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在洗漱時剛好自己想上廁所、地面積水老人小孩常常滑倒、衛生間一股潮氣、毛巾衛生紙永遠散發著黴味……你家是否也面臨著這些問題?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進行乾濕分離!要擁有乾淨、整潔的衛生間,乾濕分離必不可少,下面給大家分享7種實用又好看的設計方案,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1、浴簾隔斷
浴簾實用、好看、款式多樣、價格便宜,是後期衛生間進行乾濕分離再好不過的選擇。某寶上幾十塊就能買到,後期看厭了隨時更換也不會覺得心疼。
在選購上,最好選擇滌綸、PVC、塑料或其他經過防水處理的浴簾,後期也要注意定時清洗晾曬,避免受潮發黴。
2、固定玻璃隔斷
固定玻璃隔斷是用整塊或多塊玻璃拼接,分離出淋浴區的一種方式。玻璃耐腐蝕抗衝刷有光澤易清洗,用在衛生間再好不過了。
玻璃有鋼化、透光、磨砂、中空、夾膠等等材質,夾膠玻璃近幾年使用越來越廣泛,據說破裂仍可繼續使用,比普通玻璃安全性更高。
3、玻璃門(包括平開門、推拉門)
和固定玻璃相比,玻璃門可以調節移動,使用上更加靈活方便。選購時,應注意門的開啟方式,是否符合家庭人員的使用習慣,會不會佔據空間。
4、摺疊玻璃
傳統的淋浴房空間小,封閉沉悶,洗澡時一不小心手腳就被磕著碰著了。而摺疊玻璃可延展、易摺疊,合上玻璃,就是相對獨立的淋浴空間,不用時再將玻璃摺疊起來,以最大化地釋放空間。
5、隔斷牆
除了帘子和玻璃,利用半牆或全牆的方式分離出馬桶和淋浴區域,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覺得半牆不夠隱蔽,可以和浴簾搭配使用,雙層保障,更隱蔽更安全。
6、半牆+玻璃
半牆+玻璃的組合形式,設計感更強、裝飾效果好,能讓空間更別致。玻璃通透明亮,不會影響採光,使得兩個區域交互性更強,避免了空間的密閉感。
7、洗手臺外置
小小的衛生間要容納大大的洗手臺,空間上難免侷促狹窄,不如將洗手臺外置,放置在屋外轉角處,不僅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進出也方便,洗漱、入廁兩不誤。
除了以上幾種方式,空間較大的衛生間還可以嘗試三室分離,將洗手臺、馬桶、淋浴區都獨立開來,做到真正的精細劃分。這樣,洗漱、入廁、沐浴都可以同時進行,再也不用擔心洗漱時家人想上廁所的尷尬情況了。更多裝修知識,還可以上裝輕鬆查看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