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娣姐話生活,在生活中,我們都會經常吃一些麵食或者喝一些黃酒,啤酒等等。但是我想大家可能對於這些麵食或者黃酒,啤酒是由酵母等物製作而成,或者酵母的發酵方法並不一定都了解吧。小編來和大家說說麵食或者黃酒,啤酒是由酵母怎樣製作的。
酵母要怎樣保存才好?發麵做麵食,離不開鮮酵母,它既方便,又衛生。不過,鮮酵母是高蛋白的微生物,存放時溫度太高會腐爛發臭,溫度太低又會降低發酵力,鮮酵母存放的適宜溫度,一般在4℃左右,可以保存一個月。
但是,氣溫不可能經常是4℃,鮮酵母買回來以後,可以存放在密封的塑膠袋裡,浸在15℃涼水中,可以存放2到3天,若把鮮酵母晾乾,能存放3到五天。最好的辦法是用多少買多少,一旦鮮酵母有了臭味就不能使用了。一小塊鮮酵母可以和二三斤麵粉。麵團發起的適宜溫度應是28℃到30℃,所以夏天發麵很快,不必用溫水溶解鮮酵母,冬天就必須用溫水溶解鮮酵母,並應把麵團放在溫暖處,這是使用鮮酵母時必須做到的。
為什麼用鮮酵母發麵比「面肥「」好?喜歡吃麵食的人家常常要發麵。過去發麵一般是用「面肥」,(又稱酵頭),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方法,既不方便,又不衛生,遠不如用鮮酵母發麵好。面肥發麵是靠來自空氣的野生酵母和各種雜菌的發酵作用,使麵團膨脹。這裡裡面的雜菌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例如,由於產酸細菌較多,發酵結果會使麵團產生酸味,必須要用鹼來中和,這不但可能造成局部過鹼,也降低了營養價值。這種做法既費時又費力,將被淘汰。現在市場上出售的鮮酵母,是選用優質真酵母菌經過糖蜜等營養物的純種培養,加工而成的。鮮酵母發麵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麵食呈蜂窩狀蓬鬆體,變得疏鬆富有彈性,有利於消化吸收。
鮮酵母發麵還能產生乙醇等有機物質,使麵食具有人們喜好的特殊風味。另外,鮮酵母蛋白質含量與雞蛋,豬肉相當,而維生素b,麥角醇 ,鈣,磷,鐵等含量都比雞蛋,豬肉豐富。因此,酵母常被用作營養品,藥劑和飼料添加物,它對調節神經系統的活動,防治消化不良,身體衰弱,皮膚病等有一定效果。
袋裝鮮酵母市場上有出售的,12克可以發酵麵粉2-3斤,只需40分鐘發酵時間,不必用鹼中和,做出的饅頭又白又大,味道醇美,營養豐富。良好的鮮酵母外觀呈乳白或淡黃色,塊狀,不發黏,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鮮酵母容易自溶腐敗發臭,有臭味的鮮酵母不可再用。保存鮮酵母的條件,必須是通風,乾燥,低溫四攝氏度的環境。
怎樣讓食品快速發酵?做饅頭,包子,烙餅等食品時,如果需要將麵團快速發酵,可以採用下列幾種方法,一,檸檬酸發酵法,將檸檬酸,小蘇打1.5兩,用適量的溫水溶化後,放入麵粉20斤,反覆揉勻,做成饅頭,餅類等食品。二,醋精發酵法,用醋精二兩,加進適量溫水調勻後,放入麵粉20斤揉勻,待沒有乾麵時,再把小蘇打1.3兩加少量溫水溶化後,倒入麵團中反覆搓揉均勻,揉好的麵團,即可用來做成各種食品上籠。
三,稀鹽酸發酵法,在稀鹽酸中(含鹽酸重量的比例為10%)加入適量溫水攪均勻,隨即放入麵粉20斤揉和,再將小蘇打一兩用溫水化開倒入並反覆揉搓,揉好以後,可製成各種食品上籠去蒸。四,小蘇打發酵法,將小蘇打二兩加入適量溫水,倒進麵粉20斤揉搓均勻,稍醒一會兒即可做成各種食品上籠去蒸。
人吃了發酵食品有副作用嗎?食品黴變以後,有可能產生黴菌毒素,危害人體健康,特別是黃麴黴毒素,有強烈的致癌性。但是,有些人卻因此認為凡是用黴菌發酵製成的食品都不能食用。這就錯了。據目前所知,黴菌有數萬種,其中除少數產毒菌種外,絕大多數的黴菌並不產生毒素。事實上,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與黴菌打交道了,很受人們歡迎的腐乳是以豆腐為基本原料,接種毛黴或根黴後,經過一定時間的發酵而製成的。
腐乳的紅色則是加了一種無毒的食品染色材料紅曲的緣故。市場上銷售的各種黃酒,啤酒和某些白酒,也是以高粱,大米,小麥等糧食為原料,接種紅麴黴,黑麴黴和酵母后,經發酵製成的。還有醬油,醬等等,都是採用黴菌經過發酵製成。從國內外的有關測定結果來看,這些食品中,基本上沒有或極少含有黃麴黴毒素。
然而,由於所用的黴菌可能與黃麴黴相近,釀酒,制醬,做醬油所用的曲種,也有可能汙染上個別的有毒黴菌,為了防止黴菌毒素的汙染,目前我國生產這些發酵食品的工廠,一般都設有化驗室,由專人負責,對工業生產上常用的各種黴菌,尤其是麴黴等,進行黴菌菌株鑑定,淘汰其中有毒的菌株,同時測定所生產的食品中有無黴菌毒素,以防止汙染。
總的來說,絕大部分黴菌產品,其菌種是經過人們長期精心選擇的,在生產中也注意免受汙染,所以對人體健康可以說是無害的。因此,我們對那些經黴菌發酵製成的食品,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好了,小編今天和你分享到這裡。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幸福美滿地生活。大家有任何更好的建議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評論。如果大家還想知道更多的生活知識可以多多關注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