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安全產品亮相:防止惡意盜刷銀行卡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NFC安全產品亮相:防止惡意盜刷銀行卡

  【中關村在線報導】9月24日,瑞星發布了國內首個NFC(非接觸式射頻識別)專利安全產品——瑞星安全卡套。安全專家介紹,該產品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護帶NFC晶片的銀行卡、新版公交卡及二代身份證免遭他人惡意盜刷。目前,安全卡套已經生產完畢,並向渠道商大量鋪貨,即將與廣大消費者見面。

  據了解,瑞星安全卡套根據法拉第籠原理設計,在生產過程中採用了特殊的金屬材料,一旦將卡片插入卡套內,任何設備都將無法再讀取卡片中記錄的信息,從而起到防止惡意盜刷的作用。安全專家表示,作為瑞星首創的信息安全產品,該項設計早在今年7月份就已經向國家申請專利,目前還沒有任何其他廠商生產出同類產品,而瑞星用戶馬上就能輕鬆享受到專業級的防盜刷保護。

  圖:使用NFC功能刷取銀行卡信息

  安全專家指出,近年來NFC技術發展迅速,被廣泛應用於行動支付和電子交易當中。目前所有內嵌晶片的銀行卡、新版公交卡及二代身份證都可以被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及其它設備刷取信息,黑客甚至可通過自製的APP或特殊設備隔空盜取他人銀行卡內的錢款,這也就意味著在公交、地鐵、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任何支持NFC功能的卡片都有可能遭遇黑客的惡意盜刷,導致銀行卡被瞬間洗劫一空。

  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瑞星推出了瑞星安全卡套。該產品填補了國內NFC保護技術的空白,同時也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可以預計,未來在瑞星首推安全卡套之後,國內將掀起NFC安全熱潮,其它廠商也將模仿瑞星安全卡套推出設計相仿的同類產品。

相關焦點

  • 有效防止惡意盜刷銀行卡的安全卡套來了(2014-09-25 02:12:16)
    9月23日,瑞星發布了國內首個NFC(非接觸式射頻識別)專利安全產品—瑞星安全卡套。瑞星安全專家介紹,該產品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護帶NFC晶片的銀行卡、新版公交卡及二代身份證免遭他人惡意盜刷。
  • 瑞星首家發布NFC安全產「瑞星安全卡套」,有效防止惡意盜刷銀行卡
    該新產品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具有NFC晶片的銀行卡、二代身份證免遭他人惡意盜刷或非法獲取信息。這樣,使用者就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運用NFC技術進行快速支付交易、銀行卡信息查詢等操作。但是,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個人信息安全洩露的隱患。
  • 避免被NFC盜刷:首款銀行卡保護套亮相
    【中關村在線報導】近日,國內首款銀行卡保護套問世。據了解,該產品主要針對市面上流行的NFC功能,保護銀行卡、身份證、公交卡等免遭信息洩露、盜刷等威脅。目前,該安全卡套已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和普通網民的關注。  NFC是什麼?如何使用這種功能?
  • NFC支付安全堪憂¸解析NFC破解和盜刷問題
    與此同時支付帶來的安全顧慮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次行動支付網將從事件、觀點、流程等方面剖析NFC支付安全問題。  NFC破解事件和POS模擬  在6月初,一條英國的盜刷新聞引爆了業界的討論,據英媒報導,只要將手機在近距離處輕輕一掃,就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對銀行卡基本信息的讀取。
  • 複合銀行卡的磁條要停用了?來看看如何防止盜刷
    小偷竟是自己「朋友」》、《南京一女子銀行卡被盜刷 系同事所為》、《瀘州男子銀行卡被盜刷3萬多元法院判銀行擔全責》、《女子銀行卡隨身攜帶未丟卻被一夜盜刷143萬》……近年來,關於銀行卡被盜刷的新聞不絕於耳,很多人在關注新聞的同時也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卡不離身資金卻被盜刷的對象。
  • 如何避免銀行卡被盜刷?
    如何避免銀行卡被盜刷也成了許多人擔心的問題,大表姐教你幾招,降低盜刷風險:一、磁條卡換晶片卡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發生過晶片卡被複製導致欺詐的案例。磁條銀行卡的技術原理屬於靜態數據、單向認證技術。曾經就有記者臥底盜刷團夥,發現一個銀行卡複製器可以在10秒內讀取所刷的銀行卡信息。而晶片卡採取動態信息比對技術,加密信息隨機生成、雙向認證,能有效保障卡片交易的安全性。二、關閉免密支付功能,或使用防NFC功能的錢包,防止惡意盜刷。
  • 避免被NFC盜刷 安全廠商推出安全卡套
    原標題:避免被NFC盜刷 瑞星推出安全卡套   9月23日,瑞星公司推出了國內首款銀行卡保護套——瑞星安全卡套,該產品主要針對市面上流行的NFC功能,保護銀行卡、身份證、公交卡等免遭信息洩露、盜刷等威脅。目前,瑞星安全卡套已在瑞星夢網進行展示,受到了許多業內人士和普通網民的關注。
  • NFC銀行卡安全市場漸成藍海:防盜刷卡套受熱捧
    然而從今年6月開始,主流媒體卻持續曝出利用NFC技術盜取他人身份證信息和銀行交易信息,盜刷他人銀行卡、公交卡等事件,讓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小白用戶,對NFC的安全性產生了問號。事實上,新版銀行卡是近期開始推行的一種帶有IC晶片的銀行卡,可規避普通銀行卡的磁條消磁問題,並支持NFC技術,能夠實現近距離的隔空刷卡,可謂是方便快捷的新一代銀行卡。
  • 避免被NFC盜刷 瑞星推出安全卡套
    9月23日,瑞星公司推出了國內首款銀行卡保護套——瑞星安全卡套(專利申請號:201420419279.2),該產品主要針對市面上流行的NFC功能,保護銀行卡、身份證、公交卡等免遭信息洩露、盜刷等威脅。
  • 2019年京東白條防止盜刷有一套!
    分手後的李某偷偷帶走了左某的手機、護照、錢包以及銀行卡,到家後她陸續盜刷了左某37萬元,並在已經籤好字的分手合約上偷偷加上了予以補償37萬元人民幣等字樣。這個時候也就只有京東白條是安全的,沒有發生被盜刷的事情。
  • 銀行卡裡的錢不翼而飛?盜刷的實現與預防
    你可能被盜刷了。幾年前,POS機剛剛興起的時候,曾經有一些盜刷團夥,他們在ATM機上加裝側錄器讀取銀行卡的信息,或者應聘為收銀臺服務員偷偷讀取消費者的銀行卡信息,在密碼鍵盤上方安裝針孔攝像頭記錄密碼。犯罪分子將側錄器和攝像頭取回去後利用白卡(就是還沒有寫入用戶信息的空白卡)複製銀行卡,然後到外地取款。這是最原始的盜刷行為。後來由於攝像頭和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這種盜刷行為越來越容易被抓,慢慢絕跡了。
  • 銀行卡被異地盜刷24.3萬元 磁條卡安全隱患大
    銀行卡被異地盜刷24.3萬元 磁條卡安全隱患大 2015-08-21 08:55:09,卻在異地被瘋狂盜刷24萬多元,武漢儲戶馮女士日前遭遇驚魂一幕。馮女士趕緊找出銀行卡,並趕到銀行查詢。「卡明明就在自己身邊,自己也沒有消費,怎麼幾分鐘時間24.3萬元就沒了?」慌忙中,馮女士立即報警。    經過警察初步調查發現,5筆消費記錄均發生在隨州經濟開發區的一家建材銷售公司。    盜刷是如何發生的呢?據銀聯湖北分公司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盜刷的案件多發生在純磁條卡上,磁條卡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容易被複製。
  • 盜刷猖獗「銀行卡保衛戰」:晶片卡取代磁條卡
    銀行卡保衛戰,不僅僅需要技術的升級(如用IC晶片卡取代磁條卡),還需要在法律制度設計上,更多地從保護消費者利益出發,改變消費者在銀行卡糾紛中的弱勢地位,以「利益」進一步驅動銀行從多方面進一步強化銀行卡的安全。   消費者銀行卡被莫名盜刷  案例??
  • "盜刷"不是"詐騙" 安心財險拒絕理賠銀行卡盜刷險
    郝先生表示,他此前購買過安心保險的銀行卡盜刷險,在得知銀行卡被盜刷後立刻向警方報案,之後向保險公司發起理賠申請,沒想到被拒絕,只因為安心保險認為警方受案回執單上寫著「被詐騙」字樣而非「被盜刷」。  安心保險拒絕理賠  2018年10月,郝先生在安心保險APP上購買「銀行卡盜刷險」產品。
  • 臨近歲末信用卡盜刷手法頻出 教你如何應對盜刷手段
    而臨近歲末年關,信用卡盜刷的手段更是花樣百出,層出不窮。那麼,消費者應當如何預防盜刷的手段和應對盜刷的方法,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資金安全?偽卡、失竊卡成盜刷主流一般情況下,信用卡盜刷的現象分為四類。一種是網絡盜刷,就是個人信息被偽冒分子竊取,並通過網絡等方式冒用。
  • 銀行卡複製盜刷流水線揭秘:網上兜售複製器
    當你用某商鋪POS機刷卡消費時、當你用銀行的ATM機取現或轉帳時、當你進行網絡購物時,也許你的銀行卡信息已被竊取了!銀行卡複製並盜刷的案件成倍躥升,讓持卡人戰戰兢兢。近日竟然還有不法分子公開在網上叫賣銀行卡複製器。銀行卡複製生產鏈如何運作?持卡人有沒有辦法杜絕被盜刷的悲劇?
  • 手機能刷出銀行卡信息?NFC功能究竟安不安全
    之前也總會有一些不懷好心的人以及一些不明所以的媒體對NFC的安全進行惡意渲染和反科普,比如什麼「盜刷NFC信用卡」、「NFC實現隔空盜刷」等等!  那麼NFC真的安全嗎?NFC支付是不是真的存在安全隱患?今天,就詳細給大家說明一下NFC的工作原理,帶你揭秘手機刷卡功能!
  • 「一元洗車」成盜刷銀行卡出現新手法,三大責任方如何負責?
    根據報導,四川省反詐騙中心發布緊急預警,提醒群眾防止盜刷銀行卡的新手法:犯罪分子騙取洗車店信任後,會在店內以中國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一元洗車」優惠活動為幌子,使用非法改裝的POS刷卡機設備,竊取車主銀行卡信息進行複製,在境外消費或取現。
  • 銀行卡防盜刷要提高安全意識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9日訊 (記者 陳果靜) 日前,赴海外旅遊後銀行卡遭盜刷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在近期,有媒體報導稱,中國銀行卡在日本頻遭盜刷。隨著旅遊旺季的臨近,業內人士提醒,應儘快將手中的磁條銀行卡更換為晶片卡,並在日常使用中提高安全意識,降低發生盜刷的風險。
  • 銀行卡被隔空盜刷,拿什麼「收復」用戶安全感?
    一言以蔽之,這種犯罪團夥「隔空」盜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他們的操作手法之所以讓人感到可怕,就在於發生在宋女士身上的事,也有可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宋女士」。因為現在有很多App都可以通過手機號加動態驗證碼的方式進行登錄。當用戶忘記密碼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手機號發送驗證碼的方式找回密碼。這一切對用戶來說似乎很方便,也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