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沒前途。
本來不想說這個話題的,但是想了好久,覺得還是來說兩句。
我本人是從事建築表現效果圖行業的,主要用的軟體就是3DMAX+VRay+PS。
正式從業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半路出家。
3DMAX這個軟體深入很多個行業,廣告、影視、工業設計、建築設計、三維動畫、多媒體製作、遊戲、以及工程可視化等。
但其實沒有哪個行業是只用這一款軟體的,在不少行業3DMAX也逐步被更新的軟體替代。MAX強大在它是一個平臺,所以他的上限很高,比一般的軟體都要高很多,但是下限也很高,不是那麼容易上手。而且想深入學習也比較難,不像有些軟體比如SU,他能做得其實沒有MAX多,但是因為他更容易上手,在建築設計這一塊已經取代了MAX,只有專業的效果圖公司還在用。
廣告、影視、遊戲這一塊可用的軟體太多了,MAX的空間越來越少,大部分時候是配合其他軟體在用。這一塊我了解不多,就不多說了。
三維動畫這一塊分成好幾個部分,你看到的哪吒就不是用MAX做的,餃子最開始是用MAYA的,後來做哪吒基本用到了很多軟體。
三維動畫一般分為動畫片,也就是哪吒這種你們看到的動畫電影,還有一種是商業的展示動畫,分為有交互的和沒有交互的漫遊動畫。現在動畫電影這種一般是由多軟體共同搭配完成的,MAX也可能會用,但也不是必須的,漫遊動畫這種一般還是MAX在做。
遊戲方面現在主要是unity 3D、Unreal Engine 4這些遊戲引擎在做,當然也會用到其他軟體,MAX也可能會用。
建築這一塊也只有效果圖在用MAX,設計師現在基本上是用SU和Lumion。
室內已經快被酷家樂這種傻瓜式的軟體給替代了。
3DS MAX\MAYA\SOFTIMAGE\HOUDINI\CINEMA4D\LIGHTWAVE...
REALFLOW、Autodesk Flame、Wavefront、AfterEffcts、Nuke、Shake、DFusion……
你看,現在3D軟體特別多,每款軟體都有他的特點,很少有工作是只用一款軟體的,所以你如果問的是只學3DMAX這款軟體有沒有前途,答案是,沒有。
說到這裡,我覺得有必要來聊聊什麼是前途,以及為什麼我覺得會沒有前途。很多人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看不到未來,而我所認為的前途,是指你長久的職業規劃,不是說你眼前賺多少,而是你未來會怎麼樣,所以,前途是什麼?前途不是現在,前途是未來。可能很多這個行業的人在入行前幾年就可以拿到一萬多甚至兩三萬的工資,但是沒有人想過,十年後、二十年後你能拿多少。所以前途不是你現在能拿多少,而是當你在一個行業辛苦耕耘十幾十二年後你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是俾睨天下還是一身傷病,是動動手指張張嘴就能來錢,還是上面看你不順眼一腳踢開。
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大行業,也催生不出大公司,就算你有馬雲之才也弄不出阿里那麼大的企業來,以水晶石之巨最終也不過被迫轉型。業內能有幾百上千人的都已經是頂尖大公司(都不是單一業務,基本都會向數字多媒體轉型),都要由多個城市多個分部組成,大部分不過是幾十人的規模甚至是十幾人、幾個人的小工作室。抗壓能力極弱,下面是嗷嗷要漲工資的一堆無底洞,晚發一天工資都要罵娘的員工,上面是動不動就擺臭臉色就要投訴要打折年底才結算的甲方,你以為創業成功就一切完美了嗎?那不過是另一個大坑的開始。
我們這個行業其實跟碼農比較像,都是吃青春飯的,大部分時候都是要熬夜加班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二十幾歲的時候幾天不睡也感覺不到什麼,可是到了三四十歲的時候有幾個人還有保持這樣的精力?而如果你在三十歲前升不到管理,不能成功創業(是的,目前創業成功率不足10%,各行各業都是如此)那你賺到的錢還有可能比年輕的時候少(即使不少,貨幣也是在不斷貶值的,你還是賺少了),更有可能會因為你加不動班了,熬不動夜了而被公司一腳踢走,提前進入中年危機。
而所謂的管理,職場是金字塔,越是頂端的人越少,不可能管理比底層的人更多,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三十或者四十前成功轉成管理,那麼那些沒能轉成管理的人,也沒有創業成功的人,最後怎麼樣了呢?有人去關心嗎?
新入行沒幾年就能拿到個一兩萬,聽起來是挺不錯的,能拿到這個數的人其實並不多,但是你也要知道,能拿到這個工資的,基本只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就要少很多,三線及以下很可能連這個工作職位都沒有。而你所面臨的是什麼?南京的房價有誰了解過沒有?市區稍稍好一點的地段就已經五萬多了,好的學區房七八萬,江寧都要三萬了,而你一個月一萬怎麼能買得起房子?不到一萬的也有,但一般都在江北地鐵盡頭,跨一步就出了南京的那種,上班可能坐地鐵要坐三個小時,單程。你除了掏空六個錢包還有買房的可能嗎?對於別人我們不管,但對於你房子就是剛需,沒房會有人願意嫁給你嗎?現在的女的多現實啊?
其實新入行沒幾年就能拿到這個工資確實也不錯,已經比很多人強了,但是,重點還是十年、二十年後。我所在的行業,建築效果圖,十幾年前的時候一線城市大部分人能拿一年十幾二十萬,甚至更多,但那個時候是什麼房價物價?可以說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賺到錢了,但是十幾年過去了,很多人到了現在,沒升管理沒開公司的,還是拿這些錢,甚至更少,可是現在又是什麼物價房價?十幾年前的十幾萬和十幾年後今天的十幾萬能一樣嗎?那這能叫有前途嗎?
建築行業在08年以前是野蠻增長期,我們效果圖也跟著水漲船高,那個時候圖好畫,圖量大,而且價格高,不管是設計師還是渲染師都賺到錢了。我記得那個時候業內最大的公司水晶石曾經畫過一張十七萬的圖,一張圖十七萬,是中東那邊的大規劃,人家坐著飛機拎著錢來中國找人畫圖。當時水晶石的卡級畫的境外圖基本上都能賣到四五萬一張。然而現在呢?水晶石已經在幾年前全面退出效果圖市場。在退出前他的股價已經低到了四五千一張,但就是這個價格也算是行業中的高價了,像其他中小公司在上海的股價基本上也就在一千五到兩千這樣。一些跑量的小公司甚至降到一千二三,甚至曾經有過極端個例達到過六百一張,連給員工提成都不夠。
現在的房價基本上杭州在1000-1200,南京就在800左右,青島在600左右。
室內更完,如果你不是設計不做施工材料監理,就只畫效果圖的話,除了在一些特別大的一線城市大公司,基本上是賺不到什麼錢的,大部分中小公司數量根本滿足不了。你想想一張圖給你能提多少?多了老闆不賺錢,一兩百一張你花多少能到一萬?更不要說現在大部分中小公司的效果圖都是送的。室內基本上都是建模渲染後期全套一起做的,耗時更長,就算你開足馬力做,就算圖量夠,你又能做多少?
08年底經濟危機,房市短暫的停滯了一段時間,但轉過年來房價又開始飆升。那個時期因為市場好,對人才的需要非常高,各大大學都在擴招建築專業,各大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像水晶石這樣的大公司都開始搞自己的培訓,一方面穩賺,另一方面為行業輸出了大量的新人。
但也是從08年開始,經過幾次大的震蕩,市場開始增速放緩並逐漸萎縮,慢慢的開始有大量的效果圖公司倒閉,甚至在14年的時候有大量的規劃公司倒閉,12年的時候很多效果圖公司一年都沒來幾個住宅項目,直到12年底13年初才終於開始有住宅項目。
在12年以前,房市都是跑量的,各大小區樓盤都是一次性開發數十棟,而從12年開始,一次性開發慢慢轉變為多次開發,一次數十棟慢慢減為一次十幾棟,又慢慢減為一次幾棟。房價高漲的同時其實是房產市場的急劇萎縮,各大房產公司各大城市開始控制房產的供應量來維持房價的高漲,直到18年大城市開始維持不住房價了,去年的時候北京部分地區房產中介一條街人去樓空,部分地區房價腰斬。
今年,國內好多大項目都停了,某東部沿海經濟大省的省規劃院已經開始接道路改造這種小活來維持開支了。
整個形勢導致當年擴招和培訓出來的這些人倒了大黴,建築專業的出來發現,非老八校的在一線城市已經完全混不下去了,不讀個研都很難找到好工作了,好不容易讀了研出來了現不出個國也很難找到工作了,出了國回來發現也只能找個一般工作,越是行情不好的時候,各大用人單位越是唯學歷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以最快速度篩選人才,消化不掉大量人才的時候,只能是掐尖兒。以前很多畫效果圖的畫著畫著能跑去做設計,現在就只有設計做不下去轉行去幹別的,非科班出身基本已經沒機會入行。各大培訓機構出來的學員因為不能馬上上手項目,通常都要公司再培訓個幾個月甚至半年,導致新人也呆不下去,紛紛轉行。
但是這些事情那些培訓機構才不會告訴你,他們只會告訴你現在行業很缺人,現在行業能拿高工資,因為越是到這個時候也越是只有培訓才能穩賺,越是忽悠到越多的人,他們才越有錢賺。他們每年培訓出來那麼多,可是真正找到好工作的也沒幾個,有一個月薪八千的已經夠他們吹半年的了。然而你看不到的大多數很可能在半年內都放棄了,這些事誰會說出來?
當然,3D包羅萬象,還是有很多其他工作的,可能我們這個行業是其中最慘的。受房地產影響極大,但房價高漲的紅利卻一點也吃不到,反而深受其害。其他方向可能並沒有這麼慘,不過也大同小異,這並不是一個值得為之奮鬥一生的行業,至少在國內是這樣的,轉行是早晚的事。
工資不會漲,幹多少年都一個樣,相對於房價物價就是在降。
累,不要說996了,正常是007,活不幹完就沒有休息期,甲方想熬多晚你都得陪著,甚至你要比甲方更晚,因為甲方經常說:改完發我郵箱,我先睡了。
客戶不好伺候,本質是服務行業,不轉行不創業沒有出路。
工作是計件的,你再牛逼也就只有一雙手,跟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作唯一的區別是看起來體面一點。
生產的產品更類似工藝品,極少數能達到藝術品水準,別太高看自己。
我實在想像不出這個行業有什麼前途可言。
既然轉行是早晚的事,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去做更有前途的行業?
做效果圖前幾年確實賺得會多一點,於是就有很多建築專業的人問我,我能不能先做幾年效果圖再轉做設計?如果是在十年前,我會說,可以啊,完全可以,你這樣會做效果圖的設計院還喜歡要呢。可是十年後的今天我會說,別傻了,過幾年你根本就進不去設計院了,就算你進去了你也得一切從頭再來,同齡人已經都熬出頭了而你還要跟那些二十幾歲剛畢業的小年輕一起去拼,一起去端茶倒水。《小歡喜》看過沒?黃磊演的那個角色雖然行業不同但是情況是一樣的。
誠然,建築這一塊現在360全景在興起,動畫也越來越多,但是這些其實與效果圖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這些雖然提成會高,但是製作周期也長,工作量也大得多,所以最後算下來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前途渺茫。三十五以後要麼轉行、要麼轉管理、要麼創業,要麼,繼續做底層技術,拼了老命換取不斷貶值的薪水。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些年來看著一個又一個同事創業失敗鎩羽而歸,
看著一個又一個同事轉做他行再不回頭,
看著一個又一個同事為了上位急得頭破血流,
看著一家又一家原本名頭響噹噹的公司被碾進歷史長河之中卻連浪花都激不起一朵,
心情複雜,寫得有點亂,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