嵌入式應用,英特爾還推出了三款Tiger Lake UP3版本,型號以E結尾的它們擁有比客戶端版本略低的睿頻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