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移動全面取消4g套餐,主推5g套餐

2020-12-19 一春子

打開中國移動app,你會發現找不到原來的18、38、58、88元4g套餐,全部下架了,只搜索到一百多起步的5g套餐。

實話說,對於普通上班族,4g夠用了,性價比也很高,如今想換個套餐,只可以換比較貴的5g,相比而言,套餐費用多了快一百元,這算不算半強制消費呢。

本來想換個高流量的4g套餐,卻只找到5g,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沒剁手,去淘寶買了物聯流量卡,每個月有一百G,妥妥解決了問題。

通信商為了搶佔市場,為了更多的盈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應該充分調查民意,緩緩過度。對於很多人來說,在手機套餐上花費這麼多是奢侈的,完全可以開放一部分5g套餐給少部分人給嘗鮮,同時保留4g套餐給多數人。

攜號轉網確實可以很好地防止通信商胡亂收費和壟斷,也有很多人實踐了,特別是90後。

但是有一點特別希望主管部門能夠改善,為什麼要去原通信商辦理退網(分情況,有些用戶就不需要),然後再去新的通信商辦理入網呢。

在原通信商受到很不好的服務態度甚至有些刁難不說,還浪費了很多時間,完全可以去新的通信商處一併辦理了所有流程。

但相信這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比如攜號轉網就是一大突破,下一步相信會有更多的惠民方案出來。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貴不貴,4g套餐如何選?
    一些營業廳為了宣傳都會說讓你開通4g業務,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身邊不少朋友都以為開通4G業務後就必須選擇4G飛享套餐,其實不是這樣的,4g飛享套餐是獨立的,它並不是必須要開,可能有的網友都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套餐,所以在無形中就產生這些話費損失,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所謂的4g飛享套餐的面目。
  • 有多少人用著5g手機卻使用著4g套餐?我們是否對5g的期待有點太快
    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4g手機依舊會佔據著市場的一大塊銷量。5g手機已不再是門檻,反而套餐勸住了很多用戶如今在手機廠商大力發展之後,不計手機已經不再成為了用戶的門檻,畢竟千元的5g產品也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願意去購買5g產品來體驗最快的網速。
  • 2021中國移動5g套餐價格表 移動5g卡最新流量套餐資費一覽表
    中國移動2021年5g套餐的價格是多少?很多人都在詢問5G的套餐,包括寬帶的套餐價格,這些小編都將在下面分享給各位小夥伴,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中國移動5g卡最新流量套餐資費詳情。  2021中國移動5g套餐價格表 移動5g卡最新流量套餐資費一覽表  5G智享套餐(個人版)128元,語音:500分鐘,流量:30GB  5G智享套餐(個人版)
  • 廣東移動疑推流量王套餐 30元2.5G流量
    近日廣東移動一款叫做「流量王」的4G套餐疑似洩露,內容顯示日前廣東移動推出30元月租的「4G流量王」的套餐設計方案及內容明細。套餐包含500M的國內2/3/4G通用流量,每月贈送2G的省內2/3/4G通用(閒時)流量(贈送12個月),合計30元享受2.5GB流量。
  • 4G手機5G套餐 VS 5G手機4G套餐,哪種更划算?
    隨著中國電信業績報告的發布,各大運營商5g建設進度也隨即公布。特別是截至2020年2月,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總數達到2613萬戶。根據中國通信院最新公布的數據,2019年5g手機出貨量達到1376.9萬部,2020年1-2月達到784.5萬部,國內5g手機出貨總量僅為2161.4萬部。從5g套餐和5g手機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5g套餐用戶數量仍比5g手機出貨量多出差不多500萬。也就是說,大量5g套餐用戶沒有5g手機。
  • 中國移動回應4G降速質疑,不限量套餐取消後,為推5G再降4G網速?
    摘要自從電信率先宣布停售「達量限速」套餐後,移動和聯通緊隨其後,推出相似的營銷政策,三家運營商不約而同的選擇,被視為為5G鋪路。近日,又有網友曝出,運營商為了推廣5G網絡,將4G網絡進行降速,真的如此麼?
  • 移動5G套餐收費情況 中國移動5G套餐資費會比4G貴嗎
    6月25日,世界移動大會前夕,中國移動在上海發布了5G+計劃。在發布會上,中國移動宣布首批5G終端已經實現萬臺交付,預計將於7月底陸續上市;5G流量單價將不會高於4G,而且用戶網齡越長,享受的優惠就越大。
  • 移動通訊取消優惠套餐,不升級5G的話,你的4G還能用多久?
    我國一共有三大運營商,大家不是移動的客戶,就是聯通的客戶,或者是電信的客戶。三大運營商表面上看起來有競爭力,彼此不合一樣。實際上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在彼此壓制的同時,還互相幫助,互相照應。一般來說,我們在這三家辦理的業務大多數是相同的。比如話費套餐,流量的套餐,大體是類似的。
  • 部分4G套餐悄悄下架,用戶感覺「被5G」……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5G網絡逐漸鋪開並不意味著運營商放棄了4G,用降低服務(包括取消4G優惠套餐以及人為降低4G網速)來換取消費升級。事實上,4G套餐目前仍是運營商的主流套餐。以北京移動為例:其APP上主推的日租卡(移動王卡、花卡寶藏版)、49元大流量包暢享卡、起點19元含3GB及3個免流包流量可升級的芝麻卡等,這些優惠卡還都在。付亮指出,這與北京移動線下主推的套餐基本一致。而一些運營商與電商合作的套餐一般不在官網上顯示。
  • 疑似中國移動內部文件流出:取消4G不限流量套餐,套餐資費最低18
    最近兩天,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是關於三大運營商的中國移動取消免費贈送寬帶一事,有消息稱中國移動將從10月份開始取消58元以下的手機套餐贈送寬帶服務,同時還要對用戶收取100元的安卓調試費用。這件事情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廣泛的討論。那麼這件事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 2G退網、4G縮減套餐,5G基站只鋪了10%,你情願升級5G套餐嗎?
    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同時也在大力的宣傳5G信號以及消費者使用5G信號時的應用場景。因為大環境沒有全面普及5G的信號,如果讓中國所有用戶都使用5G套餐,或者是手機的話,可能有些地區的用戶並不太情願!而且,目前5G套餐價格相對4G較高,而且5G手機價格目前還沒有千元機,這也是有些4G用戶不願意升級5G。
  • 中國移動大幅調整58元以下套餐價格,取消免費寬帶,4G用戶遭排擠
    自2019年8月國內三大運營商大力推廣5g套餐以來,網絡上就有一種說法,「運營商故意降低4G網速,以凸顯5g網速」。雖然專家解釋,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4G網絡技術已經達到極限,但運營商是否秘密運營尚不清楚。網速慢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 天音移動主推套餐共享 餘量兩年不清零
    在2014年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中,我們不僅看到傳統運營商和國外運營商,還發現了國內虛擬運營商身影。天音移動是國內首批虛擬運營企業之一,現已經發布了170.com網站和品牌,在套餐方面主打多人異地共享。主要面對家庭用戶,特別是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用戶可以實現多號碼間語音、上網流量共享使用。
  • 中移動推惠臺套餐,到臺灣不算漫遊
    金羊網訊 記者許悅報導:中國移動近日推出「惠臺方案」,將港澳臺地區納入「流量不限量」適用範圍,並且大陸手機號碼在臺灣的通話將不再收取跨境漫遊費。金羊網記者今天從廣東移動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份,廣東移動288元及以上套餐所含流量就已實現了港澳臺地區通用,對頻繁往返港澳臺地區的商務人士是一大利好。
  • 熱點:三大運營商4G套餐數量明顯減少 為強推5G套餐悄悄低價4G套餐?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運營商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三大運營商4G套餐數量明顯減少 為強推5G套餐悄悄低價4G套餐?
  • 部分地區運營商下架4G套餐 5G套餐貴嗎?
    記者了解到,89元/月的5G套餐,原價是139元/月,包含30GB流量,400分鐘國內通話,優惠期結束後會按照139元/月收費。電信聯通定向卡貌似誘人5G套餐一年後整體變化不大。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主推的5G套餐起步價均在百元以上,最高去到600元。此外,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還有定向流量卡。
  • 疑內部文件證實:中國移動4G漲價 不限量套餐取消
    10月13日消息,據透露,近日中國移動下發了一份內部文件到各個子公司,主要針對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取消免費送寬帶一事,疑似文件證實(10月開始正式執行),4G漲價,不限量套餐將被取消,同時還會取消58元以下手機套餐免費寬帶贈送業務,對新寬帶用戶收取100元左右的安裝調試費。
  • 4G套餐優惠加大 移動iPhone5s購機攻略
    五一即將來臨,想必在近期有購機念頭的朋友也不在少數,特別是想要購買蘋果iPhone5s的朋友,更是需要多了解一些當下的機型區別以及套餐方面的政策。本文將會為你簡單帶來蘋果iPhone5s各機型以及移動4G套餐的解析。
  • 電信4G套餐資費與移動相當
    昨天,中國電信正式公布了4G數據卡業務套餐,從今日開始中國電信的4G業務將開始接受用戶體驗。從中國電信公布的4G上網卡套餐來看,其資費與中國移動的上網卡套餐基本相同。   與中國移動4G既有手機業務又有上網卡業務不同,中國電信初期將只提供4G數據上網業務,首批推出的4G數據終端包括上網卡、無線網關(「4G貓」)、MIFI(「上網寶」)三種類型。   據了解,中國電信的4G手機業務將主要以LTEFDD制式為主,在國家尚未發放FDD牌照時暫無法正式推出,因此初期將主推使用TD-LTE的上網卡業務。
  • 電信率先取消不限量套餐,用戶何去何從?
    近幾天,中國電信發表了一篇關於接下來流量費用的通知,將全面停止不限量的流量,·改成超額計費的模式,並且開始分段收費。不少人看到這則通知,都會疑惑中國電信是什麼意思?好不容易才切換成不限量的模式,現在又要取消,中國電信這麼長時間的努力都白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