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南京垃圾分類」分類很麻煩?已分一年的吳阿姨告訴你,只要記住「一二三」

2020-10-27 揚眼

「南京馬上垃圾分類了,到時候家裡也要搞4個分類垃圾桶嗎?」、「單元樓下的垃圾桶都沒了,垃圾怎麼扔啊?」距離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南京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不到一周,一些市民的朋友圈裡漸漸「慌了起來」。

垃圾分類真的麻煩嗎?先行先試小區的居民有發言權。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從2019年10月開始試點,是南京第一個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小區。截至目前剛好一整年。居民吳秀美告訴記者,日常家庭生活,居民只要做好「一二三」3件小事,習慣就成自然。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可/文 孫子昂/視頻

【一】家裡多放一個廚餘垃圾桶

根據《條例》,南京生活垃圾目前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4類,但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沒有必要在家裡也擺上4個垃圾桶。因為在家庭中,平日裡產生最多的生活垃圾是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也就是說,只要有兩類垃圾桶即可。

吳秀美家中有5口人,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後,她只在廚房添置了1個桶,專門用於放置廚餘垃圾。其他就和從前一樣,在廚房、廁所、起居室各放置1個垃圾桶,用於放置其他垃圾。

「去年我們小區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前後,全科社工、黨員志願者多次上門來指導家庭中的生活垃圾如何分類。所以我現在也養成了習慣,把做飯廢料和剩飯剩菜專門放在一個桶裡,主要注意把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區分開來就行。」吳秀美說。

那麼,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怎麼放?對於吳阿姨來說,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可回收物就是她之前專門收集起來去「賣廢品」的瓶瓶罐罐等,如果有了,還是照舊專門收集好,送去集中投放點兌換積分。而廢舊充電池以及舊藥瓶化、妝品瓶等有害垃圾,家裡產生量很小,偶爾有了就專門分出來,放到集中投放點的有害垃圾桶裡。

吳阿姨的廚房裡專門設置了一個廚餘垃圾桶 孫子昂 攝

【二】下樓去扔垃圾要多走兩步

南京的居民小區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都要「撤桶並點」——將原先在單元樓門口的幾個敞開式混裝垃圾桶全部撤走,按照500戶/座的比例,在小區裡設置垃圾分類集中投放房(亭)。吳阿姨所在金堯山莊9棟居民樓、508戶居民,所以在小區裡設置了1座集中投放房,取代原來小區裡路邊的22個敞開式混裝垃圾桶。

單元樓門口的垃圾桶都沒了,因此吳阿姨現在每天下樓扔垃圾,和以前相比她要多走兩步,步行約1分鐘,走到小區的集中投放房扔垃圾。小區距離集中投放房最遠的樓棟,居民下樓扔垃圾,步行時間也不會超過3分鐘。

記者在現場看到,金堯山莊小區的垃圾集中投放站點是一間佔地十幾平方米的房屋。可分類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居民家庭生活產生最多的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其中廚餘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容量大個頭高,為了儘可能方便居民,垃圾桶前還設置了臺階。站點內還設有洗手池、洗手液、清風機,環境整潔,無明顯異味。

這座站點,居民可刷卡進入,丟棄垃圾時刷卡開桶,丟棄垃圾後自動稱重,並兌換成積分計入居民個人帳號,用以兌換獎勵。在每天早6點半到11點、晚5點到9點,站點裡還有工作人員對居民的投放進行指導、監督。

集中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吳阿姨已經「玩得轉」 孫子昂 攝

【三】扔廚餘垃圾時記得打開袋子「抖三抖」

一手拎著廚餘垃圾、一手拎著其他垃圾,吳阿姨走到小區的垃圾分類房,熟練地刷卡開門,準備先投放廚餘垃圾。記者注意到,在刷開廚餘垃圾桶的投放口後,她先將廚餘垃圾袋打開,口對著桶,把垃圾袋裡的廚餘垃圾倒進去,還要「抖三抖」,儘量把袋子裡的垃圾倒乾淨。最後,將廚餘垃圾袋放在其他垃圾袋裡,一起放進其他垃圾桶裡。

吳阿姨告訴記者,這也是實施垃圾分類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需要注意的一個地方。這是因為「垃圾袋裡的剩飯剩菜」是廚餘垃圾、「裝著剩飯剩菜的垃圾袋」是其他垃圾。

堯新社區主任助理羅婷告訴記者,對於居民個人來說,廚餘垃圾中不能混入其它垃圾,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最常見的錯誤是把餐巾紙、包裝袋等物品誤放入廚餘垃圾中。「去年剛開始實行時,有的居民還搞不清楚,後來基本都知道了,現在投放準確度很高。」羅婷介紹,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實施1年來,每戶居民都辦理了積分開,目前垃圾分類的參與率達到100%。

扔廚餘垃圾時,別把垃圾袋一起扔進去 孫子昂 攝

校對 蘇雲

相關焦點

  • 吳阿姨拄拐杖動員垃圾分類 靜安一小區居民垃圾分類很用心
    小李告訴記者,在小區推行垃圾分類後,每戶人家都會按照要求,在下樓扔垃圾前把垃圾做好乾濕分類,「這樣扔垃圾的時候,不僅很快,也不會出錯。」  事實上,除了提前做好乾濕分類,在靜安城,記者還看到不少居民對垃圾進行用心處理。  比起塑料垃圾袋,居民王師傅更喜歡將垃圾放置在家裡的一個小圓桶內,等圓桶裝滿了,再下樓一齊將垃圾扔了。
  • 垃圾分類不「麻煩」就是多備一個廚餘垃圾桶
    市民在家中先將垃圾進行正確分類,是垃圾分類的關鍵一步。距離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還有兩天,普通市民和家庭該進行哪些準備?據介紹,南京垃圾分類採取四分法,即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 南京垃圾分類「滿月」:垃圾分類亭落地不易
    如今,南京的垃圾強制分類新政已滿月,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南京很多小區的垃圾分類亭的建設按下「加速鍵」,:一個月以來,垃圾分類亭房從原來覆蓋861個小區,已增加到2212個小區。如今,垃圾分類亭建設現狀怎樣?居民使用情況又是如何?記者進行多小區探訪。
  • 南京實施垃圾分類一周,廚餘垃圾收運量增加近 4 倍
    11 月 9 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秦淮區和雨花臺區的兩個小區,發現垃圾分類指導隊伍多,小區按需來調配人手是 " 取勝 " 的關鍵。據了解,一周來,垃圾分類讓全市廚餘垃圾分出量逐步增多,目前,玄武、秦淮、建鄴、鼓樓、棲霞、雨花臺、浦口、江北新區等 8 區每天收運的廚餘垃圾量已超 140 噸,比分類之前增加了近 4 倍。
  • ...在公共場所扔垃圾分得如何?我們悄悄觀察了一整天……|垃圾分類...
    這位老人告訴記者,自從實行垃圾分類以後,他只需將注意力放在可回收垃圾桶裡就行,幹垃圾桶順便看看就可以。保潔員:乘客正確分類的趨勢一直在變好與早高峰上班族的行色匆匆、面無表情不同,軌交1號線站內的保潔員吳阿姨,臉上就始終掛著笑容。每隔20分鐘,她就要推著一輛小車,在站裡來回走上一趟。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成效追蹤 當個「會分垃圾的文明人」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還遠沒達到「應分盡分」。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她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習慣養成階段,要多花點時間。」
  • 破解「垃圾圍城」:垃圾分類之南京樣本
    「南京目前有2.9萬戶居民參與垃圾分類,這個數字和去年7月相比,已經翻了一倍還多。」南京首個垃圾分類公司負責人朱星龍對鳳凰江蘇透露。他又補充了道:「雖然這還僅佔南京全部居民數量的1.5%左右。」回溯至2000年,南京被列入全國垃圾分類八大試點城市,然而推進至今收效甚微。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你進階為「會分垃圾的文明人」了沒?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遠還沒達到「應分盡分」。一種文明新風尚的形成,不是一聲令下就能戛然切換的。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李名英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
  • 習慣成自然,當個「會分垃圾的文明人」——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實施...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還遠沒達到「應分盡分」。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她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習慣養成階段,要多花點時間。」
  • 今天,南京垃圾分類滿月了!有提高,但仍有問題存在
    南京垃圾分類11月1日正式強制實行,此前於今年4月,南京便開展了64個小區垃圾分類「先行先試」,故在強制垃圾分類來臨之際,這些小區可以迅速進入狀態。、溼垃圾之分。以南京玄武區某小區為例,華展貓先生智能垃圾分類亭投放前後對比顯而易見,家住該小區的劉阿姨說:「剛開始,確實覺得垃圾分類很麻煩,年紀大了,擔心做不好。但華展貓先生的智能垃圾分類亭房操作起來很簡單,充分考慮了老年人的需求,垃圾分類後投遞成就感非常高,還能獲取積分,很有趣。現在小區參與率越來越高,感覺居住的環境都變得更加乾淨整潔了。」
  • 南京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垃圾減量效益凸顯,自覺自治任重道遠
    從去年底黨政機關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今年城鄉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再到現在對推進不力的單位「動真格」,無不在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南京,正在強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記者採訪發現,近年來隨著垃圾分類宣傳的深入,越來越多南京人實現了「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轉變,垃圾分類正成為人們的生活新時尚。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前端分類投放,民聲鼎沸,人人有責,人人關注。而之後的環節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往往引發疑問:我分好的垃圾去哪了?會不會「前段細分類,後端一鍋燴」?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跟著垃圾去旅行,記者進行了全程探尋。
  • 【關注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四天,你學會這些分類知識了嗎?
    交匯點訊 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南京強制分類倒計時四天,你做好準備了嗎?養成分類習慣,首先需懂得如何分。根據《條例》,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大類。居民是否需要在家中備四個分類垃圾桶?外賣餐盒怎麼扔?奶茶和奶茶瓶蓋怎麼扔?針對市民關心的分類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總結了這份指南。
  • 分好發獎狀、分不好照片曝光!南京實行垃圾分類後,這些小區…
    從11月1日起,南京正式要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買房君第一時間實探了一些大體量小區垃圾分類實況,發現在這些體量較大、物業管理鬆懈的小區實施垃圾分類難免出現業主不配合、監管不到位、垃圾到處扔的現象。這可不能一起扔,我來幫你把紙巾拿出來,下次要注意啊。」就在買房君準備離開時,一位來扔廚餘垃圾的業主不小心將屬於其他垃圾的汙損紙巾放在了廚餘垃圾袋子裡,督導員一邊上手去整理,一邊囑咐著那位大爺。
  • 南京新型垃圾分類亭正式啟用 讓分類成為新風尚
    近日,南京江寧區迎來垃圾分類新設備,垃圾分類亭正式啟用。南京垃圾分類亭啟用ZFL-CQ480L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垃圾箱,吸引大量居民駐足,不僅有保安,街道環衛人員,連小朋友和阿姨們也好奇圍觀,大家詢問著垃圾分類箱的功能,通過實踐試探社區「
  • 垃圾換物南京遇阻 垃圾分類難在"最初一公裡"
    今年4月開始,南京秦淮區陸續有17個小區添置了綠色垃圾回收箱,算上2014年就開始,現有54個小區參與的「垃圾換雞蛋」做法,南京期望借用市場化,突破垃圾分類「最初一公裡」之困,但就在市民積極性高漲時,卻有人反映南京某高檔小區以「影響小區品質」為由拒絕「餐廚垃圾分類」。
  • 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2/3的上海人實現了分類「肌肉記憶」
    被問了一年 " 你是什麼垃圾 " 後,你的垃圾分類技能實現 " 肌肉記憶 " 了嗎?2019 年 7 月 1 日,《上海生活垃圾管理實施條例》正式施行,到如今已滿一周年。從一聽到要垃圾分類就頭大,到家裡添置了多個分類垃圾桶,每天掐著點去倒垃圾,2019 年底上海居民區分類達標率已經從 15% 提高到 90% 以上。
  • 廣州垃圾分類全面啟動!「咖啡,你系咩垃圾」?
    變成「你今日垃圾分咗類未?」「你系咩野喇希(你是什麼垃圾)」?這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以後將成為廣州人的日常工作了。面對「史上最嚴垃圾管理條例」,咖啡發燒友們有很多疑問,比如——一杯咖啡屬於什麼垃圾?逛街的時候喝了一半的咖啡會產生哪些垃圾?該如何分類呢?「答案解析」1、未喝完的咖啡先倒到「下水道」。2、紙質咖啡應投放在「幹垃圾」。因為紙杯表面壓了一層極薄的塑料膜,這層膜在後期處理時很難剝離,所以連帶紙杯也失去了再利用的價值。
  • 【新華調查】小手拉大手,引導公眾「分類投放」——「培養垃圾分類...
    分類垃圾桶裡仍是「大雜燴」  17日下午,記者途經蘇州市滸蓮路,看到路上隔一段就放著一個「三分」的垃圾桶,3個投擲口顏色不同,分別用於投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但細看一下就能發現,雖然垃圾桶已經「三分」了,但桶裡的東西還是「大雜燴」。
  • 垃圾分類比高考還難?這篇文章1分鐘包你學會!
    江蘇Women+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關注不知大家最近的朋友圈有沒有被「垃圾分類」這個話題刷屏反正小編現在每次扔垃圾都面臨著阿姨們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如果一杯珍珠奶茶沒喝完那你扔個垃圾可就麻煩嘍珍珠溼垃圾杯子、吸管幹垃圾杯蓋可回收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