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什麼產品才能受到大家歡迎呢?
答:能滿足絕大多數人"懶"的需求,這類的產品都很受大家歡迎。
滿足以上條件的智能家居類產品還是以掃地機器人為主,能夠代替用戶對家庭內部的環境進行清潔,更有不同的是很多掃地機器人還加入了拖地的功能,從而讓掃地機器人逐漸的轉變成家中必備的家電,如何選擇一個可靠的機器人為家中地面清理呢?
從大模塊來說,掃地機器人基本上分為幾種:LDS雷射導航、視覺導航以及隨機導航幾種,其他的導航方式應該是對效率二字理解的不太深刻。雷射導航和視覺導航能夠根據障礙物的數量計算出更精準的路線,這也就是路線的規劃能力,一般都用在中高端的掃地機中。
雖然說我並不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人,不至於每天都趴在地板上擦地,但是家中馬上就要迎接小天使的降臨,角角落落的灰塵就真不能一周才清理一次,本以為自己能夠堅持下來清理地面,然而堅持了三天就敗下陣來,為了擺脫清理地面這件煩惱的事,我選擇了一個年輕的品牌,大未Finder掃地機器人,正是這款掃地機器人的標語打動了我"大未LDS 掃拖一體機器人-Finder,23處驚喜,為美好生活服務",那麼這款掃地機器人有多少驚喜,是否能為我的美好生活創造驚喜呢?
吸引我的並不是這款機器人的價格,而是它強大的清潔能力。
開箱
大未Finder掃地機器人包裝方面依稀有著小米生態鏈的風格,純白色的包裝設計搭配產品渲染圖,在底部還標註了產品的幾個核心的賣點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右下角印有"小米有品"字樣。
打開包裝後可以看到大未Finder掃地機器人配件比較豐富,包括主機(含主刷,塵盒),水箱,拖布,邊刷,適配器,清理刷,充電座等配件,如果配件中能夠多附贈幾個邊刷或許會更好一些,畢竟這類清潔用品的耗材誰也不會嫌多。
如果沒有水箱上的說明並不知道圖中這個配件是水箱,水箱採用電控的設計,在水箱兩側有金屬觸點來控制出水量,另外水箱還採用懸浮式的設計能配合滾刷清潔地面的髒汙以及灰塵。
看了說明才知道,270ml容量的水箱背面還搭配了一塊新型除汙材料的拖布,用來清理瓷磚以及地板是非常友好的,當然如果家中有地毯或者其他材質不方便使用拖布功能可以劃定禁區或者虛擬牆來清掃。
接下來就是大未Finder掃地機器人本體了,純白色的設計很漂亮,正因為採用了LDS雷射導航的設計使這款掃地機器人有著掃地機很明顯的凸起,在工作時LDS雷射導航會根據四周的障礙物來精確的計算清潔路線,更精確構建地圖。
在掃地機邊緣處的黑色長條狀傳感器為紅外減速傳感器,當掃地機器人在清潔過程中碰到家居或者地腳線的時候配合緩衝設計達到降低速度的目的,以免磕傷。
打開頂部蓋板後可以看到570ml大容量塵盒,半透明的塵盒取出來也很簡單,塵盒內部有濾芯,濾芯也支持水洗,但是在清洗過後要保證濾芯幹透才能裝在塵盒中使用,塵盒邊上也有附贈的清潔刷方便清潔。
再來看看掃地機的背面,背面融合了多個傳感器以及滾刷、腳輪、充電接口,主刷的位置設置在掃地機和背面的中央位置。
忘了說邊刷是需要安裝到掃地機地盤上的,無需使用螺絲刀以及其他工具,利用卡扣式扣緊,邊刷壽命到了拆下直接更換即可,目前不清楚是否和米家掃地機配件通用。
底部滾刷支持拆卸和清洗,家中隨處可見的頭髮也會被他清理到滾刷上,所以在一定時間的使用後需要拆出滾刷仔細的清理一番,後知後覺原來無意中升高的髮際線都在這滾刷上找到了證據。
使用
開始使用時需要在米家APP中綁定設備,按照提示很快就能完成綁定,如果你的家中有小愛同學或者小愛音箱那麼可以通過語音快捷操作讓掃地機器人去清掃或者回去充電。
依靠內置雙核CPU的高速運算能力,能夠根據實時的障礙物進行動態規劃,和鄰居家的視覺導航相比我認為雷射導航規劃能力要高一些,不然雷射導航的掃地機為啥會貴一些。
一般來說掃地機器人在第一次工作時時間是最久的,因為它要全方面的掃描你的家庭,包括床底下和沙發空以及一切他能鑽的進去的地方,這樣它才能繪製更完整的地圖,然後就可以在米家APP中對清潔區域進行特定的設置。
LDS雷射導航不會受到光線影響而停止或錯誤進行清潔工作,在哪裡清潔過,進房間的路線以及出房間的路線都會在地圖中輕鬆的記錄,而且在工作中如果把掃地機抬起將會停止工作並在APP中報警提示,即使不在家中清理也能看到實時的清潔情況,邊邊角角都不會錯過。
智能控制
傻瓜式的連接方式也讓這款掃地機器人能夠走入更多的家庭,即使上了年紀也能輕鬆的連接到家中的無線網絡下,並可以根據App的提示對掃地機器人進行控制。
在主頁面中可以直接控制掃地機開啟清潔、停止清潔、回充以及其他的智能操作,下面就著重講一下選區和劃區功能。
掃地機第一次使用時會對家中全局進行繪製地圖,繪製的地圖後可以在頁面中自行設置虛擬牆、禁掃區域、禁拖區域。在圖中我就設置了衛生間未禁掃區域,因為衛生巾在洗澡後會有積水的存在,而客廳的地毯處設置了禁拖區域,這樣家中的地面清潔就清晰多了。
測試
這款掃地機的最大吸力可以達到2000Pa,當然可以在APP中設置清潔吸力的大小,如果沒有特定的需求標準的清潔吸力就能滿足日常性需要,清潔常見的灰塵和雜物輕而易舉。
隨後在床邊的空隙處撒了一把受潮的小米來測試清潔能力,通過動圖可見地面灑落的米粒會很快的清潔乾淨,清潔後會停止工作,當然也可以在APP中暫停或者按擊控制面板上的電源按鈕停止。
回充功能很有意思,為了測試它是否能夠找到自己家把鄰居家的充電樁也放在了電視櫃底下,沒想到這個掃地機會根據充電樁的位置不斷地切換角度和方向,從而使底部的金屬觸點與充電樁對應。
在清潔80平房屋清潔時間在27分鐘能夠清潔完畢,電量的消耗大約為38左右,地面的清潔效果令人滿意,通過塵盒中的灰塵多少就能看到,這可造假不得。
總結
個人認為千元級別的掃地機器人就應該具備大吸力和更專業的地圖規劃能力,而且一次清潔就能掃地+拖地,也不用擔心清潔效果以及清潔的實際效率,家中地面清潔的任務交給掃地機器人可以放心,何況米家APP的加入不僅支持手機端的控制也能和眾多的小米智能家居聯動使用,關上家門掃地機就開始工作,打開門掃地機回充,這樣的智能家庭你不需要嗎?
對了,掃地機雖然能夠幫助你做家務,但是也不能犯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