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養老院和兒女家養老,哪種方式好?這4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2020-12-12 小微情感世界

人生在世,浮浮沉沉,起起落落,這是人生常態,生老病死,更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規律,沒有人敢保證自己一輩子就這麼年輕下去,人活著,終歸都有老的這麼一天。

那麼人老了以後,都會面對這樣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就是說,自己的晚年生活到底應該如何安排和考慮?說白了就是自己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養老方式?

那麼在很早以前的時候,人老了,多半還是要靠子女來給自己養老,好像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養老方式可供自己選擇,這對很多老人來說,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

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就有一批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養老院,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這個時候,對於一些老年人而言,他們的養老方式就又多了一種新的選擇。

雖然這個時候有些老人會選擇依靠養老院養老,但是仍有一些老人還是選擇靠子女來給自己養老,有的老人覺得靠養老院養老,自由自在還不用看子女的臉色行事;而有的老人覺得靠子女養老,有家的感覺。

那麼好像每個老人說的都很有道理,也並不什麼不妥之處,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這樣一個話題:也就是說人老了以後,在養老院養老和子女家養老,那種養老方式會更安逸和舒服一點?我們今天就來聽聽這4位老人是怎麼說的?

老人在養老院和兒女家養老,哪種方式好?這4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一.60歲的金大爺,我覺得在兒女家養老好

金大爺今年已經60歲了,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有三個兒女,兒女們也已經成家立業,他現在和老伴住在自己的老房子裡面,金大爺直言自了以後,肯定是會和兒女們住在一起養老。

金大爺之所以選擇和兒女們住在一起養老,並不是說他的經濟能力不行,沒有條件選擇養老院,而是因為他覺得和兒女們住在一起,他不僅可以時刻和孫輩們在一起,而且有時間的話,他還可以繼續種他的地,畢竟他是一個農民,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已經習慣了。

金大爺覺得養老院養老也還可以,但是遠沒有他在自己家裡面舒服,因為沒事的時候他還可以找和自己關係不錯的一些老哥們聊聊天什麼的,聯絡一下感情,常言道:「人老多情」就是這個意思,而這些都是養老院所不具備的「硬性條件」。

二.63歲的郭大娘,我覺得在養老院養老好

郭大娘今年63歲,她有一對兒女,兒女們對待她還算是可以,不能說太壞,至少還可以說的過去,郭大娘和老伴兒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一直和兒子住在一起,但是郭大娘也明確表示,她到時間肯定要去養老院養老。

原來郭大娘一直以來,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就鬧得特別的僵硬,兩個人誰也不肯讓步,矛盾自然也就越來越深,郭大娘害怕長此下去,兒媳要是因為和她的關係不和,而和兒子鬧離婚的話,她多半心裏面就會特別的愧疚。

郭大娘覺得,到時間她住進養老院,不但可以避免和兒媳之間的矛盾進一步的激化,而且還可以在養老院認識更多的老人,同時很多老人在一起,大家彼此都有共同語言,也能聊到一起來,自己沒有理由不選擇去養老院養老。

三.65歲的趙大爺,我覺得在養老院養老好

趙大爺今年65歲了,他退休已經好幾年了,他的身體還算是英朗,老伴兒前兩年去世了,他的兩個兒子都在國外發展,為了照顧好他的飲食起居,他的兒子特意給他找了一個保姆,但是趙大爺想著過一段時間,他還是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

保姆長時間的照顧他,也照顧得很不錯,但就是家裡面太冷清了,他感到非常的寂寞,平時就他和保姆兩個人,自己想下個象棋都沒有人陪他,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靠看電視打發無聊的時間,他實在是受不了了。

趙大爺覺得到時間他住進養老院,不僅僅有很多老人陪他說話,而且說不定他在養老院還能找到他的新老伴兒,不管養老院其他的條件怎麼樣,至少可以讓自己不至於太孤單和寂寞,養老院只要能滿足他這點,他覺得住進養老院養老就是好。

四.62歲的白大爺,我覺得在兒女家養老好

白大爺今年62歲,他有三個兒女,他的老伴兒在很早就去世了,他也一直沒有再娶,三個兒女都是他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拉扯大的,現在兒女們也長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他準備到時間就在兒女家養老,而且這種養老方式也更好一點。

白大爺之所以要選擇和兒女們住在一起,更多的就是遵從兒女們的意思,兒女們不想讓他老了以後,孤零零一個人去養老院養老,幾個兒女也都爭著搶著要白大爺去他們的家裡面居住。

白大爺認為人老了住哪裡都行,自己並不挑剔,他也不想給兒女們添負擔,但是兒女們執意要這麼做,他也不會多說什麼,只要他和兒女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好,那就比什麼都重要,況且兒女們也是為了自己好。

其實很多時候,人老了,可以去養老院養老,也可以在兒女家養老,這更多的是要看老人自己的選擇,但是不管哪種養老方式都是可以的,如果一味的非要說出哪種養老方式更好?我覺得這個真的很難回答。

而且老人在養老院養老,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在兒女家養老,也有它自己獨特的優勢,兩者並不存在誰能取代誰的意思,這更多的是要依據我們老人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老人只有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才是最好的選擇。

人之幸福,全在於心之幸福。——歌德

所以說:「老人在養老院和兒女家養老,哪種方式更好?」我覺得每個老人的回答肯定是不一樣,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不管老人做出怎樣的選擇,更多的就是只要老人自己覺得開心和舒服就行,畢竟「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哪種養老方式最好,三位老人的回答出乎意料
    兒女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老為了自己請假、去醫院,會影響到兒女的正常工作。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徐大爺問了好幾個老朋友,又自己去實地考察了一下,最終選了一個在當地口碑很好的養老院。一開始,徐大爺的兒女並不願意讓自己的父親去養老院生活。徐大爺的兒子覺得,讓父親去養老院就是自己的不孝順,讓別人知道了的話,說一些閒話就不好了。
  • 這4種「新型養老」方式目前最火,既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兒女
    於是乎我們就有一些比較「精明」的老人,就想著現在攢錢去養老院養老,原本這些老人想著,養老院環境優雅、飯菜可口、有眾多老人陪伴等,這無疑就是一種最好的養老方式和養老狀態了。這4種「新型養老」方式徹底火了,既不用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兒女一.老人走出家門的「旅行式養老」很多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多半年輕的時候都是在為了這個家庭或者是兒女活著,等到兒女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們的很多老人就都已經是兩鬢白髮,於是乎我們有些老人就想通過這種走出家門,去到處走走看看的方式來達到自己養老的目的。
  • 不願添麻煩 養老院近半數老人接兒女來吃年夜飯
    新晚報2月16日訊新春的腳步終於「論小時」數了,可冰城的養老院裡的老人卻有了新轉變:過年不回家,接兒女來養老院裡過新年。據不完全統計,哈市有近2000位老人選擇了留在養老院裡過春節,將年夜飯也搬到了養老院的餐廳。
  • 「養老新方式」來了:養老服務比養老院和保姆好,老人子女都開心
    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就隨之「誕生」和逐漸的興起,老人不用去養老院,也不用僱保姆,甚至於足不出戶,就都享受到更加快捷和優質的養老服務,用價格適中、還方便周到來形容它,就一點都不為過,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養老方式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 居家、保姆、養老院及子女家,哪種養老方式最好?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逐漸加重,人們對養老的話題,討論的也就越多。居家,保姆,養老院,子女家,哪種養老方式最好?就是新的話題。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將通過梳理的形式,將各種養老方式的優勢和劣勢與大家說明,如何選擇交給大家自己做決定。
  • 黑龍江推出養老新模式:老人可以直接把「家」搬進養老院
    這是近日記者在哈爾濱 市潤福老年公寓了解到的,該公寓 在全省率先推出新型「居家養老」 服務,為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 緊密結合探出一條新路。王大娘說:「這公寓的環境趕上四星級酒店了,不過為了有家的味道,我還是打算把自己那些老物件搬來,養老院說了,除了不能養寵物,其它的都可以搬來,還能自己做飯會客,而且護理人員24小時隨叫隨到,年歲大了,住在這兒女們也可以放心了。」
  • 洗腳 餵飯 人工排便……太原這家養老院的護理員比老人兒女還貼心
    給老人翻身、洗腳、餵飯、人工排便……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猜準心思哄老人開心、陪伴聊天、調解矛盾……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做這些事的,就是養老護理員,他們比老人的兒女做得更多。讓我們跟隨太原市比家美養老院的護理員史雪英,了解養老護理員的日常。
  • 過了70歲後,老人是獨居好還是送養老院?3位老人說出內心的想法
    在網絡上就看到一位75歲的獨居老人在自己的房子裡去世了,後面幾天了鄰居見不到老人進出,這才發現的。據悉,老人只有一個兒子,他在國外留學定居,獨自一人生活,以前老人進進出出都能聽到動靜,所以決定去他家看看,後面發現老人已經去世了。大家應該覺得老人上了年紀以後,兒女不在身邊,就應該去養老院生活,但他就是願意為什麼呢?我們去看看年過70歲老人的想法吧。
  • 一個80歲老人哭訴:「輪流養老」就是要飯,還不如把我送去養老院
    導語:當今社會養老是個大問題,獨生子女家庭要贍養四位老人,子女壓力很大,如果經濟條件好,請個保姆照顧或是送去養老院,畢竟兒女做不到分身,還得為生計奔波。那些子女多的家庭,相對來說會好很多,他們可以輪流贍養老人,既減輕了子女的壓力,老人還得到了贍養。
  • 湖北華威養老院調查 556位老人被騙1400萬(圖)
    而為了實現這一理想,李大文曾號稱實際投入該項目的資金達3億元,分別來自「自有資金、1000萬元的銀行貸款,以及親朋好友和同行間的借貸。」  實際上,讓華威養老院案如此受人關注的,還不是李大文涉嫌的「虛報註冊資本罪、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如此簡單,而是556位老人被「吸」1400萬元資金的內幕。
  • 老吾老:老人表示養老不要靠兒女,真的不靠譜!靠存款才是最實在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老人表示靠兒女養老,真的是不靠譜,靠存款才是最實在的,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有了這樣的醒悟呢,下面我們就在這裡給大家來說一下。【1】兒女壓力大在當今社會中有很多的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在外面上班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很好的照顧家裡面的老人,但是如果他能夠很好的照顧老人的話,他的手裡面就沒有辦法去攢錢,去生活,養自己的家庭,所以為什麼一些老人覺得養老不要靠兒女,靠存款才是最實在的,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我們靠兒女的話,會給兒女增加很大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兒女也會感覺到非常的煩躁
  • 這養老院簡直就是養老天堂,難怪老人們搶破頭都要住進去!
    事情還得一段新聞說起,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了一條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新聞說的是「日本近年來罪犯人數激增,尤其是60歲以上的罪犯,其中還有很多罪犯是多次故意犯罪的。」這就奇怪了,這些老人為何都搶著去監獄?原來是日本的監獄條件太好了,對孤苦伶仃的老人來說,那裡簡直就是養老天堂啊!
  • 為什麼那麼多老人選擇住養老院,原因是這樣
    有人為了資助子女,賣掉自己唯一的房子;有人堅持要守住房子,作為養老的資本;有人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子女因為房產傷了和氣;因為房子,有人後悔了,有人在糾結,有人想辦法未雨綢繆……現在的農村80歲以前的老人都是靠自己生活,自己還有能力照顧自己,基本上都不靠兒女,自己洗衣做飯等,也並沒有什麼套多的日常費用開支,自己承包土地的費用和晚輩孝敬老人時也會給錢,加起來足夠老人一年的生活開支了
  • 一位老人的心聲:養老院和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晚年歸宿在哪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是所有人都嚮往的晚年生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如願,尤其是人到晚年,當我們需要兒女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因為工作和生活而不能陪伴在我們身邊,那到了晚年,究竟哪裡才是我們的容身之處呢?今天二大媽給大家帶來一個退休老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
  • 免費給養老院的老人理髮 這對夫妻堅持了4年
    「我覺得這對夫妻做這件事能堅持4年,是很了不得的,應該讓更多人知道。」近日,太原市民李先生在前往享堂老年公寓看望家人時,得知有一對夫妻總會在每個月第二周的周六,來到享堂老年公寓免費給老人們理髮,而這樣的事情,他們已經堅持做了4年。
  • 上海試點「數位化」養老院 老人可居家享受養老服務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28日報導:今天,上海市老年福祉產品應用推廣基地暨數位化養老院試點啟動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老年福祉產品應用推廣基地於今天正式啟用,目前該項目已為首批十家基地掛牌,此外數位化養老院試點工作同步開展。  市場上,海量養老服務產品令人眼花繚亂,養老福祉產品生產企業也參差不齊,如何尋找到老人適合的精確化產品?
  • 無錫濱湖打造省級養老示範創建區 「智慧養老」助力老人頤養天年
    中國江蘇網訊 安裝紅外線感應門實時監測老人動向,日間照料中心根據大數據為轄區老人定製營養午餐和休閒活動,養老院接入物聯網系統精準感知失能老人溫飽……作為無錫首家省級養老示範創建區,無錫市濱湖區率先探索「網際網路+養老」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以高科技「抗衰老」,為老人打造「頤養山水間、幸福在身邊
  • 「養老院」開在院壩裡 老人家門口享清福
    依託街道和社區的資源和服務網絡,引進社會力量,在社區或居民院落內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娛樂休閒、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這就是所謂的居家養老,也是我市正在積極推進的一項全新社會養老模式,「讓養老服務走進社區,為老人們打造家門口的『養老院』,讓他們切實享受到便利、實惠的服務,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福壽源老年之家負責人鄧毅說。
  • 情感驛站|送老人去養老院是不孝嗎?或許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在蔣爸爸過世後,蔣南孫沒有接受小姨的建議將奶奶送入養老院,而是決定自己扛起家庭重擔。這一劇情也引發觀眾共鳴。生活中,隨著年輕人的工作節奏加快,無暇照顧老人的情況下,養老院逐漸成為養老的一大選擇。在大多數人看來將父母送到養老院即有人照顧,有了同齡人的陪伴老人也不孤單,自己在外打拼也能更安心一些。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 95後養老專業畢業生入職養老院 教老人用微信、抖音
    對於男生學摺紙這件事,小磊並不介意,這是他在養老院做社工的工作內容之一。教摺紙這活兒也是有「門道」的——太簡單老人會覺得無趣;太難又會不想學。湯曉曄就職的養老驛站,正在培訓老人使用手機。她發現老人最喜歡的功能是視頻電話。透過屏幕,就能見到孩子。近年,一批「95後」養老專業畢業生陸續走出校門,就職養老服務機構。這是一群比「爺爺奶奶」的孫輩還年輕的看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