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下榻的酒店吃完晚餐後,打車去與老友相聚。在車上,司機師傅跟我聊天:「你們酒店門口停著的那輛金色的什麼車啊?看著挺漂亮。」我不禁心情大好,帶著點得意回答他:「是廣汽謳歌的CDX,謳歌第一款合資車,我這次出差就是來試駕這車的。」
而現在,坐在我對面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美國人,他很細心,特意用碟子墊在冰鎮飲料的水杯下面,以防弄溼了桌面。他叫Dave Marek,謳歌執行創意總監,我正在和他聊新CDX的設計理念。
Q:全新CDX上有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元素麼?
A:新CDX的款全球車型,無論中國市場或是美國日本,主體造型是要保持一致的。但的確在一些細節的拿捏上,我們有考慮到中國消費者的審美,比如前格柵,我們是首次採用「鑽石五邊形」這樣的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和來自中國的同事溝通,這樣是否足夠大氣,是否能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親睞。再比如內飾中實木材料的運用、真皮的處理以及車身漆面的顏色,都為中國市場做了一定的迎合。
Q:說到大氣,為什麼不把CDX造的更大些?或者引入中國合資時拉長軸距?寶馬新X1就這麼幹了。
A:首先,就謳歌品牌而言,我們有自己的產品陣容,尺寸較大的SUV有RDX和MDX,CDX就是作為緊湊級SUV填補到產品陣容裡來的,如果它的尺寸更大,可能會與RDX發生重合。而且,從駕駛感的角度出發,我們希望CDX可以有很好的操控性,駕駛起來很靈活,所以我們不想讓它的車身過於臃腫。基於美觀、性能和產品陣容裡的定位,我們將CDX的車身尺寸定在了現在這個水平。
Q:作為設計方,您自己最喜歡新CDX的哪些方面呢?
A:首先就是立體感,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CDX,它都不僅僅是一個平面,而是充滿動感的立體;其次,整個看上去,它既不臃腫,也不單薄,比例很協調;還有流動的腰線,貫穿車頭至車尾,流暢而自然。總之,我喜歡它看上去的整體感和協調的觀感。
Q:我注意到了兩個細節,第一個,中控臺下方,駕駛模式選擇的旋鈕佔據了顯然的位置,而電子的換擋按鍵則相對低調,這與一般車的布置截然相反哦?
A:沒錯,我們為CDX設置了「舒適」和「運動」兩種駕駛模式,我們希望用戶在不同的駕駛場景下可以在兩種模式中切換,從而體會到CDX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至於檔位,我們配備了換擋撥片,除了在啟動、停車、掉頭時,用戶不需要頻繁地操作擋杆,所以我們設置了幾個簡單的按鈕。這樣的設計是在NSX上首次運用的,根據我們的市場調研,用戶反饋很不錯,因此留用了下來。
Q:第二個,以往謳歌車型普遍採用的進氣格柵處粗粗的鍍鉻飾條怎麼被取消了?
其實我問這個問題半帶著點開玩笑的意味,我想以輕鬆的氣氛結束這次採訪,萬萬沒想到的是,Dave先生站起了身,在小白板上畫出了謳歌歷代車型前臉的演變過程,並向我解釋了謳歌多年來設計理念的演變。
早在1989年,Dave先生就提出了「PRECISION CRAFTED PERFORMANCE」的造車理念,這麼多年之後,謳歌又回歸或者說復甦了這一造車理念,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的洗禮,和內部人員的變動,謳歌還是決定為消費者打造出精緻而又兼具性能的產品。事後,Dave先生還傳給了我一張手繪圖,這再次驗證了上文提到的他的細心,與之相應的,在他的掌舵下,CDX的設計也是經得起推敲的。
採訪結束後,這位細心又幽默的美國設計師笑著跟我開玩笑:「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買一個鍍鉻飾條裝上去,價錢並不貴。」
我一邊和他握手一邊回答:「其實我也不喜歡鍍鉻。」
好了,聊完了理念,我們來看看細節:
極具創新意識的美國人和骨子裡流著「匠人」血液的日本人,共同打造了CDX這款全新車型,很欣慰的看到,兩種文化很好的交融,既有大膽個性的筆觸,又不失對細節孜孜不倦地打磨。記住 「Precision Crafted Performance」吧,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都將是謳歌新車型的DNA。
本文為「吳佩頻道」原創,作者: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