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20萬一平米能買到什麼樣的房子?
老孫家在北京六環外,他老婆小姜的娘家在北京二環以內的汪芝麻胡同裡。
房子只有20㎡,像一個「貨櫃」,一個人住都嫌擁擠。如今老孫一家四口人還要搬去妻子娘家住。
20㎡的小房子裡將住下三代6口人。
姜家附近有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建於1949年)和府學小學(建於1368年,原為明清時期的官辦順天府學)。
因為是非常好的學區房,這裡的房價已經高達20萬一平米!
老孫的兩個孩子轉眼就要上學了,小姜和父母商量後決定,全家搬回娘家住,改造學區房,一切為了孩子!
姜家的房子像是一個巨大的貨櫃,擠在周圍的建築中,只有大門能通氣,可又是朝西的。
白天真是一點光都沒有。
如果不開燈,即使屋外豔陽高照,屋內也是伸手不見五指。
因為家裡採光太差,老孫的女兒三歲就開始戴眼鏡了。
姜家的廚房在院子裡,是一個非常簡陋的露天廚房。
灶臺、操作臺都非常原始,炒個複雜點的菜都沒地方擱。
姜爸爸下廚時只能在廚房和屋子裡來回跑,端菜、拿調料等。每天運動步數妥妥的第一名啊~
廚房的位置還是穿堂風,冬天切菜時手都會凍得沒知覺。
姜家其實就是一間大通間,屋內沒有任何隔斷。老人睡在進門處,老孫一家四口睡在最裡側的角落裡。
兩張床中間直線距離不到兩米。
老少兩對夫妻睡一屋,沒有隔斷,沒有隔音,真的是毫無隱私啊。
屋子裡側3.4㎡的空間就是老孫一家的臥室。
因為家裡沒有儲物空間,高低床的上鋪只能用來堆雜物。
下鋪為了擠下4個人,只能橫著睡。夜裡兩個小孩子經常哭鬧或者要餵奶,一家人都睡不好。
姜家沒有衛生間,白天還可以去公廁,晚上只能在洗澡間裡用尿壺湊合一下。
洗澡間也是刷牙洗臉、洗碗、洗澡的地方。因為室內通風不佳,到了夜裡都只能聞著屎尿味入睡。
整個房間結構簡單,幾乎沒有儲物空間。
因為沒有碗櫥,姜家人把常用的碗筷放在冰箱裡,當做臨時碗櫥。
老孫的大女兒6歲,小兒子1歲,一家人至少要在這個房子裡住15年。究竟該如何改造才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呢?
經過55天的改造,昏暗的老房子煥然一新,成了陽光小別墅。
設計師將朝西的牆面全部拆除,使用落地玻璃門代替傳統牆面,大大增強了室內採光。
窗戶內嵌百葉窗,可以調節光線,保護隱私。
玻璃門也可以全部打開,促進室內空氣流通。
設計師費盡心思,終於將廚房搬到室內,就在進門右手邊。
廚房做了整排的儲物櫃,以後不用把冰箱當碗櫥了。
吧檯邊有個隱藏式餐桌,不用時收起來也不佔用空間。
以前的衛生間其實面積還行,就是沒有合理地利用空間。設計師重新規劃空間,提高了衛生間利用率。
洗衣機、洗手臺盆,最關鍵的是這個家裡終於有馬桶了,姜家人再也不用使用尿壺了。
廚房往裡走,就是一個小客廳。
以前屋子裡幾乎見不到陽光。設計師特別在屋頂開了一扇大天窗,將陽光引進了室內。天窗是電動的,可以調節角度和進光。
小姜從來沒想過,自己這個20平米的小房子可以擁有一個舒適的客廳~
沙發也可以拉開變成一張床。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環境,爺爺奶奶搬到了老孫六環外的家裡,但是周末還是會過來小住。這裡就是臨時客臥。
臥室在客廳旁邊,是一張巨大的雙人床,老孫和小姜終於有了自己的臥室。
設計師往地下挖了幾十公分,在床底下爭取出了一個儲藏空間,可以存放一家人不常用的東西。
兒童臥室就是以前老孫睡覺的那個角落,設計師改成了富有童趣的小帳篷。
兒童臥室的牆面、地板都做成了儲物櫃。柜子裡還有一個抽拉式的隱藏書桌,方便孩子平時學習。
小帳篷可以睡覺也可以用作玩耍,等孩子再長大一點,換成大床墊就行了。
在兒童臥室和老孫床鋪中間,還有一個小樓梯。
爬上去以後就是二層小臥室。因為高度有限,這裡只能當做大女兒的臥室,成年人上來只能坐著。
床邊的牆面也做成了衣櫃,小姑娘甚至可以躲進去玩捉迷藏。
20㎡的小黑屋變成了陽光小躍層,你喜歡這個設計嗎?留言和婷婷聊聊吧~
您如果需要裝修設計,點下方「了解更多」,免費報價,領取設計師0元設計,可省萬元裝修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