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內蒙吃羊肉吧!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內蒙古產地報告
請放心食用
霜降一過,西北風一刮,內蒙古草原上就結了一層霜。
雖然草原最美的風光是8、9月,但我們選擇這個時候去。
因為草已經黃了,可羊兒正肥呀!
羊在內蒙古是日常食物。從早點開始,不能一頓沒有羊肉。
在這裡,羊肉有更直接的吃法,煮、炒、涮。
羊的每個部位都不會浪費,從頭到尾,都被吃個乾淨。
天蒼蒼野茫茫,內蒙的羊這麼可愛,那就看看它們是如何被吃掉的吧?
原汁原味草原手扒羊
把一頭羊吃幹抹淨
秋冬的牧場,牧草都變成了黃色,但也不妨礙內蒙的羊長得膘肥體壯。
這种放養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羊,就叫草原羊。
相較於其他方式養成的羊,草原羊愛奔跑,肉質更為緊實;吃的是沙蔥等中草藥,完全沒有羶味。內蒙古人都認準要吃草原羊。
最能體現羊肉本味的就是手扒羊肉。這也是牧民們最傳統的吃法:羊肉只放一點香料下去水煮,吃原汁原味,真的不會有羶味!
搪瓷盆端上來,裡面有胸叉肉、羊肉腸、羊血腸等。
吃的時候呢,用一把刀割著吃。感受一下這種大塊吃肉的感覺:
羊的胃也不會浪費,洗乾淨後,填入羊肉、土豆、胡蘿蔔和蒜等香料燜熟。
客人一齊,就切開,那一刻,滿屋子飄肉香。裡面的羊肉塊柔軟多汁,混合著土豆胡蘿蔔大蒜的香味。
羊肉腸,出了內蒙古基本就不會吃到的食物。用帶點肥的羊肉加羊的小腸和肚片,一起剁碎包進羊的大腸裡。
裡面的肉出乎意料的軟嫩,帶著一點羊雜碎,口感豐富,咬一口,就噴汁。
羊肉部分,胸叉肉帶皮帶肥帶瘦,是最好的部位。
瘦的部分紋理清晰,又帶著筋膜。
肥肉也不含糊,看著肥,卻不膩,只有脂肪香氣。蘸上兩種蘸水。一種是羊湯+鹽+蔥蒜。
足夠香了!
一種是牧民自己搗的柿子醬和辣椒醬。
柿子醬其實就是番茄醬,把番茄煮爛搗成泥,然後加鹽調味,出鍋前加蒜。配肉清香解膩。
羊血腸,就是羊的血做成,口感綿軟,無腥臊味,像在吃一種肉味的豆腐。
羊肉餃子,最原始粗暴的碳水組合,肉和大蔥包入餃子皮,肉香汁多。
必不可少的內蒙古鹹奶茶,配肉吃,解膩。
勇敢的朋友,可以挑戰一下羊尾油,其實吧,吃上去一點都不油。
你信麼? 我們真不騙人。
離草場較遠的市區,一般只有蒙餐館會提供草原羊的多樣吃法。當然和最傳統的蒙族做法不一樣,會根據大眾口味做出調整。
蒙餐餐廳一般會有自己草原羊的供應鏈,肉不好,在內蒙古是開不下去的喲。
餐廳會有更家常的做法,比如蔥爆羊肉,加洋蔥辣椒孜然炒,很下飯。
也會有火山石烤羊肉這樣更加現代的做法。皮烤的脆脆的,肉又勁道。
炒血腸,外面一層是脆的,咬開來裡面綿軟,口感接近豆腐,吃不出是血,甚至還帶點奶味。
蒙餐廳除了羊肉,也會提供各種奶製品的吃法,一整套的奶茶、奶酪餡餅、酸奶。都可以配著羊肉吃~
最喜歡的一款冰糕,上下各一層奶皮,中間一層更純的極品奶皮,外面刷一層蜂蜜,撒上炒米。咬下去口感豐富,像是吃一道中式拿破崙。
羊肉稍麥+羊雜碎
幸福的早晨開始了
內蒙古的燒麥,寫作稍麥。不同於南方燒麥的碳水炸彈,這裡是碳水+肉。羊肉燒麥,便是內蒙人一天的開始。
點一兩,就是 8 個,裡面的餡是羊肉和大蔥。
咬一口,肉汁溢出~
除了大蔥羊肉餡,還有沙蔥羊肉餡。
沙蔥就是一種沙漠上的植物,香氣近似韭菜。更加清新一點。
稍麥還有油煎的做法,煎到底部有脆殼。很香。
但這很考驗稍麥皮子。太薄的就不行。
吃的時候別忘了蘸上醋和辣子一起吃。
再點上一碗羊雜碎,一整套早餐就齊活了。
熱乎乎紅彤彤,裡面是各種羊的雜碎。有羊肚、羊腸、羊肺等。
也有羊雜專門店,只售羊雜碎和焙子,也是一頓早餐。
焙子算是回民面點,用麵粉加上鹼加油加鹽烘烤出來的,可能還會加上雞蛋。像厚厚的燒餅,一層層有酥皮,特別香。
研究員覺得在吃一個又紮實又香的披薩餅!
冷颼颼的冬天
全靠涮羊肉呀
到了冬天,大家選擇更加禦寒的吃法——涮羊肉。
麻將、韭菜花、糖蒜、蔥、辣椒油得整整齊齊。
先吃肉,再涮菜。羊尾油最肥,拿來開鍋。
手切羊肉,大條粗壯,吃起來勁道緊實,必點。
一整盤下去:
一定要配個屬於自己的蘸料,這家的辣椒油特別香!
高鈣羊肉是一絕,就是小羔羊後腿帶軟骨部分。肉嫩,又帶脆骨。嘎嘣~
五花羔羊肉,片得薄薄的,鮮嫩。
羊肚,涮火鍋必不可少~
羊腹肉,油脂更多一些,那麼冷的天,合適!
這家的烤包子,外殼酥脆,羊肉餡裡還加了綿軟的土豆,超級香。
飯後一定要來碗酸奶解膩。入口順滑,加了蜂蜜~
冰煮羊、炸羊尾
還沒聽過的100種羊肉吃法
現在呼市比較流行冰煮羊店,顧名思義就是用冰去煮羊肉。
冰煮羊脫胎於蒙古族吃法,傳統的草原放牧沒有條件,就地取材,拿雪水或者冰水去煮羊肉。
底下鋪一層厚厚的冰,加入羊肉和番茄土豆洋蔥。
再加入白蘑菇汁、酸奶、肉蓯蓉醬等秘制調料。
加酸奶不黑暗,是給羊肉去腥的,煮開後吃不出酸奶味。
蓋鍋煮到開,裡面的肉也熟了。從冰水煮出的羊肉,肉緊緻有彈性,配著蘸料吃~
跟火鍋一樣,吃完肉後可以加湯,涮點蔬菜。
店裡一道烤蒙古豆腐挺好吃,表皮酥脆,內裡很嫩。
最讓我們驚豔的一家小館子,菜單上寫說:內蒙古最好吃的炸羊尾。
本地人說,想吃了會專門開車30分鐘跑來吃一盤炸羊尾。
羊尾巴只留下一層薄薄的脂肪,炸過,咬下去就是一層油脂脆殼在你嘴裡爆開。
而靠近骨邊的肉又極嫩,一撕就開了。
像在啃鴨脖子!
他們家的羊蠍子,肉軟而不爛,骨邊挖出的肉總是特別香!
在內蒙古,一個南方人完全體驗不到什麼叫羊羶味!閉眼吃!
題外
本次內蒙古之行,我們去到了呼和浩特市,呼市有內蒙各地運輸過來的羊肉。當然每個地區的內蒙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羊肉。
本次文中提及的餐廳如下,歡迎大家一鍵保存:
感謝最颯的蒙古族姑娘其姐,還有當地朋友奇棟、九月和Tony老師帶路,品嘗到了超好吃超正宗的內蒙古奶茶和羊肉~
誰說北方是美食荒漠!簡直就是寶藏啊~歡迎更多常住北方的同學掃碼上車,一起進群探索好吃的北方城市。
好多!
來自電商小姐姐爆料,果子禮、花果茶組合、小麻花、鳳梨酥都是全年最低價,不用糾結到底劃不划算,趕緊囤,錯過等一年~而且預售期間真的要趁早趁早!現在熱賣C位的滷汁牛肉、香辣鴨掌、蜜桔幹已經庫存告急,冬天前快多囤點肉肉肉!
本文的研究員
JOJO
堅持化全妝做菜是對食物最大的溫柔。
曾寫過「2019年家宴系列全套」「 冰箱養牛排」「 四月釀梅酒」「 台州指南2019」
小堵車
剁手過狐狸杯子、被清潔大叔扔過蟹粉、寫過青椒炒肉絲中餐入門指南、胖5斤潮州指南、無限回購零食榜。
TOTO
少女心的影像工作者
視頻組陳偉霆
曾拍過「湖州羊肉」「陝西富平視頻」「龍華寺素麵」
用好吃的方式吃一生
祖國各地好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