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酒廠 觀光工廠的體驗經濟之道

2020-12-15 贏商網

  編者按:行天下,知大道。在文商旅·新時代,詩和遠方的組合將帶來全新的行業發展格局,而文旅商深度融合之路也將在組合要素和格局上大力推進幸福產業發展。那麼,究竟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能如何為人民美好生活賦能加持?

  文以載商,旅見不凡。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贏商網在第四屆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來臨之際,特推出【文商旅 大時代】大型系列策劃,篩選國內外知名文旅IP項目,從賦能、融合、變革的角度,共同探討與分享文商旅·新時代下的商業巧思和文化內涵。

  2018年,文創產業領域風起雲湧,而2019年,在經濟環境及網際網路技術的驅使下,文創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與動蕩。

  臺灣是中國最先提出文創產業的地區,自上世紀80年代,臺灣便開始探索文創產業。2000年《閒置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頒布,拉開了臺灣文創園區建設的序幕,並推動了臺北、臺中、花蓮、嘉義及臺南五大文創產業園區整建及產業群聚營運計劃。

  細數臺灣眾多文創產業發展,其大致包括六大類型,分別為工業遺產文創型、博物館文創型、餐飲文創型、休閒農業文創型、自然生態文創型及觀光工廠型文創。其中,利用舊的城市建設遺址改造而成的工業遺產文創型和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觀光工廠型文創,則從某種程度上通過既相互關聯又彼此區別的兩種風格,為廣大文旅愛好者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結合、工業與藝術兼容的更加多元豐富文創亮點。

  觀光工廠——集工廠生產、休閒旅遊、消費體驗為一體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方式,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其的浪潮由歐洲興起,後在日本得到發展。臺灣「觀光工廠」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旅遊項目,主要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文藝展演」等元素,加上寓教於樂的活動,成為了觀光客最熱門的活動之一。

  

  

  

  臺灣花蓮酒廠是一家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的體驗式觀光酒廠。從原料選擇、糖化、發酵、過濾到充填,遊客不僅能親眼看到新鮮的麥芽如何轉化成杯中香濃的啤酒,還能現場品嘗和購買。但花蓮酒廠只是臺灣工廠觀光化的運營浪潮中的一個縮影。由於時代及產業結構變遷,許多工廠轉型成保有生產製造有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不僅呈現美化後的廠區環境,也提供產品製作參觀,文物展示、體驗設施等服務。

  這種集工廠生產、休閒旅遊、消費體驗等融為一體的文創形式也成為近年來臺灣文創發展的一大亮點之一。

  花蓮酒廠文創產業園區——懷舊風與現代感同步呈現的藝術空間

  在臺灣,有相當一部分文創產業園區是由城市工業遺產改造而成。花蓮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這個佔地近4公頃,涵蓋26棟老廠房倉庫的歷史聚落,其前身為花蓮酒廠。在日治時期為民營的「宜蘭振拓株式會社花蓮港稻住工場」,以製造紅酒、米酒為主。直到1922年臺灣實施酒類專賣,改由臺灣總督府接收花蓮酒廠,歷經改稱後以「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花蓮酒廠」沿用至今。1988年,花蓮酒廠搬遷至美侖新廠。在閒置多年後,舊花蓮酒廠廠房由文建會規劃為花蓮酒廠文創產業園區,成為文建會在臺灣推動的五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之一。

  

  

  花蓮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文化藝術產業與觀光結合之實驗場域」,構建花蓮園區為傳統及現代融合之空間,強調「生態」、「生產」及「生活」並重的「東部文化櫥窗」。園區內各種式樣的舊廠房經改造後紛紛變身藝術空間,在老舊的建築外表下是一種文化底蘊的彰顯和散發。包括展覽場、小劇場、倉庫、辦公廳等在內的空間氛圍,無一不兼具了懷舊風與現代感的完美融合。也正因如此,花蓮酒廠文創產業園區也是花蓮眾多重要藝文展演活動的聚集地。

  

  園區亮點一:聽·原創聲音

  花蓮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本每天都會有原創歌手在露天舞臺引吭高歌自己的作品,不僅歌曲內容不盡相同,而且音樂曲風也大不一樣。

  

  園區亮點二:購·手作好物

  花蓮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商店,裡面的商品大多是店主手作而成,種類繁多,從可愛的文具到手機鏈、吊墜、首飾等應有盡有。

  

  園區亮點三:看·日式建築

  花蓮酒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由日式造酒廠改造的,其外觀建築全部沿用原樣,因此在這裡可以盡情欣賞日式建築在民初時代的風光。

  文旅6萬億市場 撬動萬億級資金投入

  在消費市場進入到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當下,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借鑑臺灣文創產業操作經驗?又該如何結合自身情況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創項目?

  2019年10月中旬,第四屆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將在西安曲江隆重舉行!

  

  由中國零售商業大數據生態平臺贏商網發起的「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是文化旅遊商業地產行業一年一度的饕餮盛會,從2016年在西安舉辦以來,已歷時三屆,每屆盛會凝聚心血與智慧的主題,已成為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的風向標。

  第四屆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以「賦能·融合·變革」為主題,匯集文旅文創、購物中心、連鎖品牌等最具話語權的權威人士,對行業變化做深度交流與有效探討,為中國文化旅遊商業地產創新發展提供最新、最專業的指導思想,促進各行業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解讀文化旅遊商業地產融合發展新路徑。

  資料來源:網絡整理   圖片來源:TravelKing 馬蜂窩

  時間:2019年10月中旬

  地點:中國·西安

  諮詢熱線:029—68203931

  

  掃碼關注贏商網西北站官方微信公眾號,獲取大會信息

相關焦點

  • 「文創+觀光旅遊」 海峽兩岸博覽會上觀臺灣花蓮
    第22屆魯臺會海峽兩岸博覽會, 臺灣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帶來數十種文創產品,展現臺灣文創的獨特魅力。   臺灣花蓮文創園是在臺灣菸酒公司花蓮舊酒廠的基礎上改建而成。    此次來濰將展出花蓮文創園之「花創」與花蓮舊酒廠之「花酒」等特色內容。
  • 臺灣花蓮文創將在濰坊綻放
    臺灣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派團參加第22屆魯臺會海峽兩岸博覽會,帶來數十種文創產品,展現臺灣文創的獨特魅力。  臺灣花蓮文創園是在臺灣菸酒公司花蓮舊酒廠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此次來濰將展出花蓮文創園之「花創」與花蓮舊酒廠之「花酒」等特色內容。
  • 臺灣花蓮文創將在魯臺會上綻放
    魯網濰坊8月22日訊(記者 張浩)臺灣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派團參加第22屆魯臺會海峽兩岸博覽會,帶來數十種文創產品,展現臺灣文創的獨特魅力。  臺灣花蓮文創園是在臺灣菸酒公司花蓮舊酒廠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此次來濰將展出花蓮文創園之「花創」與花蓮舊酒廠之「花酒」等特色內容。「花漾微醺」的「花酒」、小籠包外形的手工皂、原住民紋飾的布藝製品、「送財恐龍」書籤等一系列展品,透露出精緻的生活態度與無限童趣。
  • 七星柴魚博物館:臺灣最佳水產類觀光工廠
    七星柴魚博物館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上、七星潭風景區內,原本是廢棄已久的柴魚加工廠,後來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為原則,七星柴魚博物館成為一個具有人文及生態特色的主題館,整合地方資源,充分利用文化資產,結合產業文化,以充實花蓮觀光旅遊內容。
  • 花蓮地震重創臺灣觀光業 縣長籲最好援助是觀光
    花蓮強震給當地觀光業造成劇烈衝擊。花蓮本是臺灣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地區,有太魯閣、七星潭、花東縱谷森林等知名景點,更是入選大陸遊客評選的赴臺遊必去縣市。原本業者引頸期盼春節能帶來好業績,但是一場地震,讓訂房率大跌,觀光業進入「冰凍期」,有業者無奈地感嘆:「慘!SARS之後,最慘的一次!」
  • 盤點臺灣趣味觀光工廠(全文)
    據海峽導報報導,下月22日,號稱世界首座保險套觀光工廠將在臺灣開放供民眾參觀,這裡不僅介紹各種避孕工具與方法,還開放體驗保險套吹氣球與保險套檢測作業。小小套子,大大學問,一趟充滿好奇與期待的體驗之旅即將開啟。在臺灣,這類讓遊客藉由遊覽與體驗認識在地傳統產業的觀光工廠,已超百家,遊客有吃有玩又開眼界、工廠賣產品又賣工廠風光,如此雙贏的新興體驗遊正在島內方興未艾。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島內都有哪些趣味觀光工廠。
  • 臺業者盼花蓮金門直航 提升花蓮、金門和廈門的觀光綜效
    本來就是陸客旅遊熱門景點的花蓮,在小長假裡也吸引了島內各地民眾前往體驗慢生活,直接造成的結果是進出花蓮的火車票一票難求。而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島內進出花蓮的航班上座率不盡如人意。就此,有業者呼籲開闢花蓮、金門直航,利用「小三通」這條「黃金航線」,將陸客引到花蓮,提升花蓮、金門和廈門的觀光綜效。
  • 埔裡酒廠:靠工業旅遊每年賣酒十個億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憑藉著代工模式和出口導向的政策,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曾一度成為風靡一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經濟的飛速發展,總會帶來不斷地推陳出新。高潮過後,臺灣經濟進入緩慢之發展期,留下了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顯得無所適從——此時,在看到國外許多成功的工廠參觀項目後,臺灣聰明的企業家們發現了「觀光工廠」這根救命稻草。
  • 振興學堂|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
    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野心勃勃」——①——宜蘭:臺灣的」心靈之鄉「臺灣的宜蘭縣,一直被稱作是臺北的「後花園觀光工廠可以調動消費者五感(視聽觸嗅味),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這便是體驗經濟。宜蘭作為臺灣許多傳統工業發源地,具有發展觀光產業的先天優勢。
  • 臺灣花蓮文創產品將亮相濰坊海峽兩岸博覽會
    大眾網8月22日訊(記者 範素娟)記者從濰坊市臺辦獲悉,臺灣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將派團參加第22屆魯臺會海峽兩岸博覽會,帶來數十種文創產品,展現臺灣文創的獨特魅力。  臺灣花蓮文創園是在臺灣菸酒公司花蓮舊酒廠的基礎上改建而成,此次來濰將展出花蓮文創園之「花創」與花蓮舊酒廠之「花酒」等特色內容。「花漾微醺」的「花酒」、小籠包外形的手工皂、原住民紋飾的布藝製品、「送財恐龍」書籤等一系列展品,透露出精緻的生活態度與無限童趣。  除文創產品外,花蓮文創園還將帶來獨特的文創發展思路。
  • 花蓮地震重創觀光業 損失預估達數十億新臺幣
    空蕩蕩的花蓮車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花蓮地震重創觀光業,旅宿業退房訂單接到手軟,震後迄今1個月平均住房率僅2成,遊覽車團客沒進來,原本熱鬧的火車站經常空蕩蕩。花蓮縣府多管齊下救觀光,縣長傅崐萁說,若情況未改善,花蓮觀光業至6月底估損失逾80億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各界人士縱論花蓮未來
    原標題:臺灣各界人士縱論花蓮未來  新華網臺北12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李寒芳)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2015臺灣東大門—花蓮經濟觀光高峰論壇」11日在花蓮縣舉行,臺灣各界人士近百人圍繞花蓮觀光產業及經濟永續發展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 被逼出來的臺灣觀光工廠,其實也很精彩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其實,一般人不知道,「觀光工廠」靚麗的背後,是一段臺灣被逼產業轉型的無奈歷史。
  • 臺灣寫真:花蓮三日-中新網
    中新社臺北9月30日電 題:花蓮三日  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  從臺北火車站乘自強號列車,兩個半小時就到了花蓮,而此時已近中午。花蓮縣觀光處一名李姓工作人員對記者笑道:「花蓮好山好水好遙遠啊」。
  • 花蓮等客來(說臺灣)
    遊客在臺灣花蓮縣瑞穗鄉的嘉茗茶園體驗採茶。金立旺攝(新華社發)空蕩蕩的碼頭上僅有一艘遊覽船停靠在岸邊,在臺灣花蓮鯨世界船公司當了5年導覽的邱阿迅正準備迎接這一天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客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臺灣至今未放開境外旅客入境,一些以觀光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臺灣縣市深受困擾。花蓮縣導遊領隊協會理事張倪國華說:「往年一般一個月我自己領隊和配發出去的旅行團20個左右,今年2月到4月,我一個團都沒有帶。一方面境外遊客不能來,另一方面本地遊客也害怕疫情傳播不敢來。」
  • 臺灣花蓮部落之旅,只有進到部落體驗才是真的來過花蓮
    導語:臺灣花蓮部落之旅,只有進到部落體驗才是真的來過花蓮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越在地化的就越國際化第一次碰面的葉宿文旅的老闆這樣跟我講著。
  • (原創)臺灣花蓮選舉國民黨大勝意味著什麼?
    近日,臺灣花蓮市長選舉以國民黨大勝落下帷幕。臺灣媒體認為,被視為藍綠決戰蔡英文執政百日的花蓮市長補選落幕,國民黨魏嘉賢以53.8%得票率,完勝民進黨張美慧的41.9%,結束花蓮市6年的綠執政。這雖只是一個僅10萬多人口,選民數8萬多的小城補選,卻一葉知秋。
  • 蔡英文到花蓮拼觀光 民眾騎摩託車抗議
    華夏經緯網3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今天大陣仗帶著媒體到花蓮拼觀光。第一站來到阿美麻糬,實際以購買花蓮著名特產來帶動買氣。不只縣長傅昆萁臨時前來迎接,有一位民眾也騎著摩託車,並插有「罷免蔡英文、蕭美琴」的旗子停在阿美麻糬前。但幾分鐘後就被勸導離開。
  • 大陸新人在臺灣花蓮體驗少數民族特色婚禮
    原標題:大陸新人在臺灣花蓮體驗少數民族特色婚禮  新華網臺北12月8日電(記者吳濟海、姜克紅)來自上海的15對新人,8日晚在臺灣花蓮集體體驗具有當地特色的太魯閣人婚禮,為自己留下難忘而美好的甜蜜回憶。   在充滿少數民族風情的花蓮立德布洛灣山月邨和達基力部落屋,山月村村長鄭明岡率太魯閣人為遠道而來的新人們熱情地獻上迎賓舞,並演奏歡樂木琴,贏得陣陣掌聲。   新人們還穿上太魯閣人傳統服飾,欣賞太魯閣人的口簧琴、慶豐舞、勇士現代舞、族群融合舞,與少數民族朋友共同聯歡學跳勇士舞、傳情舞,並按照當地婚禮習俗背新娘。儀式現場歡聲笑語不斷。
  • 臺灣宜蘭,觀光工廠模式研究,工業研學目的地開發五大標配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當下工業研學以歐美、臺灣的「觀光工廠」及日本的「工廠見學」為旅遊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