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和尚27年救5500多隻流浪貓狗:我忙到沒有時間念經

2020-12-11 嬉遊旅行

距離上海市區約50公裡的奉賢,藏著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廟,名叫報恩寺。

與鬧市區的寺廟不同,這裡沒有香火繁盛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沒有寶相莊嚴身披袈裟的僧相,也沒有梵音不絕的誦經聲。

但這裡有一位穿著紅色汽修服的僧人,以及他累計救下的5500多隻流浪貓狗。

這個人就是本院的住持智祥。他雖然是住持,但他很忙,忙到沒時間誦經禮佛。

他在忙救助和照顧流浪貓狗。

與流浪貓狗結緣,是在1993年,那年他在高架上看到一隻受傷的貓,應該是不小心被車碾壓了,壓斷了腿,站不起來,只能一邊爬一邊在地上留下一道血印子。

他當時覺得特別作孽,心痛,但當時也很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回到寺廟後,內心自責不已。

所以他就想,以後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救下來,讓自己的良心好受一點。就這樣,從第一次救下流浪貓開始,他就踏上了救助動物的道路。

截止到2020年的11月,已經累計救助了5500多隻,長年累月的救助讓智祥的身體嚴重透支,身邊人勸他放棄,他卻說:「如果不救它們,不要說明天早上的太陽,連今天晚上的月亮它們都不一定能看到。"

其實一開始他沒打算救助這麼多,只是在寺廟周圍開始救助流浪貓狗,很多人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就有人把流浪貓狗給送了過來,甚至把家養患病的貓狗丟在了這裡。

他曾在監控裡看到了好幾個把貓狗遺棄到寺廟門口的人,但是對方卻理直氣壯地說:你這裡不是收貓狗嗎?

他很氣憤,大聲強調,這裡只救狗不收狗。

「收是什麼,你不要了給別人,那才是收,就像是收廢品收垃圾一樣,但狗不是,狗是有尊嚴的。」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大批大批的人在這裡丟棄貓狗,以至於貓狗的數量激增,遠遠超過了負荷。智祥師父曾幾次想過放棄,但看著它們的眼睛又心軟了:

「不止我們的生命是生命,它們的生命也是生命,我想通過我的努力讓它活下來,至少能平靜祥和地過完一生。」

如果只是救助那還好,真正艱難的是照顧。

「救回來之後,首先要清點流浪狗的數量,把生病和健康的分開,公母分開,讓一家的聚在一起。這樣分類後,還要分別對其進行皮下疫苗注射,然後餵體內驅蟲藥丸,再將體外驅蟲藥塗在流浪狗背部,最後根據情況放到不同的籠子裡。」

這麼多流浪貓狗生活在一起,連吃飯都是個問題。

「5500多隻貓狗一個月至少要吃掉35噸糧食,這些糧食一部分是從寵物食品公司購買,一部分則是企業和個人捐贈。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期糧。」

「之前買過最高檔的一款,是美國原裝進口的糧,市面上賣60多元一斤。結果他(經銷商)有4噸快到期了,賣給我們3塊錢一斤。到不到期對我們來說根本無所謂的,4噸糧幾天就吃完了。」

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了,流浪貓狗過冬也是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貓狗過冬需要大量的褥子,愛心人士知道這件事後,自發捐贈了200條被褥,一裁二後變成400條,也能滿足部分需求。」

除此之外,困難還有很多,場地、資金、人工等都是壓在智祥師父身上的大山,其中光是租場地安放流浪動物,就差不多花光了所有積蓄,雖然有愛心人士的幫助但仍舉步維艱。

而且,為了救助流浪貓狗他犧牲了全部的個人時間,每天4點鐘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點,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他自嘲道:

時間不夠可以向早晨跟晚上借,體力不夠可以跟未來借,人手不夠只能求千手觀音了。

身邊人替他感到不值:又沒有人逼你救助流浪貓狗,你何必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但他卻笑笑說:你說的對,沒有人逼我這樣做,如果不做也沒人罵我,但我就是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

人性有多溫暖,就有多殘酷。

在智祥師父日夜兼程救助貓狗的時候,有些人卻在背地裡遺棄和虐待貓狗。

遭人虐待的狗狗正在醫院搶救

太殘忍的圖片不方便放但真的令人髮指

「送到我這裡的很多流浪狗和流浪貓何止是被遺棄的,甚至是被虐待的,有些狗狗被割斷腳筋,有的渾身都是刀傷,有的全身被燙傷。

最多的一天,我跟義工們救下了126隻狗狗,其中很多都被人打得血肉模糊,牙都掉光了,還有少了一條腿的,最可憐的小狗長了惡性腫瘤,有拳頭那麼大。」

遭人殘害後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的狗狗

手術後已無大礙

有時候,無知的善意比真實的惡意更可怕。

智祥師父曾見過一個無知的救助隊伍,大熱天運狗,不採取措施通風透氣,致使全車狗狗死亡。

每當他得知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都氣得要罵人,雖然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但是見多了這樣的事情,他的脾氣也真的被一點點點爆。

為了能被人領養而專門帶去做美容

救助的貓狗太多,開放收養是必然。

一開始智祥對收養的標準很低,只要你說一句你想領養基本都能帶走。

但令智祥師父失望的是,曾經有幾個人找上門來,誠懇地說想要領養幾隻剛出生的小奶狗。

經過挑挑選選之後,除了最醜的沒人願意領養「僥倖」留在寺院裡,另外三隻都被領養了。

等到智祥師父回訪的時候,要不就是不見了,要不就是不小心養死了。

「那種無所謂的態度,讓人感到很寒心。可是你又能多指望這些人照顧好它們呢?對於他們來說,免費得到的東西是很廉價的,沒了再換一隻就是了。

「現在連百分之一的領養機率都沒有。不是不開放。而是很多人一時高興去領養了,但等搬家啦結婚啦又遺棄了。

貓狗十年以上的生命,想找能負責一輩子的人太難了。」

「我養它們或許只能給口飯吃,有時候還得關在籠子裡,但至少還能活著,被人領養出去反而要了它們的命,這有什麼意義?」

經歷過這種事情,智祥師父提高了領養的標準,目的是為了篩查掉那些不負責的人。

他對收養人有幾個最基本的要求:1是辦證,愛它就要合法化、2是驅蟲、3是絕育。前兩項大家基本都會做。

但絕育就很少人會去做,甚至還有人拿「絕育」這個點來攻擊智祥師父,認為絕育是對貓狗的殘害,還說絕育是「虐待動物」。

懷孕和養狗不衝突

智祥師父記得,最近一次發脾氣就是因為有個光頭不肯給家裡的狗做絕育。

那天,智祥和義工們在搬運貓狗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光頭認出來了他前兩天拋棄的兩隻小狗,於是就動手摸了摸。智祥師父看到後就大聲吼道:

「去年就是你,硬把小狗塞進來了,今年又讓母狗生,生了又不管!你這樣的人,輪迴之後,還是長不出頭髮!」

這大概就是一個和尚能說出來的最狠的話了。

在機場裡即將和狗狗分別

關於絕育,其實一直都存在爭議。有能力養育的當然可以選擇不絕育,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存在這麼幾種情況:

當時覺得自己有能力,之後發生一些變故又說自己力不從心而遺棄;因為不捨得花錢做絕育而故意抹黑絕育。

畢竟絕育動輒就是將近1000元,絕對是養貓養狗開支中較大的一項。

如果沒有能力養育同時又不絕育,這樣的人沒有領養的資格。

「我們出家人是不提倡打胎的,但是你養狗該絕育就絕育,不能讓它無限制地生,生了你又不管。我是能救一隻就救一隻,但這樣下去,就算護生園有再多錢也救不了所有的狗。」

可惜,救不了的是狗,渡不了的是人。

現在智祥師父最希望的是把流浪貓狗送往有動保法背書的國家。

比如德國,因為德國的動物保護法規定,想收養貓狗,收養人要籤署動物保護相關文件,收養後不能虐待寵物,不能遺棄寵物。棄狗者需罰款9萬歐元,嚴重虐待狗狗最高可判兩年監禁。

可是把狗送上飛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飛行志願者,出國旅遊的,探親訪友的,或者是回國探親,我們需要他們作為我們的飛行志願者,把狗能夠帶到國外去,這個過程不複雜。

只需要他訂了機票以後馬上通知我們,然後我們就根據他的機票信息去給狗訂那個倉位就行。」

但對於5500多隻貓狗來說,有幸能被送出國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的則是絕大多數。

剩下來不能被領養的絕大部分的狗,智祥也有辦法。

辦法一是挑選合格的狗去做警用護衛犬、救生犬等等,讓狗狗發揮價值。辦法二就是永遠留在護生園。

「我們可以給它們養老」智祥篤定地說道。

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流浪貓狗已經成為了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個人參與其中,風險是很大的。

首先面對的就是外界的誤解,很多人懷疑他另有目的。

「我沒有銀行卡也沒有房子,唯一有的就是做遺體捐贈的一張卡。」

其次是,流浪狗的存在,會對城市的環境造成影響,所以就有人勸智祥,別接這個燙手山芋。

但是,山芋燙手,卻必須要有人接。

「流浪狗在外邊,對人更不安全,在我這裡最起碼能保證,狗能活下去,對人也不會造成威脅。」

「城市為什麼會有流浪貓狗?與其說是有關部門的責任,倒不如說是一些自我標榜愛貓愛狗人士的責任,他們想養的時候就領養一隻,不想養了就隨意丟棄。

一隻母狗扔到外面去,又沒做過絕育,一年能生八九隻,造成了流浪二代、三代、五代,這樣一直下去才有了流浪貓狗的問題。」

對於智祥的行為,時至今日都會有很多人不理解,畢竟他是住持,代表著上海報恩寺的形象,忙到沒時間念經的人,不像個出家人。

出家幾十年沒回家了

但是智祥卻很堅定。

「如果歷代的出家人都想著自己,那誰還會供養我們?不為蒼生,就只能做蒼蠅。佛法,佛教,寺院,他是以無事為清靜,不是以無聲為清靜。」

掃地恐傷螻蟻命,飛蛾撲火紗罩燈。

作為僧人,理應每日禮佛誦經,這是僧人的修行,但是救助流浪貓狗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修行。

「大半人生之路已經走完,虛度光陰毫無建樹,餘生已無大計,惟願行點小善。」

這就是智祥師父的修行。

相關焦點

  • 一個和尚救了4500多隻流浪貓狗:為了救流浪動物,他忙到沒空念經!
    但如果你有機會去到報恩古寺,一定會感覺到詫異。 因為在這裡沒有寺廟一貫的香火味,而是充滿了貓貓狗狗的味道,連貓狗的叫聲也取代了一貫頌佛念經的聲音。
  • 上海的一座古寺裡,沒有香火味,只有流浪貓狗的味道……
    它就是報恩寺,距今已有500年歷史。即便是上海本地人,可能也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但如果你有機會去到報恩古寺,一定會感覺到詫異。因為在這裡沒有寺廟一貫的香火味,而是充滿了貓貓狗狗的味道,連貓狗的叫聲也取代了一貫頌佛念經的聲音。這是因為在這個破舊的小寺廟裡,容納著上百隻流浪貓狗。
  • 58歲大姐收養700多隻流浪貓狗 經費嚴重匱乏
    不到3年時間從200多隻增至700多隻葉大姐小院位於新都區新繁鎮,一段不顯眼的水泥路盡頭,100米開外就能聽見犬吠聲。有一次在九眼橋附近,葉大姐從草叢裡抱出一隻被壓斷了腿的狗,送去醫治。「我從小就喜歡貓貓狗狗,覺得(受傷的)狗好可憐。」葉大姐說。這一救,一發不可收拾。1990年左右,葉大姐救助的狗開始多起來。路上遇到受傷的、流浪的狗,她會救回去,但不敢往家裡帶,偷偷餵在外面。「我就一邊撿,治好了,一邊找人領養出去。」
  • 九華山宜青禪寺住持與他救的2500條流浪狗
    有人說,打坐念經的和尚,何必多管閒事。玄裕覺得流浪動物命途多舛,他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為它們"養老"。玄裕的行為和境遇,讓寵物棄養乃至流浪動物收容的問題,又一次擺到臺前。救流浪狗的和尚宜青禪寺位於安徽省樅陽縣橫埠鎮左崗村,用寺廟主持玄裕法師的話來說,"樅陽是安徽的貧困縣,橫埠是貧困縣中的貧困鎮,左崗村則是附近幾十個村子中最窮困的一個村"。
  • 女子獨養300多隻流浪貓狗 網友籌款送一噸狗糧
    本報記者 楊傑 攝  本報訊 (記者劉珍妮)300多隻流浪貓狗,58歲的田金平獨自撫養,她的善舉受到愛心人士關注。昨日,京探網網友為流浪狗送去1噸狗糧,解了小動物們的饑荒和田金平的燃眉之急。  田金平的流浪貓狗救助站位於通州大營村。
  • 報恩古寺:一座古寺,一個和尚的另類修行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一座古寺,一個和尚的另類修行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園    從剛開始救回來的幾十個貓狗到現在四千多隻。救助以來,智祥師父每天從早忙到晚,忙的時候連喝一口水都沒有時間。
  • 廣州夫婦租房5年收養50多隻流浪貓狗,感受到巨大的幸福
    「流浪貓也是這星球上普通的生命之一,我們只是為了讓它們有一個生存的空間。」2019年7月18日晚上的這次救助流浪貓行動,在路路夫婦的生活裡,只是尋常。 從2014年4月在自家樓下救助第一隻流浪貓開始,五年來,路路和老公韓韓已經收養了50多隻流浪貓狗,並一直與各個貓友群體一起,為流浪貓提供適當的救助。
  • 「救」還是「不救」:「動物救星」文軍紅和1300隻狗
    王翀鵬程攝「現在有1300隻狗和幾百隻貓。」文軍紅說。還有被人從菜市場救下的七八隻兔子、三四隻大鵝和十幾隻雞鴨。貓狗把文軍紅的時間擠壓得所剩無幾。她僱了六個工人,幫她做清潔、餵飯,但還是忙不過來。工人們大多是四川人,和文軍紅一樣吃住都在救助站。文軍紅給他們劃好了區域,每人管兩百多隻狗。
  • 這座古寺沒有香火味,僅有流浪貓狗的味道……
    它便是報恩寺,至今已有500年歷史時間。就算是上海本地人,很有可能也少有些人了解它的存有。但假如你還有機會去到知恩圖報古剎,一定會覺得到驚訝。由於在這兒沒有寺院一貫的香燭味,只是充滿了小寵物狗的味兒,連貓狗的叫聲也替代了一貫頌佛誦經的響聲。離上海市中心路程約50公裡的上海奉賢青村鎮,位於著一座不值一提的小寺。它便是報恩寺,至今已有500年歷史時間。
  • 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流浪貓狗領養及義賣活動
    「灰姑娘」「好可愛」「安迪」……它們曾經是被遺棄的流浪貓狗,但現在它們都有一個個好聽的名字,等待著好心人,給它們一個長久而溫暖的家。  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第五場流浪貓狗領養及義賣活動  昨日下午,民間公益組織泉州流浪貓狗互助平臺,舉行第五場流浪貓狗領養日活動,吸引了眾多好心人的參與。這個成立近8年的公益組織,一直無償地救助流浪貓狗。他們中不乏來泉的外國友人。
  • 包頭一戶老人收養多隻流浪貓和狗,鄰居們實在受不了
    記者在樓道裡也看到,在二樓鄰居家的門口,各種箱子從地下一直頂到了房頂,還有各種貓糧狗糧,地上也是各種貓毛和狗毛,一隻流浪狗臥在門口不肯離開。鄰居們說,二樓這戶老人收養流浪貓和流浪狗有五六年的時間了,剛開始貓狗比較少,大家還覺得這兩位挺有愛心,可後來隨著貓越來越多,樓道環境也是越來越差。
  • 賣房收養上千隻流浪貓狗的奶奶欠薪半年 狗狗的糧食快見底了
    「馬上要過年了,工人要回家,我一個人沒辦法煮那麼多米飯,只能餵狗糧,可是救助站裡的狗糧馬上就見底了......」最近「善心奶奶」文軍紅很發愁:狗糧即將見底;她手上卻沒了餘錢;工人的工資還拖欠了半年沒發,年前要想辦法發給他們;1300多條流浪貓狗面臨過年斷糧的困境。「這幾天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總是夢見狗狗們沒有飯吃了。」文軍紅說。
  • 救了一千多隻貓是什麼體驗?
    「我來成都30年遇到的流浪貓,都沒有他救助的多,這擺拍的痕跡還不夠明顯嗎?」「路邊流浪漢這麼多,他們怎麼不去救。」「高架橋上還敢救貓,堵塞交通,簡直無法無天。」只有理性才能讓兜裡的每個鋼鏰利益最大化,並把工作重心從「流浪貓救助」,向「流浪貓救援」轉移。救的貓多了,失望多了,化緣還練就了一雙看一眼就知道這個貓還能活多久的火眼金睛。
  • 流浪貓狗爆棚捐款銳減 救助站宣布停收小動物
    如果你在街上發現流浪貓或狗,好心地把它們送到救助站,一定會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救助站也裝不下這些流浪的貓狗呢?  日前,中山市啟善愛護動物服務中心救助站就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出通知,稱因救助站的救助能力已達極限,暫停接收任何小動物。一石激起千層浪,該通知引發眾多網友的討論,一時間質疑、不解等各種聲音傳出。
  • 餐飲店老闆轉行開寵物醫院 6年救助近千隻流浪貓狗
    建立救助基金救治流浪貓狗寇文江的寵物醫院只有一名寵物醫生和一名助理。與其他寵物醫院不同,在這裡牆邊的3層籠子裡,幾乎住滿了曾經被主人寵愛,但最終因病或因傷被遺棄的流浪狗,它們被愛心人士和志願者發現送到這裡救治。
  • 蕭山錢阿姨21年收養200隻流浪貓狗 只想把這些小傢伙們照顧好
    50隻流浪貓,每天超過10小時的悉心照顧……  這一連串的數字,是59歲的錢鳳英與流浪貓狗之間剪不斷的羈絆。  錢鳳英,杭州市蕭山區城廂街道新橋頭村村民,兩個女兒的母親,也是200餘條流浪貓狗的「媽媽」。  這個年近六旬的農村婦女,愣是憑一己之力,給了這些流浪的「汪星人」和「喵星人」一個家。  十多個春節都和流浪貓狗一起度過  昨天下午1點,我事先與錢鳳英約好在蕭山區通惠南路高運加油站碰頭。
  • 廣州流浪貓狗現象:救助速度遠遠趕不上被遺棄速度
    保護流浪貓狗,為流浪貓狗找個「安樂窩」,志願者說——謹記不放棄、不拋棄   6月初夏,僅5個月大的薩摩耶犬寶寶為了躲避追捕,背負著頭上一道深深的刀疤躲進了黃埔區魚珠村的一個廢棄下水道,當一聽到市民致電求助,廣州「寵回家」志願者「北極」、「大雄」、「老鼠」等幾個大男孩迅速前往,爬入下水道管道,將小薩犬救下;小薩犬救助行動才結束沒幾天
  • 大批流浪貓狗小區裡被毒死 有人叫好有人哭
    大批流浪動物人為原因死亡  家住四方區的市民陳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她所住的四方實驗小區內,原先有不少流浪貓狗,很多有愛心的居民把家裡吃剩的飯菜拿出來,餵這些流浪動物。但最近幾個月時間,突然有大批流浪貓、狗被人毒死。每天早上起來,沒走幾步就能看到貓狗的屍體,有時候一早上就能看到十幾具流浪動物的屍體。
  • 安慶:老人11年義務勞動換剩飯餵流浪貓狗 望有人接班
    從2005年退休以來,這件事她已經堅持做了11年。這些貓和狗大多是學校的學生或者老師留下的。「有些老師搬家了,學生畢業走了,就把這些狗和貓留下了。」楊欣蘭說,名叫「學霸」的那條小狗原本是化學化工學院的一個男生養的,後來男生考研走了,「學霸」就留下來了。冬青樹旁的牆頭上蹲坐著十幾隻流浪貓。據楊欣蘭介紹,學校最初只有一隻流浪貓,後來它生了幾隻小貓。
  • 八旬老夫婦街道養流浪貓狗百餘只 鄰居苦不堪言
    新民晚報訊 家住上海虹口區的陳女士來電反映,通州路東餘杭路口,有人私養流浪貓100多隻、狗十多條,影響附近居民日常生活。中午,記者來到了陳女士所居住的小區,小區內環境整潔。但在緊靠小區鐵柵欄外的人行道上,卻搭起了兩頂簡易帳篷,帳篷內有近20隻鐵籠,鐵籠裡住著流浪貓和流浪狗。帳篷外還停著五六輛舊三輪,三輪車上也放置著鐵籠,隔著老遠就能聞到臭味。鄰居們忍受多年陳女士介紹說,這些流浪貓狗都是由年過八旬的周老伯夫婦所養的,已經有十幾年了,老夫婦每天與貓狗同吃同住。原本是養在家裡的,後來把這些貓狗搬到了馬路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