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MV中看到「非正常人研究中心」的時候,這個故事就已經開始了。
#音樂最前沿#這首《煙火裡的塵埃》簡直為華晨宇完美打造。
昔日哥哥的《我》中,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後來花花的《煙火裡的塵埃》中,我就是我,我只是我,只是一場煙火散落的塵埃。
林夕的詞很可怕,如同沒有硝煙的炮彈,如同密密麻麻的細針,刺入感情的脆弱之處,華晨宇內心歇斯底裡的吶喊,將這首作品的感情釋放達到了最巔峰。
作曲者是西樓,在某個選秀節目中,「搶人」環節中花花說了一個事情:在發專輯前,自己聽了上萬首Demo,直到聽到這首時,他想他一定要見這個作者。
西樓說,整個華語樂壇,在已知的歌手裡面,任何人唱都會毀了這首歌。
惺惺相惜,遇到了對的人。
這是一首獨孤的歌,一首聽起來有種特殊壓抑感的作品。
而這種特殊的壓抑感,會讓你的認真的思考,從而釋放感情的不快。
行走在華晨宇營造的特殊氛圍中,不止一次的捫心自問,我們在意的是否真的是值得在意的事情?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煙火裡的塵埃,這種渺小的塵埃,卻擁有各種各樣的「繁華」。
繁華中有欲望,有快樂,有悲傷。
而這種欲望,讓我們變得不再自由。
如同歌曲中唱的那般:看著飛舞的塵埃掉下來,沒人發現它存在,多自由自在。可世界都愛熱熱鬧鬧,容不下我百無聊賴,不應該一個人發呆。
突然想到了身不由已這個詞。
為了很多事情,為了很多目的,為了一些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們在為難自己,為難自己去成為別人想要成為的人。
在《煙火裡的塵埃》的MV裡,花花在窗戶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再見」,他想要回到自己的故鄉,他不願意成為「非正常人研究中心」的研究對象。
這種感覺,這種狀況,其實很不好。
如同謝霆鋒在《你看我看你》曾經唱過:又不是參觀動物園,誰讓你指點半天;什麼事亦存在兩面,轉個圈我也看了你半天。看吧、隨便看吧,看我讓你很快樂嗎?
他想離開這個「讓我聽著天大的道理」的世界,但在最後,他沒有離開。
因為他發現了他有了自己的朋友,火焰中,他去拯救了小女孩。
其實改變自己,往往都是之前「看輕」的很多事情。
雖然他的世界,可能並不是很好的:他守著安靜的沙漠,等待著花開,看著別人的快樂,感慨萬分。
其實,懂的越多人活的越累,而唯有不懂裝傻,才能更容易獲得快樂。
我的心裡住著一個蒼老的小孩,如果世界聽不明白,對影子表白。是不是只有我還在問,為什麼明天更精彩。
這一句,尤為精彩。
不要有太多的壓力,不要給戴上枷鎖。煙火裡的塵埃,快快樂樂就好。
與其說華晨宇唱出了孤獨的無奈,不如唱出了那個時候的自己。
煙火很美,大家卻忽略了煙火綻放時帶出的「塵埃」,花花的吶喊,又有幾人能懂。
為何表情要讓這世界安排,我就是我,只是一場煙火散落的塵埃。
懷念青春,其實就是在懷念那份純真,那種沒有戴上面具的自己。
你不願意長大,但又被逼著長大。
這其中的過程,酸甜苦辣,成為你寶貴的財富。
釋放糟粕,不再迷惘。
做回真正的自己。
華晨宇做到了,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說過:從《齊天》到《荒野魂鬥羅》,華晨宇不再孤獨,但他一直都是悟空,只是變得更加強大,人生的道路也逐漸繁華起來,更加成熟,更加穩重,偶爾帶著一絲絲的調皮。
英雄何懼,花花依然是《齊天》的大聖。
放空自己,如同《煙火裡的塵埃》。
風陣陣吹過來,風一去不回來,能不能慢下來,笑得開懷,哭得坦率。
勇敢的做自己吧。
- End -
音樂解析vol.228:華晨宇《煙火裡的塵埃》
書生泛娛,專注樂評影評,持續推薦好作品。
撰文|響馬書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關注
更多音樂解析請點擊:
華晨宇依然是《齊天》的大聖,但在《荒野魂鬥羅》之後,不再孤獨
從這首歌分析王一博,他頂住了壓力,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吳青峰新歌《你的影子是我的海》,懷念那時你我,享受空靈的美麗
盤點薛之謙借用動物詮釋哲理的經典歌曲,只有謙友才都聽過
李健《一念一生》: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塵不染的看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