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廣州建設文化強市,增城「文旅體二十條」吹響產業發展號角

2020-12-26 騰訊網

近日,以「新空間、新力量、新未來」為主題的增城區影視產業招商推介會暨文旅體政策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當天推介會上叩響的開機板,意味著屬於增城的「大片」正式「開機」。會上,增城區有關負責人向北京乃至全國優秀企業,影視、文旅體界的精英發出邀約:「攜手增城,築夢灣區!」

一江春水、魅力新城、影視明珠,這是增城夜色的靚麗名片。這裡也是文化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政策聚力,增城去年出臺的影視產業扶持政策,及今年疫情背景下「加碼」的「文旅體二十條」,吸引國內優秀影視作品製作企業、影視產業人才紛紛「落地」增城,影視資源集聚能力和孵化能力不斷提升;以「節」聚人,南方電影盛典、華語音樂傳媒盛典、華語戲劇盛典等「國字號」文化界盛事陸續在1978電影小鎮上演,為增城這座千年古縣增添人氣……

增城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和平臺效應,在粵港澳大灣區推進「人文灣區」建設中,推動影視產業、文化產業迸發勃勃生機,助力疫情背景下的大灣區影視文化旅遊體育產業破局新生,爭成為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1978電影小鎮夜景

用好的政策吸引人

廣州增城打出政策「組合拳」塑造影視文化產業動力源

11月底、12月初,「粵港電影展映周」期間,1978電影小鎮電影院先後展映12部粵港地區出品的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佳作,讓廣大影迷愛好者重溫粵港電影的「高光時刻」。以此節點向前回溯,南方電影盛典、華語電影嘉年華、華語電影高峰論壇等一系列盛事近年都在這裡上演。

豐富多彩的電影活動,折射了增城蓬勃發展的電影生態。如火如荼的電影產業背後,一系列政策體系正在搭建。

在廣州市積極推動影視、文旅體產業的發展背景下,2019年,增城率先出臺影視產業扶持政策《增城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若干意見》,設立廣州增城影視專項扶持資金,涵蓋了影視企業落戶、企業投資、影視拍攝、後期製作、劇本創作、影視作品播映、人才落戶、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等諸多層面的扶持措施。

今年疫情給影視文化行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增城再次一馬當先、敢為潮頭,加碼推出「真金白銀」的《廣州市增城區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簡稱「文旅體二十條」)。「文旅體二十條」覆蓋範圍廣,扶持力度強,針對文旅產業前期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等特點,新政策注重在投資建設和市場培育過程環節予以支持,充分體現增城的滿滿誠意。並分梯度設置獎勵準入門檻,避免「一刀切」問題,確保扶持真正落到實處。

扶持、獎勵、補助等,成為增城「雙政雙策」的關鍵詞。縱觀廣州市,增城政策力度和含金量都位居前列。其虹吸效應也在凸顯,政策發布後,已有近180家影視企業前往增城諮詢洽談,近60家企業進行實地參觀考察。並已引進果禾國際攝製中心、廣州晶彩影業、尹大為導演工作室、廣東弘數傳媒、閃耀動漫、潛龍兄弟、金劇會等近40家優質影視公司及工作室,影視資源集聚能力和孵化功能不斷提升。

30分鐘坐擁白雲、深圳兩大空港,1小時可達香港、澳門,在大交通建設完善為增城區域發展增添新動力的同時,也為當地的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機遇。許多行業內人士的觀點如出一轍:增城有豐富多彩的人文自然環境,有瀕臨港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也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所有這些,都是未來電影產業加速騰飛的強勁引擎。

1978電影小鎮。

用好的環境挽留人

以1978電影小鎮為載體打造電影藝術精品

「增城的文化生態非常好。一個新型影視公司的發展需要新的土壤,大灣區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地方,充滿了夢幻的想像力。」這是北京中文奇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和忠對增城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他認為,增城是粵港澳大灣區黃金樞紐,也是影視文化領域面向港澳、面向世界的一個窗口,他認為在增城推出的一系列鼓勵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的加持下,有活力的增城,有能力有優勢吸納同樣有活力的影視公司和影視人才。

僅僅靠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打造一系列電影活動,就可以讓產業如此迅猛地發展起來嗎?顯然不是。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早就讓珠三角各地總結了一套扶持產業發展成熟而良性的運作模式:用好的政策吸引人,用好的氛圍影響人,用好的環境挽留人。

以增城1978電影小鎮為例,這個由舊廠房改造而來的影視產業園區目前已成為增城、廣州乃至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最為亮眼的地區。2017年起,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在這裡舉辦了一系列電影IP活動,章子怡、黃曉明、姚晨、許鞍華、周冬雨等數300餘位明星先後到訪。2019年,增城區政府便以此為核心,形成了方圓5平方公裡的文化旅遊產業規劃。

11月底在廈門舉辦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廣州出品」大放異彩,《掬水月在手》《點點星光》以及《刑場上的婚禮》,獲獎或入圍的這三部影片展現出新時代廣州電影的特質:在堅持展現濃厚人文氣息的基礎上,形成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它們目前被統稱為「新人文電影」。

同月在廣州舉辦的 「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上,京穗兩城多個機構聯合發起「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而「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創作基地」則在1978電影小鎮設立,該基地將以此打造灣區級影視文旅特色小鎮和影視產業孵化基地,助力廣州文化綜合實力攀登新高度。該計劃落地此地,顯然也與這座小鎮有著對應影視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的影視公司這一優勢密切相關。

伴隨著去年、今年增城相關政策的出臺,近40家影視企業選擇了在1978電影小鎮落戶,計劃引進200多家電影創作、電影投資、電影拍攝、後期製作、頒獎典禮等全產業鏈影視企業,是1978電影小鎮新近的目標。

12月17日北京的推介會現場,南方光原文化分別與萬隆集團、1978電影小鎮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廣東劇本超市創作孵化基地將在1978電影小鎮打造集培訓、交流、展示、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線下空間。這無疑也增城打造文化空間,助力「新人文電影」的創作增加了砝碼。

如廣州市電影家協會主席蔣德富說,嶺南文化底蘊深厚,「中國電影新人文電影」計劃具備思想上的領先性,而創作出優秀的「新人文電影」的關鍵是人才,「與其說把人才『留下來』,不如說讓人才『停下來』,讓人才『停』在增城創作,發揮想像力。」

用好的氛圍影響人

以文興業,助力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州,在影視創作上有著深厚的底蘊和資源:從上世紀50年代起,廣州就拍出了《南海風雲》《72家房客》《山葉魚檔》等一眾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近年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外來媳婦本地郎》更是紅遍大江南北。

廣州人愛看電影。作為全國電影第一票倉,廣東省電影票房連續18年位列全國首位、影院及銀幕數量全國第一,在全國城市票房排名中,廣州、深圳長期位列前四位。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逐步實施,粵港澳三地更加緊密相連,以影視產業為紐帶,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發展,已成為建設「人文灣區」的重要手段。豐厚的文化底蘊及歷史資源,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地域優勢,連續多年的「票倉」優勢,都為廣州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吸引博納、華誼等影業巨頭落戶,多部「廣州出品」作品入圍金雞獎、廣州市電影家協會成立,曾經自南方起步「北漂」的電影企業也紛紛帶項目回歸……廣州電影產業發展動作頻頻,喜訊不斷,發力打造中國電影發展「第三極」。

除此之外,從打造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銀都電影數字攝製基地、廣東藝影番禺影視基地、1978電影小鎮等一批涵蓋電影拍攝、後期製作、電影發行等產業鏈條的電影產業基地和園區,廣州在努力從票房重鎮轉變為產業重鎮。

未來,文化軟實力,將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十三五」期間文化領域的諸多創新突破,令廣州搶佔了下一步發展的先機。近期,廣州市召開的文化強市建設推進大會上提出,要以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為總牽引,堅持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會上還提到,要提速文藝創作,全面發力做大原創精品;發揮窗口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廣州故事;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文旅消費能級提升。

佔據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兩大區位要塞,增城以1978電影小鎮為依託,以影視產業作為突破口,以建設大灣區影視產業孵化基地為抓手,努力做好「出政策」「搭平臺」「引鳳凰」工作,力爭成為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的重要承載地。

融創文化集團文化產業發展部總經理沈然認為,增城有良好的區位經濟優勢以及科技創新基礎,影視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力量,「在此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一定可以加速促進影視產業發展。」沈然認為,增城應利用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優點,以嶺南派建築、粵劇粵曲為抓手,打造增城超級文化IP,做好做大粵港澳大灣區影視泛文娛大市場。

雖然疫情對影視等文化產業帶來重重挑戰,但也倒逼了產業升級。文化產業本質還是「內容為王」,作為廣州打造「文化高地」的先鋒城區,粵港澳「人文灣區」的重要實踐基地,增城憑藉其獨特的優勢與平臺效應,推動影視和文旅產業發展,為高水平推動廣州文化強市建設打開新格局、躍上新高度貢獻力量。

【南方+文創頻道記者】遊原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在增城點亮,助力廣州打造「世界...
    「當年動工、當年點亮」再次展現「增城速度」近年來,作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發展區域之一,廣州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依託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優勢,圍繞「創新是第一動力」深下功夫,持續大力推進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邁進。
  • 號角已吹響 奮鬥正當時
    號角已吹響,擊鼓又催徵。
  • 創元集團:吹響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號角
    「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近日,蘇州創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印發文件——《創元集團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一項與全集團近2萬員工息息相關的重大改革拉開大幕。作為江蘇省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在蘇州國資系統唯一試點單位,創元集團已吹響全系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號角。
  • 廣州增城金農現代生態農牧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動工建設
    廣州增城金農現代生態農牧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3月29日上午,廣州增城金農現代生態農牧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動工現場會在小樓鎮二龍村舉行。  廣州增城金農現代生態農牧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是在廣州市委市政府、增城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由粵港澳大灣區產融投資有限公司、廣東豐樂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鄉村振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生豬養殖上市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通過「金融+科技+現代養殖模式+鄉村振興+村民致富」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新投資模式,力求打造一個以「樓房集約科學養殖、生態環保綠色排放、種養結合循環經濟」為特色的高標準生豬生態養殖基地
  • 增城白水仙瀑景區 啟動創建5A景區工作 華僑城國潮文化旅遊節啟幕
    活動當天,廣州華僑城與增城區政府正式籤署了《全域旅遊和城鄉融合項目-白水寨片區》合作框架協議,為推動當地文化旅遊產業的全面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廣州華僑城董事長浪雲平表示,廣州華僑城將藉助白水仙瀑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機會,把文旅產業引入增城,帶動增城全域旅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當地經濟發展承擔起企業責任和使命。
  • 廣州鄉村振興產投公司揭牌暨增城鄉村振興基金成立儀式順利舉行
    6月26日,在廣州市增城區1978文化創意園,荔枝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幕。值此荔熟蟬鳴之際,廣州鄉村振興產投公司順利揭牌,增城鄉村振興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5億元,主要投向鄉村振興產業相關項目。
  • 廣州新塘迎區域發展利好 合生創展助力打造高端居住區
    其中,合生·湖山國際作為合生創展在廣州主推的項目,結合區域發展利好,助力打造高端居住區。  廣州東部逐漸崛起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說,地段優勢加政策利好無疑仍是當前的商業發展兩大因素。其背後顯現出交通優勢、產業升級、經濟發展、人口支撐等價值,為商業和置業需求創造機會。
  • 蓬萊打響項目建設「開年第一戰」吹響新舊動能轉換號角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蓬萊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已然吹響。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就要抓項目」的意識,蓬萊把項目建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有力抓手,確定了今年計劃實施的一攬子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這一個個重點項目和工程,構成了蓬萊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圖景,勾勒出蓬萊幹部群眾在新時代新徵程下的前行軌跡。
  • ...做活文化賦能城市建設大文章 傅明先率隊考察蘇州文化產業發展
    濟寧新聞網11月27日訊 (記者 馬文洋)今天,濟寧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率隊考察蘇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學習借鑑新理念新模式,推進兩地交流合作,力促濟寧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蘇州市依託厚重的文化積澱,推動文化產業多姿多態蓬勃發展的經驗做法,給大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對濟寧市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傅明先在考察時指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更大力度推進思想解放,學蘇州之長,創濟寧之新,推動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政策創新,充分激發文化發展活力。
  • 中國二十冶立足新型產業 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
    項目以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材料研究中心為技術支撐,建設商務辦公區、會議展覽區、商業服務、生活配套等功能區,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打造新材料創新項目從研發、孵化、加速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服務模式。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對經濟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吹響號角!看南昌大學如何布局一流本科教育建設
    吹響號角!本次會議立足「作示範、勇爭先、創一流」的工作新定位,吹響了系統推進一流本科教育質量革命的號角。會議認為,學校緊緊把握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大邏輯,順應國際高等教育發展大趨勢,聚焦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總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回歸大學本位,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謀劃一流本科建設,統籌推進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及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學校內涵建設初見成效,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社會影響顯著增強。
  • 廣州增城,沒存在感?
    就像市自然資源局所說,近十幾年來,廣州沿珠江向東,形成了「珠江新城—金融城—黃埔港CBD」的發展趨勢。這也是自《廣州東部交通樞紐片區城市設計》發布以來一步步實現「廣州東部CBD」目標的方式也是結果。正如會議上規劃給黃埔港的定位——將代表廣州未來最高輻射能級、最高端科技創新、最高環境品質的門戶。只要它手裡頭漏點資源出來,作為這個「三高門戶」的鄰居,就是增城產業發展、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力量。
  • 增城稅務部門護航新農業發展 新時代「鄉村樂章」唱響新農村
    增城稅務部門護航新農業發展 新時代「鄉村樂章」唱響新農村金羊網  作者:嚴麗梅、李媛媛  2019-10-28 為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發展
  • 引入阿里影業萬達影視 廣州增城1978文化產業園將打造為電影小鎮
    脫胎於珠江電影製片廠舊廠區的珠影星光城,還沒有真正「變身」電影文化產業園。而廣州首個電影小鎮的名號,可能將被增城1978文化產業園捷足先登。   昨日,增城政府網發布《關於增城區1978電影小鎮微改造實施方案徵詢意見的公告》。
  • 從一塊柔性曲面屏幕窺探廣州打造「世界顯示之都」的決心
    近年來,作為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核心發展區域之一,廣州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依託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優勢,圍繞「創新是第一動力」深下功夫,持續大力推進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顯示之都」邁進。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廣州市增城區「搶」出來的項目。
  • 廣州打造青年回鄉助力鄉村振興示範項目
    廣州大力推進青年回鄉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團市委按照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和具體任務要求,大力實施廣州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按照有一定數量返鄉青年聚集、有特色產業項目支撐、經濟發展程度較好、鄉風文明水平較高、生態環境優美、資源稟賦好、團建引領有力等標準,重點抓建了12個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和56
  • 平安養老險:讓孩子們在心中吹響希望的號角
    6月20日,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養老險」)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青基會」)和全國少工委辦公室,在保定市阜平縣照旺臺平安小學開展主題為「吹響希望的號角」公益捐贈活動。平安養老險捐贈的首個「中國紅領巾——希望號角」落地。
  • 富士康落戶廣州增城引臺灣《天下雜誌》前來探究竟
    2017年3月,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在廣州增城落戶,「千年商都」再次引起世人關注。出於對富士康首選廣州,重返珠三角作為投資地的好奇,4月17—18日,臺灣《天下雜誌》社特派2名資深記者專程來廣州實地進行了採訪。廣州市臺辦工作人全程陪同。
  • 21條村!大投逾900億!增城豪奪廣州舊改之王
    截止2020年8月25日,根據房導君統計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告數據,廣州市今年一共有33條舊村與開發商確定全面改造合作協議或合作意圖。其中,增城獨佔21條,成為當之無愧的舊改之王。方圓、佳兆業等也持續在增城舊改市場發力。同時,很多房企將增城作為進駐廣州舊改市場的第一站。敏捷集團通過標下增城泮霞村作為舊改首秀;恆大拿下增城荔城街逕嚇村第二、三、四、六經濟合作社宣告首次參與廣州舊改;和健、河南瀚宇等在廣州舊改的首子無不是落在增城。
  • 2021年全省開發區吹響轉型發展號角
    開發區是我省轉型發展的排頭兵,也是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2021年,我省將採取立足轉型上項目、打造特色產業園區、持續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加快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強化考核獎懲等六項措施,力爭全省開發區預期目標實現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