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可悲的時刻,就是發現自己已經無力閱讀童話的時刻。
這個理論不是來自什麼名人名言,而是我的切身體會。當我閱讀王爾德的《快樂王子》時,不是被王子的善良所感動,而是抑制不住的想:
救濟窮人的有效方法是直接給錢嗎?
一個人的貧窮必然是由社會原因造成的嗎?
窮人就應該心安理得地接受施捨嗎?
在這些所謂經濟學的思考中,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然變成了一個可悲的大人!於是我默默地放下了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不可避免地變成大人,那世上唯一的安慰就是我們還有《小王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王子住在一個只能容納一個人的星球上,因為和自己的玫瑰鬧彆扭而出走。這就像年輕的我們不懂愛情,為瑣碎的小事而錯過心愛的玫瑰,也是因為年輕,我們拒絕低下高傲的頭顱,把那份不舍統統留在了身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王子在不同的星球間遊歷,見識了統治一切的國王、擁有一切的商人、想被一切人崇拜的虛榮人、為戒酒而痛苦的酒鬼以及拒絕踏出現實一步的地理學家。在小王子看來,這些人都非常可笑,他們都是大人。
在《小王子》中,「大人」是一個稍微帶有貶義的稱呼,是和孩子的世界對立的。
每個人都會成長,小王子也一樣。在見識了眾多可笑的大人以後,小王子遇到了狐狸,是狐狸讓小王子明白了什麼是愛。
「現在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兒,跟成千上萬別的男孩兒沒什麼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我對你來說,也只是不過是狐狸,跟成千上萬別的狐狸也沒兩樣。但是,你要是馴養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了。你對我來說,就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小王子馴養過一朵玫瑰花,或者說小王子被一朵玫瑰花馴養過,縱使小王子在地球上見識到了成片的玫瑰林,但是那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是屬於小王子的玫瑰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明白了什麼是愛以後,小王子重新思念起自己的玫瑰花。可是,一個人在犯錯以後,又有多少機會回頭呢?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太久了,已經沒有辦法回去,只能靠蛇的毒液才能回到故鄉,就這樣,小王子被蛇咬了。
小王子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星球,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時,似乎還可以看到小王子在星星上衝著我們笑。
但是,對大人來說,小王子已經死了。可悲的大人!
所以,當我們讀《小王子》時,我們在讀什麼呢?
也許,是在讀那份已消逝很久的童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