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蛋蛋怎麼一大一小?3種疾病家長需警惕!

2020-12-13 孕嬰幫

昨夜,幫媽在忙完工作將要準備熟睡的時候,閨蜜突然打電話來,火急火燎地問我:「幫媽,剛我給兒子洗澡,發現兒子的蛋蛋竟然一個大一個小!這怎麼辦?兒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要不要趕快去醫院?去哪家醫院比較好?」

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我不知所措。我安撫了一下閨蜜的情緒,告訴他不能僅僅看寶寶蛋蛋一大一小就判定寶寶得了什麼病,還要結合寶寶的其它症狀,一般來說,寶寶身體出現這種狀況,有以下可能:

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俗稱疝氣,表現為寶寶腹膜或腸子下墜到大腿根部的腹股溝,隨腹壓增加時進入陰囊造成陰囊腫大,同時伴有疼痛。腹股溝疝在男女寶寶身上均有可能發生,對於女寶寶,可能鼓出的不是腸子,而是卵巢或輸卵管,腹股溝疝基本為先天性,也有因事故導致,其中男寶寶發病率較高。

症狀:

大腿根部會鼓起,有桌球大小,有時恢復原狀,男孩可能出現陰囊膨脹。用手可輕輕按回去,不用手按則無法恢復原位,如果腹部用力,還可能出現脫出。除以上症狀以外,嬰兒還可能哭泣不止、精神不振、臉色蒼白、反覆嘔吐,同時伴有發燒、腹脹、陰囊腫脹等症狀。

隱睪

寶寶在腹中時,其睪丸在腹中產生,隨寶寶的發育其位置會逐漸從腹中下降至陰囊,大部分寶寶歲在1—2歲內下降完畢,若2歲之後還未下降,便會成為隱睪。

症狀:

觸摸陰囊,會發現寶寶沒有睪丸。一般單側隱睪比較常見,少有雙側隱睪。一般而言,寶寶的睪丸不會完全停留在腹中,而是位於腹股溝和陰囊附近,寶寶1—2歲會完全下降至陰囊。

鞘膜積液

睪丸由腹腔發育,下降至陰囊之後,兩層腹膜會分別形成睪丸的兩層鞘膜。鞘膜與腹膜相連的小管稱為腹膜鞘突,寶寶出生後不久,腹膜鞘突很快會關閉,使睪丸兩側鞘膜形成的鞘膜囊不再與腹腔相通。若腹膜鞘突發生閉塞,會形成一個小管與腹膜相通,腹腔內的液體通過該管道流出便形成鞘膜積液。

症狀:

鞘膜積液常表現為單側陰囊腫大,陰囊下墜不適,腫脹處有彈性,一般不疼痛但會有墜脹感。若用強光照射腫脹部位,鞘膜積水會透光並出現紅亮,腫塊不會因按摩或上推而消失。

除了以上原因,睪丸發育不良、睪丸炎等也會導致寶寶蛋蛋一大一小,對於寶寶上述症狀,家長應在換尿布、洗澡時注意觀察寶寶蛋蛋狀況,若寶寶身體伴有疼痛等現象應儘快就醫。以上症狀綜合來講發病率比較低,一般也可通過手術治癒,因此家長若發現寶寶蛋蛋不正常,不必太過緊張,應該帶寶寶前往專業醫院檢查並聽從醫生意見接受治療。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蛋蛋「一大一小」?可能是這種影響生育能力的病!-重慶小米熊
    很多家長在給自家男寶寶洗澡、換尿布的時候會注意到寶寶的「小蛋蛋」居然一大一小不對稱! 在小米熊兒外科經常就能看到這樣的家長抱著孩子一臉焦慮地詢問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 【揭秘】男人蛋蛋一大一小,究竟咋回事?怎麼辦?
    很多男性會發現自己的兩側的蛋蛋大小不一樣,就開始各種擔心,自己的蛋蛋是否得了什麼病,是否會影響正常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蛋蛋一大一小究竟是咋回事?是病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蛋蛋的正常體積是怎樣的?  要想知道蛋蛋大小是否正常,我們首先要了解在不同年齡時期蛋蛋的正常體積。
  • 寶寶愛撓耳朵原因多,感冒後抓耳撓腮需警惕中耳疾病
    寶寶愛撓耳朵原因多,感冒後抓耳撓腮需警惕中耳疾病 王維潔/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兒科主治醫師 2017-07-13 13:
  • 兩側睪丸一大一小是什麼原因?
    有多少朋友在一個人的時候認真觀察過自己的蛋蛋?如果有的話,不知你是否有什麼特別發現?是不是發現好像兩邊不一樣大啊?!   事實上,男人兩側蛋蛋的大小並不完全一樣,一般右側略大於左側,所以稍有差異是正常現象。但一大一小的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那就要特別注意這是真出現問題了!!!
  • 寶寶「蛋蛋」一大一小,這可能是病!
    中國山東網12月3日訊近日,2歲的洋洋(化名)在洗澡時被媽媽發現兩邊的「蛋蛋」,一邊大一邊小,大的一邊好像還有些「發青」,感覺有液體在裡面。雖然洋洋沒什麼異常,不疼不癢,謹慎的洋洋媽還是帶他來婦兒醫院看看。 小兒泌尿外科接診醫生檢查後告訴洋洋媽,洋洋的情況叫做「鞘膜積液」。
  • 寶寶出汗多怎麼辦?自汗和盜汗怎麼區分?除了缺鈣,警惕3種疾病
    寶寶出汗多怎麼辦?自汗和盜汗怎麼區分?除了缺鈣,警惕3種疾病引發自汗和盜汗的原因自汗的原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改善,體弱兒也逐年下降,嬰幼兒的體質也得到了長足的提升。嬰幼兒生理性盜汗通常不提倡藥物治療,需採取相應的措施,排除生活中引起的高熱原因。當寶寶睡覺之前活動較多,吃太多高熱量食物,引發的夜晚出汗,父母需要在臨睡之前對寶寶的活動和進食的量加以控制,有助於控制體重和睡眠,對嬰幼兒的身心健康也是比較有利的。冬天室溫控制在18-22℃為佳,被褥應根據溫度的浮動而調整。
  • 寶寶尿黃異味大?家長要小心這種疾病,3招教你正確分辨!
    寶寶尿黃異味大,家長以為是孩子上火前段時間劉女士發現自己家的3歲孩子最近上廁所的次數增多,而且小便發黃異味也很大,因為孩子之前很少有這種情況,劉女士也有些擔心,後來婆婆說孩子尿黃是上火的徵兆,就讓劉女士多餵孩子喝點水,少給孩子穿點衣服,已起到瀉火的功效。
  • 家長的3種壞習慣,正在傷害寶寶的脊椎,長大可能「矮」一截
    不過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因為幾個小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脊椎,讓孩子之後的發育有些困難。認識的一個朋友文文,學體育的,自小身高就比同齡人還高。她老公也是身高一米八五。大家紛紛估算他們還在以後的身高。小孩今年9歲可是一直一米一,不過大家並不擔心,因為父母的基因擺在那裡,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 寶寶發熱不一定是感冒 專家稱還需警惕腦膜炎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放  寶寶發燒,家長大多會認為是感冒了。然而,如果孩子發燒且伴隨嘔吐、頸項強直等症狀,則要考慮一種比感冒嚴重得多的疾病——細菌性腦膜炎。
  • 寶寶的便便紅、黃、黑、白、綠?哪種便便需警惕?
    3)次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一般一天2~5次,有時候也會一天7~8次,有些家長會擔心寶寶腹瀉怎麼辦?但只要寶寶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長正常,則屬於生理性腹瀉,無須過於擔心。隨著寶寶的長大,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時會減少到每天1~2次。
  • 寶寶穿什麼鞋好?關係到足部發育,這3種鞋家長別再給娃穿
    家長都喜歡給孩子買好看的小衣服、小鞋子,但由於寶寶們正在成長發育當中,同時身體免疫力又比較低,買什麼、怎麼買就成了一個問題。孩子長得很快,所以很多家長買鞋子的時候會特意買大一碼,"買雙大一點的,穿得久一點,划算"。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 三種疾病引起小兒咳嗽 寶寶咳嗽時家長巧處理
    原標題:三種疾病引起小兒咳嗽 寶寶咳嗽時家長巧處理   咳嗽是一種呼吸道常見的突發性症狀,咳嗽由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異物、物理或化學性刺激引起,具體去了解下引起小兒咳嗽的常見疾病有什麼。
  • 睪丸一大一小是什麼原因
    核心提示:睪丸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它對男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具有生精和分泌雄性激素的重要功能,所以男性朋友的睪丸若是出現問題的話,就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和性能力,一定要警惕的。那麼,睪丸一大一小是什麼原因所致的?
  • 兩齡男童「蛋蛋」一大一小原是先天疾病,「微針」治療解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畢乙賀兩歲男娃 「蛋蛋」一邊大一邊小,大的一邊好像還有些「發青」,感覺有液體在裡面。經查為「鞘膜積液」,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日前,在醫院採用腹腔鏡「微針」治療法後,男孩順利恢復。
  • 寶寶「蛋蛋」一大一小可能是病!青島婦兒醫院「微針」治療解難題
    近日,2歲的洋洋(化名)在洗澡時被媽媽發現兩邊的「蛋蛋」,一邊大一邊小,大的一邊好像還有些「發青」,感覺有液體在裡面。雖然洋洋沒什麼異常,不疼不癢,謹慎的洋洋媽還是帶他來婦兒醫院看看。鞘膜積液,俗稱「水蛋」,是小兒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病因是有一根連接腹腔和陰囊的「管子」——-鞘狀突沒有閉合引起的。腹腔裡的液體順著鞘狀突流下來積聚在睪丸外面,形成「水蛋」。如果長期積液、壓力增高,就會影響睪丸的血運和溫度調節,從而引起睪丸萎縮,影響將來的生精功能,所以需要積極治療。
  • 2歲男童少了一個蛋蛋,寶媽驚慌不知所措
    文丨悠悠可愛的2歲男童竟然少了一個蛋蛋,寶媽恐慌不已另一個「蛋蛋」去哪了?寶媽姚女士說,兒子左邊有個蛋蛋之前很小,明顯左右不一樣大,可最近發現兒子左邊的蛋蛋「不見了」一開始發現比較小的時候,婆婆說沒事,孩子還小以後就會慢慢變好的。
  • 孩子喜歡將被子當帳篷,是在發送危險信號,家長們需對此提高警惕
    有幾次晚上睡前寶寶總是哭著鬧著不想睡覺,不管怎麼哄就是不肯消停,小徐突然想到之前寶寶一個人在被子裡玩的場景,就用被子把寶寶包起來,和他玩起了捉迷藏。果然,寶寶立馬就不鬧了,反而咯咯笑起來。 小徐覺得奇怪,就把寶寶的情況在新手媽媽群裡說了一下,發現有很多寶媽們表示自己家的寶寶也有類似的情況。
  • 帶著寶寶就醫,家長應該怎麼描述寶寶病史
    家長急於表達自己的心情了,但是說的話卻對醫生診斷沒有任何意義,還會影響醫生的對寶寶身體狀況的判斷。 比如說:家長上來就非常著急地對醫生說:「醫生快給我的孩子看看!!孩子老是咳嗽!」、「醫生,我的孩子老是發燒!每次發燒都燙手!」、「醫生你說,我的孩子為什麼老是不好好吃飯」……這些都是家長慣用的表達。反過來你是醫生的話,應該怎麼理解這個「老」字,頻率是多少?
  • 寶寶的這幾種屁,說明腸胃出了問題!家長一定要警惕
    寶寶邊吃邊哭、吃奶過急、吃母乳時僅含住母親的乳頭、吃奶粉時奶液沒有填滿奶嘴……都可使寶寶吸進過多的空氣,致使胃腸內氣體過多,腸蠕動加快,讓寶寶變成「小屁孩」。還可能是因為寶寶或乳母媽媽吃了高蛋白類的食物,比如奶和奶製品、肉類、豆製品類、蛋類等,蛋白質在腸道內分解產生胺類廢氣,屁的臭味就會比較濃烈。3、放屁帶便便只要寶寶飲食、精神狀況良好,沒有腹瀉的情況,放屁帶便便也屬於正常現象,家長們不用太過擔心。
  • 0-3歲寶寶,若出現這12個表現,家長要警惕,可能是發育遲緩
    0-3歲是一個寶寶發育的關鍵時期,其實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個月齡都會有一個重點發育的關鍵點,聽見聲音、聞到氣味、辨別色彩、抬頭、翻身、爬行、抓握,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發展, 大腦發育都在按月齡逐步進行,性格習慣養成,自我意識養成,智商情商發展,都取決於這一敏感時期的引導,粑粑麻麻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髮育點,用科學的方法對寶寶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