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系列終章,跑來搶年度國劇第一?

2020-12-11 騰訊網

《大秦帝國》塵埃落定。這部國劇,自開拍以來,很多歷史劇迷就翹首以盼。苦等多時,它終於來了。千萬別錯過,年度壓軸歷史大戲——《大秦賦》。

或許用另一種方式來表述,你們聽得更清楚——《大秦帝國》之終章。官宣定檔12月1日,央視八套,浩浩秦風,浩然大氣。這個系列多經典,不用我多說,看系列前三部豆瓣評分——9.3、9.2、8.5。

論評分最高國劇,它不算厲害,但論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系列劇,絕對有資格拼個第一。而這個國產歷史劇經典系列,也終於要走向終章,看劇集曾用名就知道——《天下》。到了終結篇,主創歸位,天下歸心,系列第二部《縱橫》的編劇李夢操刀劇本,系列第一部和黃健中聯合執導的延藝回歸導演。而劇集的主演,更是國劇頂配。

秦皇誰演?張魯一

秦皇誰演?張魯一

呂不韋?段奕宏。

呂不韋?段奕宏。

就問一句,這兩個公認最會演戲的中年實力派重演《尋秦記》「亞父」橋段,誰不想看?這就完事了?別急,李乃文的李斯、朱珠的趙姬、辛柏青的嬴子楚,鄔君梅的華陽夫人。

朱珠的趙姬

國劇觀眾,終於無需遭受被化妝棉支配的恐懼。一句話,就是放心。什麼是放心歷史劇,無非是我們對國產劇長久以來最簡單的要求——故事尊重歷史,角色尊重人性,細節尊重智商。難做到嗎?《大秦賦》嚴格執行了,並且,野心還遠不止這些。立個flah:這部經典歷史劇系列終章突然殺出來,年度國劇第一,有懸念了。

先回歸一下這個歷經曲折的經典系列。

首部《大秦帝國》電視劇,開播於2009年,名為《大秦帝國之裂變》,主要故事線索則是商鞅變法,實現了大秦崛起。這一部,留下了商鞅與秦孝公的「青山松柏,永不相負」,也留下了「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第二部開播於2013年,名為《大秦帝國之縱橫》,主要故事線索則是合縱連橫時期的戰國局面。這部留下了秦惠文王與張儀的意氣風發、千古君臣。

再到第3部是秦昭襄王與白起橫掃六國,名為《大秦帝國之崛起》。也是整個系列最曲折的一部,由於白起演員涉毒,所有他的鏡頭全部重拍,而這也堪稱國劇史上綠幕切入最無痕,演技最精彩的一部。

不必多說,這個系列多精彩。系列前三部劇不僅斬獲了飛天獎、金鷹獎等多個國家級大獎,更作為中國影視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之一。更不必說,這個浩瀚系列,格局之宏大,跨度之長遠,囊括了無數歷史人物的命運變遷、起起落落,涵蓋了歷史的輪轉更替、浩蕩前行。

說一句國劇歷史劇扛鼎系列,也不為過。接下來這部,結合了系列原著中的最後兩部——《東出》《天下》。八個字概括:群雄逐鹿,六國歸一。講的是秦始皇從出生到一統六國約40餘年的天下歸一的故事。

問題來了,前三部如此精彩,第四部,接得住嗎?預告片幾個鏡頭就把我這個老歷史劇迷吃得死死的。精彩在哪裡?三個字:歷史感。歷史場面,恢弘壯麗。兩軍對壘,畫面宏大而飽滿,從秦軍的造型到弩車,劇中均有地道還原。

大好山河,盡收眼底。為了更好地呈現大秦山河,該劇劇組跨越5000多公裡到新疆取景,跨越從新疆的那拉提、賽裡木湖、昌吉、烏爾禾,到貴州都勻、浙江的象山、橫店、仙居等地的大漠孤沙、雪域高原。而且,王城、戈壁、雪山、草原等全部採用實景拍攝。

歷史質地,精到考究。內外置景及改造面積高達113000平米,劇組甚至在新疆烏爾禾搭建了一座完整城池。而在造型設計方面,光是盔甲劇組就製作了近4000套,張魯一飾演的嬴政一人的服裝就多達80多套。

但製作精良是為了什麼?一句話,釘住歷史基調。

一個細節,看出劇組追求歷史實感的偏執。為了貼近先秦時期由夯土築成的城牆,劇組乾脆對一座影視城所有牆體進行了一次大改造,新搭建了一座完整的城池。這種歷史感,不僅是「對稱的構圖,細緻的打光」寥寥幾句話能概括的。

是古賦朗誦的一般雄厚壯闊,天高地闊。這些都是《大秦賦》低調的用心。用大量細密的針腳,不動聲色地編織出一副赳赳老秦的歷史畫卷。

不過,真要拍出好的歷史劇,關鍵,還是故事。相比前幾部,老實港,觀眾對這一段的歷史最熟,靠的,其實是《尋秦記》這樣的穿越劇的科普。

故事主線看,也的確相似,秦昭襄王與繼承王位的秦孝文王相繼離世後,秦國朝堂突然出現了嫡庶之爭。大富商呂不韋扶植流亡在外的公子嬴異人上位。

王子嬴政與母親趙姬返秦後,趙姬(朱珠飾)為了兒子王位與呂不韋聯手,打壓以華陽夫人為首的楚國派系勢力。嬴政則最終鐵腕滌蕩嫪毐之亂,貶權相呂不韋,最終主政於秦,統一天下。

這麼熟悉的故事,如何拍出新意?原著對歷史的再現,可圈可點。 在保持原著精神和合理歷史想像之間,尋找最好地融合。結合系列第二部《縱橫》的編劇李夢的風格,以及預告片信息,容我大膽估計一句:劇集將回到90年歷史劇黃金時代的故事風格,外,天下逐鹿,內,朝堂伐謀。

整個故事,預計將是一波接一波的高潮和衝突。但,又絕不是一部打著歷史旗號撒狗血的爽劇。而把更多功夫花在歷史畫卷的雕琢。它在為歷史「做局」。一方面,把控好大氣磅礴的戰場和暗流湧動的朝堂之間的平衡。另一方面,展現出一個時代變局時刻的激烈碰撞。簡言之,這絕不是一段秦始皇職場上位史,而是拍整個戰國終章,拍一個時代。

張魯一和段奕宏鬥戲,絕了不用說,要演出這樣的好戲,唯有戲骨。先說一個細節。當年媒體的探班中,段奕宏「劇透」,全劇拍攝都採用的是同期收聲。「其實一開始不是同期聲,但是製片人請的這一波演員很多都是話劇演員,大家一致要求拍攝中使用同期收音,這樣才能將角色當下的情緒更精準地表達出來。」

是真的,段奕宏,《戀愛的犀牛》,張魯一,《琥珀》,李乃文,《理查三世》。

而「同期聲的挑戰性是很大的,短時間內背大量的臺詞加大了表演的難度。」難,但遇到一整排戲骨,就不難。看海報,張魯一飾演的秦始皇,立於海報正中,雄心勃勃,又暗藏陰翳。

已有五六年沒有出現在電視螢屏上的段奕宏飾演的權相呂不韋、和李乃文飾演的李斯立於秦始皇兩邊,一個野心勃勃霸氣外露,一個心思沉重卻如閒庭信步。

而朱珠飾演的趙姬身著華服側立,鄔君梅飾演的華陽夫人則立於整個畫面上方,兩個時代中最有權力的女性角色,將會成為影響戰國棋局的關鍵棋子。

但好演員,不止這些,而是集齊了老、中、青三代演技大咖。

王慶祥、尤勇、李洪濤、尹鑄勝、許還山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將分別演繹歷史上耳熟能詳的秦昭襄王、王翦、周天子、荀子等眾多歷史人物,沒錯,再不必擔心流量演員的爛演技讓人出戲。也是有了這樣的演員,整部劇集,它也打開了更高的格局。

都知道張魯一過去演的都是小人物。哪怕是《新世界》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國軍少將,也逃不過一個小。但這一回飾演秦始皇,他卻呈現出了與以往極具反差化的表演。

霸氣的站姿、揮灑的眼神,不過是表面,關鍵是,從細節之處,把帝王形象中高高在上的「神性化」,變為接地氣的「人性化」。同時,又把雄圖壯志的野心家,演繹得入木三分。單憑一個眼神,就不怒自威,霸氣側漏。殘暴,只是歷史賦予他的表層。進一步解碼這個角色,你需要看到另一個字:忍。

若不忍,如何熬過從王儲之爭到權相逼位的重重關卡,要知道,真實的歷史中,可沒有帶他一路開掛的項少龍。但在我看來,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更是個挑戰高難度的角色。

畢竟,張鐵林、聶遠們留下的印象太深。而看段奕宏的表演,也與過往截然不同,主要靠聲音和神態塑造角色。在兩幅歷史面孔之間,來回切換。注意預告片中的一個鏡頭,曾經的權相,低頭蹙眉,淚如雨下。

踉蹌之間,他晃了一下神,微微後倒。這是一個人極度絕望後的生理反應,那恐怕是呂不韋最後時刻的窘境倉皇。段奕宏的演繹,夠準確,可圈可點。克制、含蓄、走內心。

為演好呂不韋,段奕宏閱讀了大量與秦始皇、呂不韋相關的史書,還前往秦始皇陵感受。提前估一句:這個版本的呂不韋,恐怕才是最接近歷史本相的呂不韋。我也已經迫不及待,看兩位公認最會演戲的中生代演技派,如何演出這場歷史著名的權力對決。

但,精彩的只是這兩位?你認為,李乃文、鄔君梅這樣的狠角色,來這裡就演個功能性人物,輔助主角升級打怪?

真看過《大秦》系列就該知道,的每個角色都是鮮活的,再小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篤信和堅守。好演員,遇到這等好戲,不把實力發揮到極致,對得起誰?《大秦賦》之後,可還有成爆款的歷史正劇?所以《大秦賦》到底哪裡值得期待?

一句話,教教如今的古裝劇,歷史劇應該怎麼拍?一般的印象,肯定是兩軍對壘,萬箭齊發。錯,真正的歷史,要拍的是人心戰場,山河跌宕。

是歷史外殼下掙扎和複雜的人性。好的歷史劇就像一幅浮生繪,用一切力量去塑造人物,把人性中的善、惡、貪、嗔、痴挖掘到極致。然後,看歷史人物登臺亮相,讓他們自己在歷史中飆戲,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說白了,《大秦》系列是一整套需要你細嚼慢咽的大劇。它不單單是要講一個故事。更要給觀眾和人物悉心構建出一個群體——赳赳老秦。一個環境:群雄逐鹿。

甚至一個時代的開始與終結:當年商鞅與秦孝公期待的大秦崛起,終於在嬴政這一代成為現實。

而觀看這套系列的觀眾,也如同跟著一部劇,去看遍了浩蕩戰國的千秋歷史,跟著感受了一遍老秦人的血性,從哪裡來?

從《裂變》中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中來,也從《大秦賦》中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裡來。

說白了,大秦系列的根,註定是華夏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要完成這段歷史的書寫,不但要環環相扣,避開一切國產歷史劇的臺詞注水、劇情反覆、慢動作堆砌的投機。

更要追求的是一種由精密的布局、綿延的情感共同編織出的歷史交鳴。真正的歷史劇,要有餘音,有回甘,更有延遲的震動。歷史,是一鍋老湯。歷史劇,文火慢熬才能出醇厚美味。

只可惜,當受眾分化,娛樂消費空前繁榮,流量偶像當道,歷史正劇註定越來越小眾,從某種意義上說,2017年,積壓兩年的歷史劇《崛起》在B站上線後迅速走紅,只是孤例。

而現在,這個國產歷史正劇的終結篇也終將開播,歷史劇的宏大敘事時代已然過去, 就讓我們隨著這個經典系列的最後一抹餘光,去回味屬於歷史正劇的蒼茫天地。

哪怕再回不到那個歷史劇的黃金時代,至少看著這樣的劇,我們還可以說:國產劇有這樣的格局和氣魄,真了不得。

相關焦點

  • 張魯一、段奕宏《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播,哪部劇敢來撞檔?
    《大秦帝國之天下》作為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章,自殺青之日起,就備受觀眾期待。一部電視劇,竟然能把還原歷史真相放在首要位置。在商業劇泛濫的當下,《大秦帝國》真的算得上是一枝獨秀。從偏遠的蕞爾小國,到一統江河,即將播出的《大秦帝國之天下》,預示著系列電視劇完美謝幕。《大秦帝國之天下》由執導《大秦帝國之裂變》的導演延藝親自操刀,保證了它絕非狗尾續貂之作。《大秦帝國之天下》的主演陣容,全部都是實力派。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組成鐵三角,分別飾演嬴政、呂不韋、李斯。
  • 大秦帝國系列劇第四部來啦,段奕宏版的呂不韋你喜歡嗎?
    什麼才是經典,經典就是看過之後還想要重溫這個作品,什麼才是經典,經典就是好的電視劇會拍成系列劇,且一步步的傳承下去,《大秦帝國》系列劇就是很好的例子,《大秦帝國》系列劇一共有四部,目前已經上映了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最新的一部就是大秦系列的終章
  • 大秦帝國之天下改名,有何深意?
    和《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相比,《大秦帝國之天下》的口碑出現了兩極分化。特別是在上映之時,竟然連名字全部改掉,改為《大秦賦》。實際上改了名字之後,電視劇所要表達的核心主題其實也發生了變化。很符合當時的時代特色:形似散文,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注重韻律,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用詞華美,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借景抒情,通常只通過描述場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其實看了一兩集之後,覺得用《大秦賦》還是比較準確的,但也因此造成了口碑的兩極分化。
  • 東出函谷 一統天下 賦得無衣 秦風再起 大秦帝國系列收官之作...
    大秦系列史詩劇溯源華夏精神近年來中國電視劇百花齊放,但歷史正劇極度稀缺。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目前唯一一部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自2009年第一部《裂變》播出產生巨大反響以來,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 《大秦賦》落幕——別五百年割據之紛亂 定兩千年帝國之弘基
    年底大劇《大秦賦》迎來結局近日,在央視電視劇頻道及各大視頻網站,這部今年年底熱映的電視劇《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大秦帝國之東出》)終章完結,也為氣貫長虹的史詩巨製《大秦帝國》系列畫上了句號。作為追劇十幾年的我和其他的歷史愛好者來說,《大秦賦》的完結也是對自己人生中一段時光的結點駐筆。《大秦帝國》系列自開播以來每一部都是當年的影視熱點,也引發著人們對於這段烽煙歷史的追逐與研究。那麼,對於《大秦帝國》的影視價值,對於歷史上的大秦,我們應該帶有怎樣的評價眼光呢?
  • 高口碑低熱度,《大秦賦》也難逃歷史正劇的魔咒嗎?
    時隔三年多,歷史迷久等的年度大戲終於回歸。12月1月,《大秦帝國》系列終章《大秦賦》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天下」,《大秦帝國》系列已經走了11年。超長的製作、良心的劇本、緊貼歷史的還原,讓這個系列在國產劇中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有媒體甚至評價該系列承載的東西是以往電視劇都沒有承載過的。
  • 《大秦帝國4》正式殺青,演繹不一樣的秦始皇,豪華明星陣容坐鎮
    最近很火的《大秦帝國》就很不錯,這個劇有三個部分。這部影片是從《大秦帝國之裂變》開始的,之後就有了《縱橫》、《崛起》這兩部,豆瓣評分一直都很高,分別是9.2,9.1,8.5,當然是最後一部的評分低了一點,豆瓣評分是很嚴苛的,想要達到9分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這個劇確實是製作精良,評分也是實至名歸。
  • 萬眾矚目的《大秦帝國》系列,為什麼評分越拍越低?
    《大秦賦》終於播完了。歷時十年,這部史詩大戲終於落下帷幕。可是沒想到,《大秦帝國》這個系列,終於還是栽了。01有意思的是,我們仔細看一下整個系列的評分,可謂一部比一部低,前兩部神作,第三部維持,到了最後就「撲街」了。
  • 大秦帝國收官之作:《大秦賦》
    這部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現分成上下兩部,改名為《大秦賦之東出》、《大秦賦之天下》。 大秦帝國是孫皓暉創作的小說,小說參考了大量資料,完美呈現出大秦帝國的風貌。 恆古帝國,始於裂變 2009年,大秦帝國第一部播出:《大秦帝國之裂變》。
  • 大秦賦不是大秦帝國第四部
    大秦帝國天下改名大秦賦其實這名字也是蠻有韻味的但是看了30多集叫大秦婦或者大情婦也許更加合適30多集的內容如果是叫大情賦顯然,編劇對主要故事的改編方向就錯了前期嬴異人談判打算「拋家棄子」的那一段可以說是前30多集最耀眼的一場戲然而,整部劇在張魯一上線以後,質量可以說直線下滑。第一,張魯一過早出場。錯誤地給觀眾一種期待。那就是嬴政來了,6國要滅了。
  • 聊聊《大秦賦》(《大秦帝國之天下》)第一集:「奪嫡」戲份帶來的...
    我是昨天下午才在網上看到《大秦帝國之天下》這部劇要在今天播出的消息。當時最感奇怪的是,這劇怎麼還改了名字叫「大秦賦」了。後來查了一下改名的原因,看到三種說法。一是要過審的話,片名裡不能帶「帝國」兩個字。
  • 迎接《大秦帝國之天下》歸來,回顧《大秦帝國之裂變》
    文|愛影私談&JASON(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大秦帝國》系列目前已播完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據相關報導《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即將在2020年4月與5月份之間播出,想必這定會令不少《大秦》迷們激動萬分。
  • 大秦帝國第四部播出,來看看大秦帝國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劇不適合...
    大秦帝國的最終章《天下》改名為《大秦賦》之後終於和觀眾見面了,看過前三部的人大概都期待了很長時間這部劇。一開播就受到一大波好評,和前三部同樣非常精美、到位、大氣的服化道,這麼大規模的場景上一次大概還是在《新三國》中看到的。服化道精美,劇情緊湊,第一集開始就緊張地讓觀眾忘記了呼吸,可以說是完全無尿點。
  • 評分劇烈下滑,《大秦賦》會不會成為《大秦帝國》系列中最差的一部?
    《大秦賦》會不會成為《大秦帝國》系列中最差的一部? 《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皆看過,《大秦帝國之裂變》和《大秦帝國之縱橫》完整看完,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嘗試看了幾次,都沒能堅持看完。
  • 《大秦帝國》系列之《大秦賦》定檔,張魯一、段奕宏再現傳奇
    近日,《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發布最終預告,宣布定檔12月1日央視8套黃金檔,並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是最後一部,由張魯一、段奕宏、朱珠、李乃文、辛柏青、鄔君梅等主演,講述了一代帝王嬴政繼位、奪權進而一統六國的故事。
  • 這部等了十年的《大秦帝國》毀了
    但好在隨後的另一部正派歷史劇展現了它應該具有的風範和強勢,《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來了! 這部讓很多觀眾等待了十年的正牌古裝歷史劇,終於在11月底和大家正式見面,而且是在央視8套播出,足見對其的重視。從這幾天的播出情況來看,網絡評分普遍很低,僅僅只有7.8分,遠遠達不到預期,難道這最後一部收官作品毀了?
  • 來看看為什麼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天下》改成老土的《大秦賦》
    繼《裂變》《縱橫》《崛起》之後,萬眾期待的大秦帝國系列終章《天下》終於在前天晚上正式播出了,從前幾集來看,劇中戰爭場面宏大,對於戰陣的表現相當硬核,服化道也要超出前幾部,質量並沒有太大的瑕疵,也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當然最終結果還是要整部劇播完了才能做出判斷。
  • 《大秦帝國》系列IP項目啟動 作者孫皓暉:這個「嬴政」身高必須...
    昨日,在成都舉行的第五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慈文傳媒召開了《開啟歷史正劇新時代——我的嬴政,我的秦》討論會,宣布全新啟動《大秦帝國》系列IP項目。據悉,《大秦帝國》電影版劇本目前已創作完畢;電視劇方面,最先改編拍攝的是《大秦帝國》小說第五部《鐵血文明》,預計於2019年年底與觀眾見面。 }   A為何重啟《大秦帝國》?
  • 《大秦帝國》開播,東出、天下系列收官篇,張魯一、段奕宏主演
    值得一提的是,等待多時的經典歷史大劇《大秦帝國》(大秦賦)也要開播了。近日,有消息傳出《大秦帝國》最後一部將會在12月1日播出。此次的《大秦帝國》總共分兩部,上部是《東出》、有40集內容,下部是《天下》、有38集內容,將會接檔《隱秘而偉大》、央視八套播出。
  • 《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播,80集系列收官,定檔央八、歲末年初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現在張一山版的《鹿鼎記》遭到了滑鐵盧,但是卻有一部歷史正劇快要來了,該劇就是大傢伙夢寐以求的《大秦帝國》終章篇《天下》。 近日,有網友爆料:「《大秦帝國之天下》已經鎖定了央視八套播出,歲末年初好劇不斷,」很有可能會接檔《鹿鼎記》,還是挺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