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學習走路的階段後,在寶寶學步鞋的市場上面對各種大牌小牌的鞋子,難免花眼。寶寶的腳丫究竟是何什麼樣的鞋子?第一雙寶寶學步鞋應該怎樣才會更好促進寶寶足底發育嘞?
千萬不要碰的鞋子:發光鞋,這個已經有無數的新聞報導證明發光鞋子有自燃風險了。而我們可以看到偏兒童學步鞋的品牌基本上都是沒有發光鞋賣的,而反觀基本都是小商小販在售賣這種鞋子。
發聲鞋,這個倒是沒有安全隱患,但是因為是發出聲響吸引寶寶注意力,會讓寶寶更多的用後腳跟用力下踩,並不會對寶寶走路有好的促進,反倒會影響正確的寶寶發力和走路習慣。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寶寶的鞋子和成人的鞋子還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寶寶的腳丫丫,肉肉還比較多,足弓基本還沒形成,那麼適合寶寶的學步鞋就要確保寶寶符合每個階段的成長。
第一階段-步前鞋-軟底第一剛需剛開始學走路的寶寶,或者開始扶站的寶寶,這個時候的寶寶走路方式完全和成人不一樣。仔細觀察下光腳腳的寶寶,你會發現,寶寶是用腳掌往前挪動行走的。
那麼這時候挑選鞋子的標準就要鞋底足夠軟,軟到一個手可以輕鬆對摺。
材質上也是要選擇透氣的,寶寶腳丫子出汗不次於頭部出的汗。
而千萬千萬要買合適的號,很多家裡人都會覺得寶寶長得快可以考慮買大點的鞋子,殊不知,大號鞋子不能很好地包裹寶寶的腳丫子,還會讓寶寶走路沒有安全感。畢竟現在不是70年代,有太多的性價比的鞋子可以推薦了。讓寶寶腳丫丫舒服為第一優先級。
這個階段相對周期也比較短,大概在9-15個月左右期間。
寶寶在12-24個月,從最初的扶站走路,終於進入了自己的獨立走路探索期,也開始從不穩的晃晃悠悠到了學會跑,衝刺,甚至跳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嘗試著趨近於成人的走路方式。開始發力部位從腳掌向腳尖轉移。
對應的,我們大概看鞋子可以看看是不是在鞋子的前腳掌的位置足夠柔軟對摺。另外要開始看鞋底的防滑效果是否到位。讓寶寶更容易抓牢地面形成比較穩定的站立方式。
另外這個時候還是以粘扣為主,夏天的還要考慮要保護好寶寶腳趾的包趾鞋。
寶寶在2歲之後,基本可以正常走路了。而且並且對於基礎的跑,跳也有一定的涉及,但寶寶的跑跳相對於走路來說還處於初級技能階段。而衝動的寶寶又會喜歡跑跳。所以一雙可以防護好腳丫的鞋子會是更好的需求。
首先,鞋底要有一定的硬度了,這樣腳丫不至於因為跑跳行為造成腳掌的過度拉伸。
腳掌部分的空間要稍微寬一丟丟,寶寶走路腳趾頭是分開的。給寶寶的前腳掌足夠的空間不會傷到腳趾。
同第二階段,前腳掌的部分還是要可以彎折,但是力度上可以考慮雙手彎折的回饋力度。不要過軟。也不要過硬。
我們家寶寶基本上穿過江博士,卡特兔,巴布兔,mikihouse。
在100-200的價位,個人還是推薦江博士,底子柔軟,透氣性比較好。防護也到位比較能打一些。
而卡特兔基本上是平價中的戰鬥機,性價比極高,在初期換鞋比較快的階段可以考慮。整體素質也是表現不俗。
mikihouse,咬牙買過一雙,鞋子是真的好,但是就是貴,當然了這是我的缺點。
基諾浦,走運動風的,整體的鞋子設計上個人不喜歡,感覺寶寶再大一些會考慮。
當然最後,無論寶寶最後選擇什麼品牌的鞋子,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們仔細觀察和留意,畢竟寶寶這個階段的交流很多還是靠比劃的。需要寶爸寶媽們操心去留意鞋子是否磨腳,合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