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Strix 系列一直是主流市場裡,頗受好評的系列,帶有電競風格的同時,又不會掏空玩家的腰包。隨著 Intel 第十代 Core 處理器系列上市,ROG Strix Z490-A Gaming 主機板外觀風格微調,以銀、白相間強化品牌印象。
ROG 代表了 Asus 頂級電競市場產品,特別針對極限超頻玩家而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產品線,只是這些功能同時也會墊高產品售價。針對小超怡情的玩家,Asus 另外準備了 ROG Strix 產品線,相對於中規中矩 Prime 更多了些樂趣,又不必加價購買 ROG 系列用不到的功能。
對於ROG Strix Z490-A Gaming 而言,沒有加裝無線網絡卡,背板 I/O 安排的 USB 3.2 Gen 2 接口數量也比較少,在 ROG Strix 系列當中算是中端款式。散熱片從前幾個世代的黑、灰色調,直接變更為銀、白更為顯眼,甚至在電路板上的多國語言裝飾字樣也是白色絲印版本。
▼ROG Strix Z490-A Gaming 主機板包裝盒改以灰白呈現,ROG眼型標誌與型號則使用雷射燙金表現,與前幾代有著截然不同的調性。
▼ROG Strix Z490-A Gaming 盒裝零配件一覽,附贈 ROG 貼紙也採用銀白風格。
▼相當漂亮的電繡 ROG 鑰匙扣,「信仰加成」幅度頗高。
Asus ROG Strix Z490-A Gaming 規格
尺寸版型:ATX(305 x 244(mm))
晶片組:Intel Z490
支持處理器:LGA1200 Intel 10th Gen Core∕Pentium Gold∕Celeron
內存插槽:2 組(雙通道),DDR4-2133∕2400∕2667∕2933,DDR4-4600(超頻)
擴充槽:三組PCIe 3.0 x16(x16/x0/x0、x8/x4/x4)、一組PCIe 3.0 x4、一組PCIe 3.0 x1
硬碟接口:SATA 6Gb/s x 6、M.2 x 1(M key、2242∕2260∕2280∕22110、PCIe 3.0 x4/SATA 6Gb/s,SATA訊號與SATA6G_2共用)、M.2 x 1(M key、2242∕2260∕2280∕22110、PCIe 3.0 x4)
背板I/O:DisplayPort x 1、HDMI x 1、USB 2.0 x 2、USB 3.2 Gen 2 x 1、USB 3.2 Gen 2 Type-C x 1、USB 3.2 Gen 1 x 4、RJ45 x 1、3.5mm x 5、TOSLINK x 1
附件:40/50 mm 風扇架 x 1、M.2 螺絲包 x 2、M.2 單面模組緩衝橡膠墊片 x 1、SATA 線材 x 4、可定址 RGB LED 轉接線 x 1、RGB LED 延長線 x 1、測溫線 x 1、一次性束線帶包 x 1、ROG 貼紙 x 1、ROG 鑰匙扣 x 1
沁涼銀色外觀
ROG Strix Z490-A Gaming 散熱片均改成銀色外觀,其餘區塊如背板 I/O 塑膠飾蓋,則採白色塑料噴塗珍珠漆的方式增加質感,支持 Aura Sync 的 RGB LED 發光效果則位於飾蓋處。
ROG Strix Z490-A Gaming 散熱片有著 2 種表面處理方式,一種為噴砂、另一種為髮絲紋,晶片組與處理器周邊散熱片有數條溝槽以增大散熱面積,處理器核心與集顯供電轉換區,鋁散熱片則銑出不少鰭片,以應付耗電量增加不少的 Comet Lake S 和下一世代 Rocket Lake S。
配件包含 1 個 40/50mm 風扇金屬架,可視實際需求,安裝至處理器供電轉換區或是 M.2 SSD 插槽附近。
ROG Strix Z490-A Gaming 僅為其中 1 個 M.2 插槽安排了散熱片,可惜的是此散熱片並無法下移安裝至另外 1 個 M.2 插槽,以遠離顯示卡發熱。
ROG Strix Z490-A Gaming 背板 I/O 安排 DisplayPort 1.4 和 HDMI 1.4b 視頻輸出各 1 個,2 個 USB 2.0 可用來安裝 2.4GHz 頻段無線產品。提供 4 個 USB 3.2 Gen 1 Type-A,USB 3.2 Gen 2 則是具備 Type-A 和 Type-C 各一。音訊部分包含了 5 個 3.5mm 插口,保留 1 個光纖 TOSLINK。
其中一個USB 2.0接口支持免安裝 CPU、免安裝內存即可更新 UEFI 的 BIOS Flashback 功能。
ASMedia ASM1142K 負責 HDMI 輸出的電平與協議轉換。
Pericom PI3EQX1004B1ZHE redriver 晶片負責強化 USB 3.2 Gen 2 傳輸信號,Type-C 多工器信號切換任務則交由 ASM1453 負責。
處理器 PCIe x16 通道僅能拆分成 x16/x0/x0 或是 x8/x4/x4,無法使用更常見的 x8/x8/x0 平均分拆。由於沒有對稱的 PCIe 通道數量,ROG Strix Z490-A Gaming 僅能支持 AMD CrossFire 而不支持 NVIDIA SLI。
前面板擴充針腳部分,分別提供 1 個 USB 3.2 Gen 1 Type-C 以及可以接出 2 個接口的 USB 3.2 Gen 1,USB 2.0 則是通過支持 MTT 的 Genesys Logic GL852G 集線器晶片擴充 2 組 4 個擴充針腳。USB 2.0 擴充針腳 USB_E12 線路加裝 ESD 靜電吸收元件,USB_E34 留下空焊點,用戶應以 USB_E12 為首要選擇。
提供 1 組 +5V、D、G 以及 2 組 +12V、G、R、B RGB LED 針腳。
主機板最下方提供 Thunderbolt針腳。
提供 1 組 AIO_PUMP 一體式水冷泵針腳,預設輸出全速 PWM 信號,最大電流 1A,其餘包含 CPU 在內,有 6 個風扇針腳,支持 PWM 調速,單個最大輸出電流也是 1A。
VccSA、VccIO 也有散熱片
華碩與 International Rectifier合作的 Digi+ 多相降壓 VRM 控制器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歷史,這片 ROG Strix Z490-A Gaming 也不例外,採用 ASP1900B 型號負責控制處理器供電轉換的 Vcc 核心與 VccGT 內置顯示區塊,分別輸出 6 相與 2 相 PWM 信號。
CPU +12V 輸入採用 1 個 4pin 與 1 個 8pin 插座,且為實心針腳版本,8pin 插座額外覆上 ProCool II 金屬層,華碩宣稱能夠強化散熱性能。
供應給處理器核心的 Vcc,ROG Strix Z490-A Gaming 每相安排 2 個電路並聯,所以一共有 12 個 DrMOS 負責 Vcc,單相使用 2 顆最高可耐 45A 電流的 ON Semiconductor NCP302045 DrMOS,依據切換開關頻率的不同,單顆輸出 13A 最高效率可達 91.5% 以上。每個 DrMOS 後方接駁 1 個 0.47μH 電感,6 相 12 個 DrMOS 再並聯 12 顆壽命可達 5000 小時∕105℃ 的 560μf 固態電容。
下一世代 Rocket Lake S 處理器,部分型號將大幅升級內置圖形處理器 Gen12 性能,VccGT 最大電流供應能力將從 Comet Lake S 的 35A 提升至 55A,ROG Strix Z490-A Gaming 在此安排雙相規模,單相同樣採用 1 顆 NCP302045 以及 1 個 0.47μH 電感,後端並聯 4 顆 560μf 固態電容,壽命可達 5000 小時∕105℃。(除了音頻處理區電容以外,其餘固態電容均為 5000 小時長壽命版本。)
處理器供電轉換散熱片打算以表面積取勝,並未安裝熱導管。
DDR4 內存插槽供電,交給 1 顆包含驅動器功能的 Anpec APW8723A 晶片,為單相降壓,上橋採用 1 顆 4C10B MOSFET,下橋則是並聯 2 顆 4C10B,後端接上 1 個 0.47μH 電感和 3 個 5000 小時長壽命固態電容。內存單通道雙插槽之間的布線採用 daisy-chain。
這個具備散熱片的 M.2_1 插槽,支持 PCIe x4 或是 SATA 6Gb/s,SATA 6Gb/s 信號與 SATA6G_2 共享。
SATA 6Gb/s 連接埠全部採用90 度直角版本,對於拔插具有金屬扣的線材較為便利。
有線網絡採用 1 顆編號 SLNJY 控制晶片,為最高支持 2.5Gbps 的 Ethernet Controller (2) I225-V,是已經修正 IPG(Inter-Packet Gap)最小為 5Byte 的 V2 版本,不怕封包遺失或是退回。
HD-Audio Codec 繼續採用 Asus 與 Realtek 合作的 S1220A 晶片,被 1 個抗幹擾的金屬屏蔽蓋遮住,採用 1 個 Unisonic LD2117AG 線性穩壓晶片供電,立體聲輸入和錄音 SNR 信噪比分別為 120dB 和 113dB,前置面板針腳則採用 TI OPA1688 和 RC4580 雙運算放大器以及 Nichicon 音響級電容調音色。
華碩這次為 ROG、ROG Strix 系列 Z490 晶片組主板準備多種 UEFI、軟體功能,如 AI Overclocking、AI Cooling、AI Networking 等。
這款主板配置雖然不是頂級,但也算是主流,應該會有著不錯的性價比。需要注意的是,Z490 使用了 LGA1200 插座,無法向下兼容9代、8代酷睿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