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住,房子越小越精緻!30㎡各種功能照樣實現,生活挺好

2020-10-09 住小幫App
高房價之下,小公寓頗受年輕人喜愛。經濟負擔小又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對於在外打拼來說再合適不過了。這期分享的案例位於廈門,是一套30㎡的小公寓,屋主是位單身IT男,房子屬於過渡性住房,不需要太複雜的設計,只需要考慮一個人的居住需求,30㎡的空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各種功能照樣實現,生活挺好!▼房屋基礎信息項目面積:30㎡項目設計:木哉設計裝修風格:簡約風格▼原始戶型圖公寓比較常見的長條戶型,進門一眼到底,私密性較差。屋主希望解決需求的同時,保持各個空間的相對獨立,並且稍微改善空間私密性。▼裝修布置圖對空間重新規劃,在入戶新建隔牆提高空間私密,同時將入戶與廚房結合,提升空間利用率。開放式客餐廳設計,空間更顯開闊,兩側分別設計收納櫃,提高居家收納能力。▼入戶設計原本開闊的空間,在新建隔牆後私密性變得更好。入戶空間與廚房結合,走道動線和空間的疊加利用,極大的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對於小戶型來說再合適不過了。一字形廚房設計,上下兩排收納櫃,提供了足夠的儲物空間。靠近入戶門,設計了一面到頂鞋櫃,滿足日常對鞋子的收納。木質元素與櫥櫃保持一致,簡潔自然視覺效果更具統一感。新建隔牆後,利用空間結構設計儲物高櫃,同時利用木質隔板延展設計吧檯,可以是廚房操作臺的延伸,又可以是簡易早餐檯。吧檯上方安裝隔板,用於收納生活物件。▼客餐廳設計空間有限客餐廳開放式設計,維繫空間寬敞與通透。木質簡易餐桌,可容納四人同時用餐,平日家庭聚會也可以輕鬆搞定。全屋以白色和原木色為基調,輔助淺灰、草綠,營造出簡潔清爽,乾淨舒適的居家氛圍。客餐廳開放設計,沒有明顯界定,利用家具色彩做視覺隔斷。兩側定製儲物櫃,原木色與白色形成對立面,帶出空間感。▼電視牆設計陽臺延伸半牆設計,既維繫了空間採光與通透,又可以安裝電視。考慮到實際效果,捨棄了布藝窗簾改用百葉簾,靈活調節保持通風採光,又不影響看電視。▼更衣區設計利用角落空間,打造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更衣區,地面做抬高設計,用於擺放衣架、全身鏡和體重秤。▼陽臺設計半牆隔斷讓陽臺與客廳隔而不斷,空間通透敞亮。陽臺安裝隱形晾衣繩,需要的時候展開,不需要的時候收起來,美觀又實用。▼工作區設計屋主平日有在家辦公,因此藉助承重柱和陽臺之間的凹陷結構,打造了這麼一處,相對獨立且穩定的工作區,空間雖小但日常辦公還是足夠的。▼臥室設計新建隔牆後,圍塑了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定製榻榻米床變成臥室。床頭左側牆面預留設計小壁龕,充當床頭櫃使用。床頭上方鋪設一道玻璃磚,為暗衛引入自然光線。▼衛生間設計通體白色牆磚,一掃暗衛的閉塞。浴簾做乾濕分離隔斷,靈活實用空間又顯寬敞。欣賞完案例,感覺還不錯吧!僅有的30㎡空間,被安排的很明白,不浪費一平空間。以白色提亮空間,打破小戶型緊湊感,利用原木色的溫潤帶出舒適溫馨氛圍,一個人住真挺好的。

相關焦點

  • 一個人住,房子越小越精緻!30㎡各種功能照樣實現,生活挺好
    高房價之下,小公寓頗受年輕人喜愛。經濟負擔小又可以提升生活品質,對於在外打拼來說再合適不過了。這期分享的案例位於廈門,是一套30㎡的小公寓,屋主是位單身IT男,房子屬於過渡性住房,不需要太複雜的設計,只需要考慮一個人的居住需求,30㎡的空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各種功能照樣實現,生活挺好!
  • 在香港坐擁98㎡住宅,照樣半平米不敢浪費,一家四口越住越舒心
    ,在當地能住上這樣的房子,稱得上是「千呎豪宅」了,雖然房子空間相對較大,不過屋主照樣半平米空間不敢浪費,經由設計師的完美規劃,空間利用到了極致,一家四口人,真是越住越舒心,非常值得作為模範案例參考。一旁還有按摩沙發,生活體驗感更強。慵懶的居家生活,讓人周末都不想出門了,只想舒服的宅在家。
  • 房子越小越精緻,一人住37㎡,捨棄客廳,空間隔而不斷,很實用
    韓國人雖然在生活理念上和我們有些不同,但關於居住空間利用和裝修設計審美方面卻和我們有諸多相通之處。經常在網上看家居資訊的朋友肯定都會了解,韓式住宅往往都以乾淨整潔著稱,無論屋主貧窮或是富有,總能打造出一個讓人賞心悅目的家,清清爽爽的感覺,圈了無數粉。
  • 日本26㎡小蝸居,住兩個人也不擁擠,越簡單生活越精緻!
    26㎡的房間能幹什麼?今天帶大家欣賞一位日本女孩Miya和閨蜜一起生活的合租公寓,面積16帖,『帖』是日本常用的室內面積計算單位,1帖≈1.62㎡,所以這個公寓的實際面積只有26㎡。但即使空間再小,該有的卻一樣也不少,廚房、餐桌、客廳、臥室、陽臺一應俱全,每一個區域都很迷你,兩個人住卻也能來去自如。和許多日本人一樣,Miya在房屋保養上也相當的盡心盡力,收納和展示能完美的融合,既不影響使用體驗,也不影響視覺效果,總能讓人一眼傾心。
  • 一個人的幸福小窩,套內僅30㎡,各種功能照樣實現,家中好清爽
    南京姑娘為自己購買了一套小戶型,套內30㎡一居室,面積雖小也可以有無限可能,經過設計改造各種功能照樣實現,家中好清爽,一個人生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的空間,完美的設計改造,將空間利用到極致,不僅擁有大量的儲物空間,還滿足了屋主對於書房和衣帽間的訴求。
  • 南京一家四口人擠52㎡小家,半點空間不敢浪費,照樣越住越順心
    ,小小的房子需要容納4口人同時居住(三代),四口人擠在一套小房子裡,當然是半點空間不敢浪費。設計師利用僅有的條件,幫助屋主把儲物空間最大化,同時還儘可能的保證了空間寬敞,屋主說,相比改造前,這套房子真是越住越順心了!
  • 她家26㎡,精緻又溫馨,住倆人也不擁擠,家居越簡單越幸福
    26㎡的房子能布置成什麼樣?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那種堆滿雜物,並且無處下腳的場景。當看到這個房子後,你就會感到驚訝,26㎡的房子原來也可以住得這麼精緻,突然覺得我家的100㎡都不香了。空間雖小,但是功能齊全,廚房、餐廳、客廳、臥室、陽臺、衛生間等樣樣不少。雖然每個區域的佔地空間都很迷你,但是兩個人住在一起也不會覺得擁擠。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跟大多數日本人一樣,Miya對於這個出租房格外保護,盡心盡力將其布置成自己的理想家園,通過精心挑選的餐桌和沙發,以及合理的收納,讓整個房子呈現出精緻又溫馨的感覺。
  • 有個自己的房子,小一點都可以!50㎡「去客廳化」,越住越溫馨
    初入社會打拼的年輕人,心中最渴望的應該就是有一個能落腳的家,換個工作租套房,不是和合租人的矛盾,就是看房東的臉色,要是有個自己的房子,哪怕小一點都可以。就像本案屋主,房子不過50㎡,卻滿足她對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所有嚮往,攢錢8年全款一把付,再也不用每月還房貸成為"月光族"。
  • 日本房子雖然小,卻越住越舒心,這5處裝修細節讓人嘆服!
    日本房子雖然小,卻越住越舒心,這5處裝修細節讓人嘆服!日本的面積僅相當於我們國內一個雲南省的大小,國內居民的生活空間也非常緊湊。房子層高低,面積小成了日本住房的一大特點。然而同樣是小戶型,為啥國內的小戶型裝修卻總感覺擁擠不堪呢?
  • 日本房子雖然小,卻越住越舒心,這5處裝修細節讓人嘆服
    日本房子雖然小,卻越住越舒心,這5處裝修細節讓人嘆服!日本的面積僅相當於我們國內一個雲南省的大小,國內居民的生活空間也非常緊湊。房子層高低,面積小成了日本住房的一大特點。然而同樣是小戶型,為啥國內的小戶型裝修卻總感覺擁擠不堪呢?今天我和同事就一起研究了一套日本的複式住宅設計,發現他們小房子越住越舒心的秘密,竟然是這5處裝修細節,果然讓人嘆服!
  • 粉與藍打造64㎡精緻北歐風,這樣布局,讓小戶型越住越寬敞!
    屋主是個率真的北方人喜歡分享生活的點滴對美的事物從不拒絕對於家,他的需求是一個簡潔明亮的宜居空間清爽的北歐風就再合適不過了2.原始廚房與生活陽臺區域都比較小,增大廚房空間,生活陽臺功能需求移至客廳外陽臺。3.廚房比較小,由於煙道問題,廚房門無法移動,廚房門正對入戶門,考慮用穀倉門及隔斷,弱化門對門的問題。
  • 終於裝完了,92㎡簡約北歐風裝修,清新雅致,住的越久越幸福
    生活不易,買房裝修都是人生大事。城市裡大部分的房子都集中90-110㎡左右,面積不大最適合的就是簡約清爽裝修。北歐風自然是年輕人的首選。家裡的房子也終於裝完,簡簡單單,但有種越看越喜歡的感覺。心裡忍不住小喜悅,曬出來給大家看看,喜歡可以分享哦。
  • 57㎡小兩居,也能裝修簡美風,小家越住越漂亮
    這次分享的案例,是一個平平凡凡的57㎡小兩居,我一直覺得簡美風都適用於大戶型,沒想到這樣一套剛需的戶型也能裝修簡美風,而且效果也很棒。現在這套房子屋主已經入住大概一年了,小家也真心是越住越漂亮,這次屋主特地好好收拾一番擺拍了一下。也算是作為人生歷程的一個留念吧,雖然暫時還不起大房子,但是有這麼一個家也是溫馨幸福極了!忍不住曬曬。
  • 170㎡美式新家,2個陽臺包進室內,小花磚鋪地,房子越住越大
    現在很多房子買來業主並不是很滿意房子的格局,即使是大戶型也不例外,布局不合理住著也憋屈。那就學學合肥旭輝湖山源著這位業主,試著拆掉家裡多餘的牆體,房子越住越大不說,還能增加可利用空間,何樂而不為!,綠色的背景牆有種小清新的感覺。
  • 170㎡美式新家,2個陽臺包進室內,小花磚鋪地,房子越住越大
    現在很多房子買來業主並不是很滿意房子的格局,即使是大戶型也不例外,布局不合理住著也憋屈。那就學學合肥旭輝湖山源著這位業主,試著拆掉家裡多餘的牆體,房子越住越大不說,還能增加可利用空間,何樂而不為!
  • 30㎡蝸居小公寓,居家功能樣樣具備,精緻溫馨生活從這裡開始
    30㎡蝸居小公寓,居家功能樣樣具備,精緻溫馨生活從這裡開始!房子不論大小,住著舒心就好。在高房價的當下,在大城市裡哪怕能買到30㎡的小公寓,也令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十分羨慕。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30㎡小公寓的經典裝修案例,房主是一位白領單身的女性,為了追求自然隨性的生活,經過個人努力,終於貸款買下一套30㎡的小公寓,並在她的巧手打扮下,小家清新舒適,整潔時尚,很有家的味道。
  • 即便新房面積不足40㎡,但只要善加利用,同樣越住越舒適
    哪怕新房的面積不大,但只要設計合理,能為孩子營造出一個舒適安靜的居住學習空間,那麼也就足夠了。比如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屋主就為了方便孩子上學,買下了一套不足40㎡的單身公寓。當然,新房的面積是小了一點,正常來說,也難以滿足全家三口人的居住。不過通過空間面積的善加利用,不僅實現了兩室功能,且越住越舒適,非常漂亮。
  • 97㎡三口之家,全屋精緻美觀,越住越上癮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一套97㎡的新房,一家三口幸福入住,屋主的女兒熱愛閱讀,就在家裡設計了一面牆的書櫃,女主人喜歡烹飪,就在家裡設計了中西廚,全屋精緻美觀,越住越上癮!廚房設中、西廚,西廚設在外頭,女屋主收集了各種好看的瓷具
  • 為房子越住越小而困擾?這4個地方利用起來,房子空間增大一倍
    相信很多業主都會有同樣的困擾,剛搬進家的時候乾淨整潔,可是後來隨著家庭成員的改變、滿足各種生活需求添置了大量的物品,最後總覺得家裡越住越小。明明買的是120平的房子,住起來像是50-60平米一樣擁擠。因此,該如何有規劃地利用家裡空間進行收納,讓家變得更大,更寬,更為整潔呢?這4個地方,一定要利用起來。
  • 《小家,越住越大》:從打造一個整潔溫暖的家開始新的旅程
    《小家,越住越大》我見過太多的房子,價格從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面積從幾十平米到近千千米,不一而足。然而真正能好好住、精緻住得,並不多。我所追尋的「美麗的家」,不過百之一二。你是否明自,「住」這件事,與房子有關,但並非絕對相關。最重要的,還是住在其中的人。 即使有了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裝、更科學的設計,也不過只是擁有了升級版的「硬體」,它永遠無法替代「軟體」——居住者本身。 吃飯是本能,而美食是學問。 穿衣是本能,而時尚是學問。 居住是本能,而住商是學問。 住商知同情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天性,而要靠學習技藝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