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廠開店,加碼布局……特殊之年他們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設廠開店,加碼布局……特殊之年他們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新華社記者於佳欣、劉紅霞、周蕊

全球疫情衝擊,海外需求疲弱,跨境投資縮水近半……不少外資企業感慨,這一年,太難了。

也是在這一年,許多外企在中國設新廠、開新店,加碼布局加快步伐。

當跨境投資的「冷」遇上對華投資的「熱」,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疫情不改我們紮根中國的信心」

擴建、設廠、開店、發新品……回顧這一年,這些詞成了疫情肆虐下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日常。

今年上半年,武漢「解封」後不久的一則新聞讓人記憶猶新:

5月19日,武漢「中國光谷」迎來2020年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霍尼韋爾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在此揭牌,這是霍尼韋爾全球布局的首個新興市場總部。

「疫情沒有改變我們紮根中國、紮根武漢的信心,這裡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創新氛圍正是我們看重的。」霍尼韋爾中國區總裁張宇峰說。

四川成都,西門子數位化工廠,偌大廠房裡數百臺機器在有序運轉。這家西門子在德國以外的首家數位化工廠,早在2013年就成立,如今仍在持續擴建,已成為前沿數位化技術的試驗田。

這只是今年以來外企在中國加碼布局的一個縮影——

4月開始,法國歐萊雅集團一口氣在上海開了四家全球首店;

5月,德國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基地正式步入土建階段;

8月,日本優衣庫一下子在中國18個城市開出19家新店;

12月16日,法國施耐德(西安)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這樣的節奏,在疫情肆虐的特殊之年,成為全球一道獨特風景。

這樣的熱潮,在商務部最新發布的吸引外資「成績單」中也有所體現:前11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3%,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把最好的產品帶到中國,把研發中心設在中國,把重要生產基地選址在中國……疫情之下,中國被視為安全的投資目的地,「投資熱土」的地位更加鞏固。

用「新」抓住機遇

特殊之年,他們為何青睞中國?

「韌性!」

在不少受訪外資企業和國際機構負責人眼中,這成為一個共識詞。

「中國有效控制住疫情,企業提早復工復產,經濟實現『V』形反彈,這樣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也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說。

經濟和產業鏈的韌性,在疫情下作用尤為明顯,中國市場的銷售業績撐起了不少外資企業全球市場的「半邊天」。

「歐萊雅在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助力集團在第三季度重回同比正增長。」歐萊雅中國總裁兼CEO費博瑞告訴記者,截至9月底,歐萊雅中國大陸市場實現同比增長20.8%,大幅超越第三季度中持續復甦的其他市場的平均水平。

西門子財報顯示,2020財年,中國市場為西門子全球業務貢獻了13%的新訂單額,與上一財年相比有了顯著增長。「我們深知這一增長所承載的意義,這也彰顯了中國市場的強大韌性和無限潛力。」西門子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赫爾曼說。

「數位化」——疫情之下,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越來越多外企也在擁抱數位化浪潮中搶抓新機遇。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應用場景豐富,『新基建』正加速這一趨勢發展,為跨國企業帶來廣闊機遇。」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說,施耐德電氣今年以來不斷加大對華創新和生態體系投入,努力用「新」抓住機遇。

疫情讓更多企業發力在線新經濟。疫情發生以來,優衣庫「掌上旗艦店」的用戶流量和銷售額出現了兩倍以上增長。通過跨境電商創新模式,第三屆進博會閉幕後僅一個月,消費者就可以店內體驗歐萊雅明星展品「水光蒸發棒」並在線上購買,更多全球首發新品的「零時差消費」正在成為可能。

做根植中國服務世界的企業

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明確表示,中國在企業戰略布局版圖中地位愈發重要。

「中國更加強調依靠國內大市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也越來越短,這對我們來說是好消息,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到中國投資。」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對記者說。

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到33條,自由貿易試驗區由18個增至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一個更加開放的、願與世界分享大市場的中國,一個營商環境更優的中國,對外資企業來說自然魅力難擋。

展望「十四五」,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將為外資企業發展創造更大機遇。

在中國,為世界。費博瑞告訴記者,歐萊雅正推動更多產品配方、數字科技、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中國創新揚帆出海,惠及更多其他市場和全球消費者。

「霍尼韋爾在進一步提升研發能力的同時,將把中國研發的技術和產品服務更廣闊的海外市場。」張宇峰說。

相關焦點

  • 特殊之年外企為何在中國這麼做?
    也是在這一年,許多外企在中國設新廠、開新店,加碼布局加快步伐。  當跨境投資的「冷」遇上對華投資的「熱」,背後有怎樣的故事?「疫情不改我們紮根中國的信心」  擴建、設廠、開店、發新品……回顧這一年,這些詞成了疫情肆虐下外資企業深耕中國的日常。
  • 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疫情之下,不少消費類企業順勢而變,在數位化和新零售領域做出了更多的突破,還有一部分數位化轉型布局較早的傳統消費類企業,在疫情期間得以靈活應對衝擊。7月9日,全球首家Nike Rise零售概念店——耐克廣州品牌體驗店(下簡稱耐克廣州)在廣州開業,致力於打造精選專屬會員之家。
  • 全球消費市場低迷 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原標題: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2020年5月1日,斯凱奇在上海正大廣場開張兩家全新的形象店鋪,一家是兒童旗艦店,另一家是DLites潮流店。7月9日,斯凱奇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書面回復提到,疫情衝擊實體零售的大背景下,斯凱奇選擇開新的實體店,一方面是他們對中國市場的前景保持樂觀,另外5月1日恰逢上海的5·5消費節活動,實體零售正在復甦中,所以他們按照原計劃開實體店。
  • 百勝加碼咖啡業務 與Lavazza合作在上海開店
    百勝加碼咖啡業務 與Lavazza合作在上海開店來源:聯商網2020-03-20 09:18此番百勝中國引進新品牌足見對咖啡市場的重視程度,同時引進新品牌也是其在咖啡業務板塊多元化布局的表現。再加碼咖啡業務不久前,有百勝內部員工通過朋友圈發布百勝中國與義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合作開設中國首家旗艦店的消息。
  • 全球消費市場低迷,耐克、斯凱奇和lululemon為何在中國逆勢開店?
    疫情之下,不少消費類企業順勢而變,在數位化和新零售領域做出了更多的突破,還有一部分數位化轉型布局較早的傳統消費類企業,在疫情期間得以靈活應對衝擊。 7月9日,全球首家Nike Rise零售概念店——耐克廣州品牌體驗店(下簡稱耐克廣州)在廣州開業,致力於打造精選專屬會員之家。
  • 詳解臺積電南京設廠:張忠謀老了還是臺灣愚蠢?
    雖然臺灣半導體業者多數對趙偉國囂張的態度與狂妄的辭彙很不以為然,然而有業者表示,「這就是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霸氣,中國是專制政權,透過證券市場的高本益比,他們以金融手段、市場換技術等策略,爭取建立自己供應鏈的決心,3、5年內是不可能逆轉的。」
  • 麥當勞要掏25億,星巴克投10億,國際巨頭為何加碼中國咖啡?
    麥當勞日前宣布,將重金打造旗下專業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未來三年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4000家麥咖啡。接受AI財經社採訪的專家認為,巨頭們紛紛加碼咖啡產業,表明在今年頗具挑戰的態勢下,對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反彈的能力以及中國未來咖啡市場的潛力,抱持樂觀態度。一杯咖啡能否助力巨頭實現擴張,苦澀咖啡又是否會像小女生鍾愛的奶茶一樣在全國遍地開花?
  • 麥當勞加碼中國咖啡市場 3年投資25億元布局4000家門店
    中國網財經11月17日訊(記者 陳瓊)「咖啡是剛需,在這個時間點上加碼中國咖啡市場,開拓市場是最好的時機」,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表示。11月16日,麥當勞宣布,其旗下品牌麥咖啡計劃未來三年投資25億元人民幣,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最主要中國的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變得越來越成熟,他的需求也從社交性變成了習慣性的消費,所以我們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來加速我們麥咖啡的發展。」
  • COSTA將加碼布局中國咖啡多元化渠道
    COSTA中國區負責人表示,COSTA咖世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希望挖掘不同場景下咖啡市場的潛力,除繼續優化現有業務外,還將加碼布局中國咖啡多元化渠道。2019年1月,可口可樂公司正式收購了COSTA集團,自此,COSTA成為可口可樂眾多飲料品牌中的一員。此前,COSTA咖世家優化了中國市場部分門店,並以門店為核心,多元化全場景發展,這也是其全國統一的策略。COSTA咖世家方面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COSTA在不斷開發優質的新門店,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將繼續在中國投入和發展。
  • 不到5年開店200家 MJstyle開店速度為何能超H&M、優衣庫
    根據贏商網大數據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H&M、優衣庫等14大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共拓店達350多家,這個品牌新拓店101家的數量,佔據了近三分之一,並且超第二名H&M逾40家。   這個品牌就是2011年誕生於上海的MJstyle(需求面積:800-2500平方米),贏商網從上海筧尚董事、副總裁何斌處了解到,除了保持平均10天新開一店的速度外,複合增長率高達23%的業績表現也同樣亮眼,或許這也不難解釋為何它能做到不到5年的時間裡開店200家,並且迅速獲得萬達廣場、永旺等購物中心爭相邀請併入駐。
  • 臺積電為何不去高雄設廠?島內知情人士爆內情
    [新聞頁-臺海網]日前市場傳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有意在臺中建置新廠,並已在中科十五廠旁邊覓得百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對此有網友就好奇發問,臺積電在臺灣多處都有廠房「為何就是不去高雄?」文章除了引起網友們熱烈的討論,也有知情者透露關鍵原因。
  •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將在北京開店 仍不設菜單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將在北京開店 仍不設菜單 2014-07-12 13:12: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李雨昕     資料圖:2014年4月23日,東京數寄屋橋次郎
  • 奢侈品牌加碼中國市場 寶格麗將於5月天貓開店
    核心提示:4月13日,LVMH集團旗下寶格麗與天貓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寶格麗將於今年5月上天貓開店,售賣香水和化妝品。 4月13日,LVMH集團旗下寶格麗與天貓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寶格麗將於今年5月上天貓開店,售賣香水和化妝品。
  • 美國賓大為何在中國設「據點」
    沃頓商學院「牛」在哪兒美國賓大為何在中國設「據點」 本報記者 劉坤喆 《 青年參考 》( 2015年03月18日   18 版)
  • 日本第二大服飾集團加碼中國市場,上海再開店
    日本潮流集合店niko and…繼續在中國市場加碼。在去年niko and…首家中國大陸旗艦店入駐上海淮海中路,並引發狂熱排隊熱潮後,一年不到的時間,第二家niko and…再次選址上海。niko and...2020財年銷售額ADASTRIA集團旗下品牌數量開業一年已盈利,niko and…首店年銷售約1億元為何niko and…一進中國就能成功?這要從其潮流屬性說起。niko and…成立於2007年,主營服飾和生活雜貨。
  • 蘭蔻計劃2020年在中國新開2家旗艦店,要加碼深度服務?
    蘭蔻計劃2020年在中國新開2家旗艦店,要加碼深度服務?1997年,蘭蔻在中國高端百貨開啟第一家專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餘年後,作為首個在中國開設官網的高端化妝品品牌,蘭蔻已經做到了中國百貨、專賣店、天貓美妝、官網四大渠道的NO.1,成為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
  • 步步高公布2019年經營計劃 加快開店,布局新業態
    步步高公布2019年經營計劃 加快開店,布局新業態來源:聯商網2019-04-19 19:07聯商網消息:在剛剛披露的2018年度報告中,步步高也公布了2019年的經營計劃。步步高表示,公司的發展戰略為多業態區域領先,以多業態、跨區域、密集式開店並結合數位化智慧零售實現線上線下的全覆蓋。2019年將繼續加快開店步伐,升級原有業態門店,布局新業態;同時持續圍繞「存量裡做增量」、供應鏈整合、流量變現三方面進行創新經營。
  • 雀巢加碼中國「人造肉」市場 深度布局零售餐飲渠道
    中國網財經12月10日訊(記者 陳瓊)全球食品飲料巨頭雀巢正式加碼中國「人造肉」市場。此外,雀巢還將在餐飲渠道布局「人造肉」產品,雀巢大中華區專業餐飲業務資深副總裁葛文表示,推出專為餐飲行業開發的專業植物基產品是嘉植餚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中國是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場,我們將加大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羅士德稱,將嘉植餚引入中國能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雀巢期望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植物基市場發展的前沿陣地。
  • 全球前100位時尚大牌 在中國開店1344家
    「截至2009年12月底,國內44座城市中大約有226家零售商將自己顯要位置給了時尚奢侈品品牌,這些排在世界前100位的所謂時尚大牌們,已經在國內開設了1,344家專賣店,並成功地取得了連他們自己都感到驚訝的銷售數字,於是「大牌」鎮店成為國內零售商業所推崇的模式之一。」  如果你在零售商業圈子裡打轉,來北京會去看哪家百貨?
  • 三星堆布局也是斜向 為何各地斜向古城這麼多?
    呂衍航博士在《古代建築與天文考古》論文中說,中國在漢朝以前,坐西朝東一直是城市建築設計的原則。此後,中國的古建才逐漸出現以南北為尊的格局。  坐西朝東的布局,是否就是正向呢?  2015年6月18日,中國社科院在北京舉行山西陶寺遺址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陶寺遺址有可能是堯都,即堯帝時期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