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6月18日報導:距離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不足半個月,「垃圾怎麼分」已經成為市民們每天的必答題。繼今年2月東方網推出生活垃圾分類「怪題集」之後,近期,記者結合網友們的最新留言梳理出了「第二彈」,解答大家在生活垃圾分類方面的困惑。
問題1:除溼劑算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答:袋裝除溼劑可連同內部凝膠或除溼材料,直接丟入幹垃圾桶內。如果是塑料外殼的盒裝除溼劑,則可以將盒內外清理乾淨後,把塑料外殼丟入可回收物桶內。
友情提醒:除了除溼劑,上海家庭除溼常用的還有活性炭和咖啡渣。活性炭具有吸潮和保溼的雙向調溼功能,請丟入幹垃圾桶內。衝泡過的咖啡渣晾乾後用紗布包裹,擺放在家中的各個角落,不僅能幫助除潮,還能吸去家中的異味,請丟入溼垃圾桶內。
問題2:破碎的鏡子該怎麼扔?破碎的玻璃呢?
答:鏡子屬於幹垃圾。而玻璃是適宜回收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屬於可回收物。破碎的玻璃有尖銳邊角,建議包裹後再投放。
問題3:舊雨傘需要拆解再扔嗎?
答:雨傘骨架大多由金屬製成,金屬屬於可回收物。雨傘的傘面大多由尼龍、油紙等製成,屬於幹垃圾。在丟棄時,可以把雨傘給廢品回收人員,由他們拆解雨傘。若要自行處理,市民可以把一整把傘扔進幹垃圾桶。
問題4:喝不完的奶茶怎麼處理?
答:一杯沒喝完的奶茶,倒掉內容物後剩餘的部分(杯子吸管蓋子)都可以直接投放到幹垃圾桶裡。
問題5:小龍蝦的蝦殼蝦肉要分開扔嗎?
答:不論是小龍蝦的蝦頭、蝦殼還是蝦肉,都是溼垃圾。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水產及其加工食品(魚,魚鱗,蝦,蝦殼,魷魚)都歸於溼垃圾。
問題6:為什麼塑料牙刷不歸於可回收物?
答:普通的塑料牙刷和一次性牙刷,建議投放到幹垃圾桶裡。雖然它們的材質是塑料,但首先,牙刷曾經跟人體「親密」接觸;其次,牙刷前端的成分並不是塑料,所以這一類複合型材料可以直接投入幹垃圾同裡。
問題7:創可貼、紗布、注射器都是有害垃圾嗎?
答:家庭零星產生的這些創可貼、紗布之類的,尤其是注射器建議投放到醫院、社區醫院或者有設置醫廢回收的藥店;實在無法進行上述投放,可以把它們投放到幹垃圾。
注意:針頭很尖銳,請包裹後投放。
問題8:用過了的生物冰袋是幹垃圾還是有毒垃圾?
答:冰袋是幹垃圾。生物冰袋使用的是無毒內料,冰袋內的水液和蓄冷劑溶解吸熱,達到降溫目的,是一個物理過程。
問題9:貓糧狗糧是什麼垃圾?
答:貓糧、狗糧等寵物食品,屬於溼垃圾。
問題10:廢舊馬桶塞不進幹垃圾桶怎麼辦?
答:馬桶、浴缸、水鬥、磚瓦等不是生活垃圾,而是裝修垃圾,應投放到小區指定的裝修垃圾投放點。
問題11:彈壞了的琴怎麼處理?
答:具體要看是哪種樂器了。電子琴屬於可回收物,不過,鋼琴、手風琴、小提琴等屬於大件垃圾,需要詢問物業如何投放。
問題12:發黴的食物是有害垃圾嗎?
答:發黴食物是溼垃圾。關於有害垃圾,不少人存在誤區。其實在居民區,有害垃圾產量很小,所以清運頻率遠低於乾濕垃圾,這類物品在社區內貯存也有衛生隱患。
問題13:面膜是溼垃圾嗎?
答:別看面膜溼漉漉的,其實它是幹垃圾,丟棄時應儘量瀝乾水分。
問題14:能否推廣使用可降解垃圾袋扔溼垃圾?
答:可降解垃圾袋的降解條件和溼垃圾處理條件並不吻合,所以不建議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來包裹溼垃圾進行投放,建議溼垃圾破袋投放。
小貼士:
日常家庭生活垃圾,應做到幹、溼垃圾兩分開。鼓勵將可回收物賣入廢品回收系統,或交投至兩網融合服務點,或投放到可回收物收集容器。對於實在難以辨識類別的生活垃圾,市民也不必「鑽牛角尖」,可以投入幹垃圾容器內。
如果對垃圾分類有困惑,歡迎關注「上海發布」、「綠色上海」、「垃圾去哪兒」公眾號的「日常生活垃圾分類」菜單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