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最近很多年輕讀者在吐槽:
泡芙老師,我媽又催婚了,真的太煩了!
在他們眼裡,我快 30 歲還沒結婚(沒對象),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整天要麼是逼我相親,要麼是催我跟某次相親的人定下來,不要那麼挑剔了。
其實我倒是可以奉勸一句,相親還是可以相的,畢竟如果有一次真的遇到了喜歡又合適的人呢?畢竟多看看也沒壞處不是。
但是,如果還沒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反倒是可以扛住壓力,不一定非要那麼著急的結婚。
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那就先好好賺錢吧。
畢竟對於年輕人來說,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但很多人為了錢火力全開,結果卻慘澹收場。
這就是方法不對,農家姑娘小雨就是典型例子。
自小窮怕了的她,畢業後毅然去北京打拼,早早下定決心「不願再做生活的可憐鬼。」
第一份工是月薪3k的銷售,拼得「連命都不要了」。
凌晨3點整理客戶資料,胃病頻頻發作;為了省錢,看中一個包2年多還不買;辛辛苦苦攢的錢,根本跑不贏房價漲幅。……
結完婚之後更甚,他倆的房子是嶽父母買的,雖然房子挺小,但一直覺得還挺好。
但是小雨老公一直吐槽她懷孕之後,就完全變了,每天談的都是錢錢錢,孩子的尿布錢、孩子讀私立幼兒園的錢、以後買學區房的錢;
再也不跟他聊文藝了;
還每天逼他努力賺錢……
她老公實在想不通,於是放棄了自己月薪三千的工作,開始在家思考人生……
氣的小雨直跳腳,這他麼哪是追求文藝人生,這是自甘墮落、寡廉鮮恥,還美得冒鼻涕泡。
口口聲聲說愛小雨,但是卻不願意更努力一點賺錢,整天蹲在家打遊戲、刷抖音,最後還埋怨小雨:
你不就是嫌我窮麼?你真拜金!物質的你,配不上窮但高貴的我!
明明自己有病,卻埋怨別人不吃藥。也是挺可笑。
自己又懶又沒有上進心,還要求小雨毫無所求,全心全意愛你,人家圖啥呢?
婚後生活本來就是處處要用錢,她老公自己不想著努力賺錢,倒是嫌棄小雨拜金,不是推脫責任是什麼?
想要得到更好的,你要讓自己配得上
人生最好的一段時間就是20幾歲的時候,我深以為然,所以真的很替小雨惋惜。
在這個大家都在不斷向前的社會裡,她老公這般「佛系」,在一眾斜槓青年中就顯得十分扎眼了。
生完孩子之後也沒有得到好好休養,就四處投簡歷找工作,每天公司家庭連軸轉,忙到不知道每天都是怎麼過下來的。
所以,我為什麼說,年輕人脫貧比脫單更重要,就是因為你還沒體驗過更大的世界。
羅曼.羅蘭曾說過:「多數人二十或三十多歲已經死了,他們變成自己的影子,不斷重複以前的自己。」
她時時刻刻覺得自己開始當個loser,越來越焦慮,這樣的生活她一天都不想過,人生只有一次,難道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一生?
不,她不甘心。
小雨受不了辭職後,明白了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就得提升自己。
她也會打扮,但是更多的是把錢投入到再生產中,以期一種複利效應。
小雨開始試著突破自己的邊界,走出日常的舒適區域,去觸碰更多的知識和可能。
她開始在網上刷找資料,直到她看到「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在家就可以做的電商,讓她記憶猶新。
看看當下,自己也都有,就想著了解多一點,直到她看到泡芙的文章,也覺得都是女生,說起話來更能理解。
聊了一些後,她才明白,是無貨源,在家不用囤貨、發貨、進貨,只需去全網採集優質、低價的商品,適量加價,上架到自己的店鋪,由上家直接發出,等買家確認收貨了,賺取差價的模式。
兩個人也投機,索性她就來公司實地看看,在拼多多開了8家店鋪,每天下了班就跑回屋裡採集,派單,然後去客廳陪孩子玩遊戲。
為了夢想或者僅僅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很用力。
可以肯定的是,她們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把這些知識變現,但是厚積薄發永遠不嫌太晚。
在2020年大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每個人在家的消費比重並沒有下降,反而提升了,從學到了技術盈利之後。
後來她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年入幾十萬,把時間投資在事業上真的很划算,是不是?
下次看見王健林說給自己先定個小目標,比如先賺一個億的時候,不要只是笑笑就過了。
或許你可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通過自己的手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讓自己比昨天更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期待的呢?
努力的意義就是當好運來臨的時候我覺得我值得,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那就先好好賺錢吧。
我是泡芙,感謝大家閱讀
公眾號
無敵小泡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