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裝修中,瓷磚鋪貼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而為了效果美觀以及預防瓷磚熱脹冷縮,一般在鋪貼瓷磚時都會進行留縫處理,那麼瓷磚縫隙應該怎麼填充?鋪貼過程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上述問題,替大家問到了在裝修這個行業二十年老師傅,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吧!
1、瓷磚一定要留縫
大家千萬不要從字面意思理解,去進行所謂的"無縫鋪貼"。因為無論什麼檔次品種的瓷磚,每塊之間都不可能完全一樣,存在誤差。適當的留縫也能保證瓷磚本身的安全性,否則一旦環境溫度改變,會使瓷磚熱脹冷縮。
留縫的規則各有不同。一般無縫磚的留縫應該在1-1.5mm,但不能低於1mm。而普通瓷磚,大致在3-5mm之間。消費者在購買時,應該確保瓷磚接縫平直、大小均勻。
2、填縫時機很重要
瓷磚在鋪貼完成之後24小時,方可進行填縫,過早填縫,填縫劑也容易返鹼。鑑於瓷磚施工在於裝修前期,容易髒,因此將填縫放在裝修最後。注意在填縫之前,將瓷磚的縫隙裡面的灰土雜物要清理乾淨。
3、填縫材料選什麼
常用的填縫材料有:白水泥、膩子粉、填縫劑、美縫劑等等。這些材料中。白水泥與膩子粉是傳統的填縫材料,但其在陰暗潮溼處較易發黑髮黴,無法持久。
所以,瓷磚專用填縫劑應需求而生,它是經過特別設計的配方材料,比白水泥等傳統材料具有更好的粘合性,乾燥之後耐磨性更高、強度好、並且吸水率低,不容易受潮與吸附汙垢。
希望不了解瓷磚縫隙怎麼處理的朋友看完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想了解更多裝修小知識歡迎點讚收藏關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