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蘿蔔大白菜比去年同期上漲1至3倍 預計本周菜價開始回落

2021-01-13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5月9日訊,近幾天,不少市民在購買蔬菜時,發現胡蘿蔔、大白菜、圓白菜這幾種「當家」蔬菜價格「嗖嗖」地上漲,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至3倍。

胡鐵湘/北晚新視覺供圖

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新發地了解到,近期北京市場上的蔬菜進入冬季蔬菜向春季蔬菜轉換的時期,由於部分冬儲菜已銷售殆盡,春季新菜還沒有上市,導致供應出現短期斷檔,拉高了蔬菜的價格。不過隨著春季蔬菜相繼上市,本周起價格已經開始回落。

冬春銜接菜價波動

近期北京新發地水洗胡蘿蔔的批發價為1.4元至2元/斤,去年同期是0.5元至1元/斤,年同比上漲126.67%;大白菜批發價為0.65元至0.8元/斤,去年同期是0.3元至0.4元/斤,年同比上漲107.14%;而甘藍圓白菜的批發價為0.9元至1.5元/斤,去年同期是0.25元至0.3元/斤,年同比上漲336.36%。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目前北京市場上的蔬菜供應正處於由冬季供應模式向春季供應模式轉換的時期,一些蔬菜已經完成了轉換,一部分蔬菜正在進行轉換。

比如新洋蔥已經完全取代了冬儲洋蔥;新土豆還沒有完全取代冬儲土豆;北方產區的尖椒已經完全取代南方產區的尖椒;大蔥則仍然依賴南方產區供應;北方產區的扁豆完全取代了南方產區的扁豆;而豇豆則還需要南方產區來補充供應。這種轉換的進程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在轉換過程中出現的銜接問題就有可能造成菜價的波動。也就是說,後期菜價是進入下降區間,但是這種下降是在不斷的波動中實現的。

成功落地安徽泗縣

近期對於北京新發地來說還有一件大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北京新發地項目成功落地安徽宿州泗縣。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介紹,泗縣新發地項目是新發地實施「內升外擴」的戰略成果,是走向全國的標杆項目,也是新發地在全國建設的第15個分市場。

新發地將嚴格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運營」的三高原則,努力將該項目建設成泗縣乃至宿州的農產品商貿物流標杆,打造成為泗縣農業實體經濟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樣板,培育成泗縣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引擎,最終成為對外展示泗縣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的一張名片。

新發地市場不僅是北京市民的大「菜籃子」和大「果盤子」,還是首都農產品市場的價格「穩定器」、應對不時之需的戰略「戰備庫」和保障首都日常供應的「護城河」。2017年新發地市場各類農副產品總交易量為1618萬噸,總交易額為816億元。

目前,新發地已在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建立了14家分市場,並圍繞分市場建立了一大批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定點生產基地。分市場和定點生產基地的建設形成了北京新發地遍布全國的供應網絡,構建起了首都農產品安全穩定供應的保障體系。

 

 

來源:北京晨報

相關焦點

  • 京城菜價為何越來越貴?非自然因素是原因
    本報訊(記者邵澤慧 通訊員劉通)從去年開始,京城市民對菜價的感覺是越來越貴。北京新發地市場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2010年6月30日本市蔬菜平均價格為2.06元/公斤,比2009年同期1.67元/公斤高出23.35%;比2008年同期1.30元/公斤高出58.46%;比2007年同期1.25元/公斤高出64.8%。
  • 冬瓜每斤批發價逼近5元 菜價究竟要漲到什麼時候
    記者昨從婁橋菜籃子農副產品市場獲悉,隨著氣溫回升和本地「五月季」瓜果類蔬菜即將大量上市,加上前期高價提升了菜農種植積極性,預計眼下蔬菜批發價格將逐步下降,零售價也將隨之回落。  市場供給加大  葉菜類先降價  據介紹,目前溫州蔬菜批發市場上價格回落較大的葉菜類,包括香菇菜、黃葉菜、大白菜、生菜等,如香菇菜本周的批發價為1.2元-1.5元/0.5公斤。
  • 本周新發地菜價:受天氣和節日影響,葉菜類上漲幅度較大
    基本概況 本周,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波動上行,周前期上漲明顯,周后期緩慢回落,回落以後的價格仍然略高於去年同期。 12月13日,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是2.17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2月6日)的2.14元/公斤上漲1.40%;比去年同期的2.11元/公斤上漲2.84%。周環比小幅上漲;年同比小幅上漲,上周同比12.63%,本周同比漲幅大幅收窄。
  • 乾旱後遺症 成都「菜籃子」價格全面上漲
    市場調查 菜價創下歷年新高  大白菜每斤1元,花菜1.98元,黃瓜1.18元,芹菜1.61元……昨日,記者從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最新採報的九月中旬菜價表上了解到,目前我市絕大數蔬菜零售價的月平均值都突破了1元/斤,就連以前一直賣0.5元/斤以下的大白菜、青筍、土豆等每斤售價都超過1元。蔬菜批發價大幅上漲直接導致零售市場價格上漲。
  • 大蒜價格上漲多少錢一斤?預計明年年初回落
    預計明年年初回落 2019-11-05 14:03:48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景嘯塵 | 字號:A+ | 從九月底開始,蒜價又一路上揚。北京新發地市場單品銷售大王以及大蒜主產區的商戶表示,近期大蒜價格的上漲,是市場供需的正常反映,預計明年年初價格會有所回落。
  • 上海批發渠道的價格已開始回落
    目前批發渠道的菜價已經出現了下跌。部分綠葉菜價格上漲小秦的攤位擺在陽普永吉菜市場的頭一個,一進門就能看到她站在一片水靈靈蔬菜的後面。她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的菜價在上漲。「我這裡有三種青菜,寧夏小青菜8元一斤,矮腳大青菜4.5元一斤,還有一種3.5元,一般人家用來包餛飩。」小秦說,上周寧夏小青菜還賣7元一斤,但這周的進貨價漲了20元一箱,所以她也提價了。
  • 上海江橋:胡蘿蔔翻身,黑/黃線椒受歡迎,這幾種蔬菜價格也漲了
    產區客戶介紹,去年該時段當地白菜價格觸底,今年菜農種植白菜的積極性較低,導致當地大白菜供應偏緊,現在產區大白菜包地後來場成本價在0.75-0.8元/斤,相當於去年同期市場的批發價。而當前我市場大白菜批發價只有0.6-0.7元/斤,行情倒掛明顯。
  • 蔬菜價格維持高位 合肥菜價提前啟動「過年模式」
    1月22日~23日的雪比前兩天那場大了一點,不過省城大部分蔬菜品種雪後漲幅不明顯,蔬菜價格依然維持高位,由於低溫持續、地產菜上市量減少和節日臨近等多種因素,省城菜價或就此進入「過年模式」,漲價容易降價難。
  • 芹菜、香菜等部分菜價上漲,預計九月底回落
    有媒體報導稱,近期全國蔬菜均價呈現快速上漲趨勢,浙江的情況也是如此嗎?記者走訪了農貿市場、超市以及批發市場,實地求證菜價上漲的真實情況。「確實都漲了,就沒有價格下跌的菜。」屏風街農貿市場一個蔬菜攤主戴先生說,半個月前菜價還沒有這麼高。現在批發價漲了,菜場價格也跟著漲。記者隨便拿起一把芹菜詢問價格,戴先生介紹,之前芹菜價格是每斤賣5到6元,如今是每斤7到8元。
  • 它的維生素含量最完整,是胡蘿蔔的2倍,是大白菜的3倍
    史上維生素含量最完整,它的維生素含量是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物美價廉!土豆維生素含量最完整土豆很便宜,但卻富含營養。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雖然澱粉含量相對較高,但比大米、麵粉澱粉含量低得多。而且土豆含有很少的脂肪,所以吃更多的土豆是不容易增加體重的。此外,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 近期杭州蔬菜價格高位震蕩 預計這種情況下周會緩和
    ●本地蔬菜價格  比月初漲了兩三成  我們來看看昨天的菜價(數據採集自古蕩農貿市場,單位「每斤」):  莧菜5元/斤(月初3元/斤);茄子6元/斤(月初4元/斤);絲瓜6元/斤(月初3元/斤);萵苣6元/斤(月初4元/斤);毛豆3.5元/斤(月初2.5元/斤);南瓜4.5元/斤(月初3.5元/斤);西蘭花8.5元/斤(月初6元/斤)……
  • 北京租房市場回暖 租金連續3個月上漲
    中新社北京9月1日電 (記者 於立霄)貝殼研究院發布最新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8月份,全國重點城市的土地、二手房市場基本完成疫情衝擊後的修復,累計成交均實現同比轉正。其中,北京二手房市場交易量攀升,租房市場租金連續3個月上漲。北京租房市場回暖,租金連續3個月上漲。
  • 菜價降了!今年冬菜「大反轉」:不升反降「跌」10%
    目前,整個無錫蔬菜批發市場的日交易量在1700噸-1750噸,跟去年相比有10%—15%的上升,菜價下降了10%。今年本地冬菜「大反轉」「本地菜價最近有所上漲!」朝陽農產品大市場相關負責人尤勇告訴記者,由於天冷了上市量減少,貨源少了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
  • 郊菜供應量增加3成 「1元菜」重返申城菜場
    據《勞動報》報導,冷空氣又要來了,菜價會不會漲?昨日,記者走訪滬上各大批發零售市場後發現,從上月中旬至今,申城菜價特別是綠葉菜價格一路下探,部分零售市場「1元菜」回歸,青菜、蘿蔔、大白菜價格在不少菜市場內都穩定在「2元內」。業內人士表示,市場供應量增加是菜價穩定的主要因素。
  • 豬肉零售價回落
    一季度初,春節因素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肉價連續上漲;2月下旬起,生豬流通、銷售逐步恢復,各級政府有序投放儲備凍豬肉,積極引導消費預期,肉價逐步回落,3月25日精瘦豬肉均價降至32.34元,較最高價回落9.5%。一季度,全省精瘦豬肉、去骨後腿豬肉、豬肋條肉零售價格環比漲幅收窄為2.3%、1.7%、2.7%。雞蛋價格持續低迷。
  • 大連菜價比去年同期降10% 多果菜成為一元家族
    本報訊 黃瓜一元一斤,西紅柿1.5元一斤,豆角2元一斤,上周末,我市不少大型農貿市場顯示的菜價已經走低,尤其那些平日裡價格高高在上的果菜,不少已經成為一元家族,賣的比葉菜便宜。  西紅柿、黃瓜、青椒等果菜一向給人以價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