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和大金融受邀參加2017中國信息經濟+金融科技發展大會)
——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相輔相成促進金融發展
6月25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金融科技研究院主辦,雷虎機器人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17中國信息經濟+金融科技發展大會」在人民日報社隆重召開。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首長宣布大會開幕並致開幕詞,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首任部長李毅中部長,國務院監事會主席季曉南主席,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副理事長王忠民副部長,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司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院長等在會上發表了重要演講。
信和大金融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會員單位,受邀參加會議,並就信息經濟+金融科技發表獨到見解。
李毅中表示,信息技術廣泛的繼承應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和行業,我們要運用網際網路優化各種資源,引領生產方式的變革;其次,要準確把握金融支持工業經濟的重點和路徑,把握好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重點和路徑;要支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打造經濟的雙引擎;要多方合作,建立各種基金,支持先進位造;最後,金融業支持工業企業「三去一降一補」的攻堅克難去產能,降低企業負債率,補充資本金。
王忠民表示,在金融領域當中,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改變了壟斷金融交易,通過合作讓區塊動態不斷的成長。網際網路金融體系還通過智能合約制度使網際網路金融體系當中所有參與交易者必須遵守一種交易制度,遵守的前提是這背後的信用和約、風險和約,特別是無成本信用。當金融服務業佔服務更多數量的時候,網際網路金融在這個場景替代當中就可以產生出中國最大的金融交易平臺、最大的幸福、最大的盈利模式。
季曉南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會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為我國金融業的飛越帶來新契機,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新方式,為金融業競爭格局提供新動力,為傳統金融機構的變革提供新動能,為金融難題的解決提供新手段。
盛松成表示,下半年我國市場利率可能平滑下行,流動性緊中趨緩。盛司長表示利率平滑下行有兩層含義,首先下半年利率的短期波幅會比上半年小;其次,下半年利率不會繼續上行,而是較為平穩,甚至是小幅下行。流動性緊中趨緩是指市場流動性下半年可能仍處於緊平衡狀態,不會大幅放鬆,但是也不會再趨緊,而是有所緩和。
姚洋表示,企業應該尋找適合中國人文化心理的創新之路,將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結合起來,將美國和德國模式結合起來,在一些高新產業更多應用美國模式,在一些傳統行業更多應用德國模式。基於我國現有的網絡資源,將傳統產業升級為2.0,我們就能佔領世界產業領域的高地。
信和大金融代表認為,在現實金融生活中,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常被混用。實際上,科技金融落腳於金融,是指利用金融創新,高效、可控地服務於科技創新創業的金融業態和金融產品。而金融科技的主體是科技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偏技術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等技術驅動型企業。
金融科技公司雖然落地在金融服務,但以技術見長。從公司團隊上看,最理想的團隊配置是一支敬畏金融的科技團隊和一支了解科技能力的金融團隊。而科技金融的主體是金融機構。
金融科技的具體產品有第三方支付、大數據、金融雲、區塊鏈、徵信、AI、數字錢包等,而科技金融的具體產品為投貸聯動、科技保險、科技信貸、股權眾籌等。
事實上,科技金融抑或金融科技是相輔相成的,人類生活早已融入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之列。而金融的進化過程,就是由傳統金融朝著由金融科技武裝起來的現代金融演變的過程。但無論金融科技怎麼變,金融的本質始終沒變,就是經營風險,提供信用。從這個角度說,金融科技永遠是金融服務的「加速器」,金融機構永遠是金融服務的「壓艙石」。
信和大金融立足於網際網路金融,以金融科技不斷推動平臺發展,不斷加快平臺業務布局,提高平臺業務處理能力,加大平臺透明度建設。目前,信和大金融已經將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投顧等技術運用於實際業務之中,如大數據風控、大數據獲客、智能撮合模式、快速審核模式等。
此外,信和大金融正在研發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交易服務平臺,為資金方和資產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務,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質完美解決了資產方信息被後期加工、誇大、修改的問題,為資金方提供了最原汁原味的資產信息,項目的真實性、完整性得到大大加強。區塊鏈技術的真實展示、大數據的快速審核,將促進資金與資產的極速對接,很好的解決金融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責編:漢網
(原標題:信和大金融受邀參加2017中國信息經濟+金融科技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