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介紹,竹纏繞複合材料是一種新型的綠色材料,是以竹子為基材,以樹脂為膠黏劑,採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由浙江鑫宙竹基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國際竹藤中心研發
竹纏繞複合材料是中國自主研發、具有獨立完整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生物基材料,具有資源可再生、重量輕、強度高、阻燃保溫、綠色環保、節能低碳等特點,其產品可廣泛應用於交通、市政、水利、建築及軍工等領域,其產業鏈貫穿國民經濟的第一、二、三產業。
根據資料顯示,竹纏繞技術已具備初步的標準化體系:國家標委會及國家林草局、住建部已頒布《竹纏繞複合管》國家標準,《竹纏繞複合管》、《竹纏繞複合管道工程技術規程》、《竹纏繞管廊》行業標準。
近日,由世界竹藤組織主席、國際竹藤中心主任江澤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纏繞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葉柃,世界質量標委會竹藤委員會主席、國際竹藤中心常務副主任費本華撰寫的論文《竹纏繞複合材料的研發、應用及產業化現狀與前景》刊發在《世界竹藤通訊》上,概述了竹纏繞複合材料及其技術研發、應用及產業化現狀,分析了其市場潛力及前景,以期充分展示竹纏繞複合材料對綠色經濟以及人類可持續發展所發揮的重大作用。
文章中介紹,竹纏繞複合材料是一種新型的綠色材料,是以竹子為基材,以樹脂為膠黏劑,採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材料,由浙江鑫宙竹基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國際竹藤中心研發團隊經過10餘年不懈努力研製而成。該材料充分發揮了竹材軸向拉伸強度高的特性,通過纏繞工藝而製成,從而突破了竹材傳統平面層積熱壓技術及其應用領域。
竹纏繞複合材料可廣泛替代鋼材、水泥、玻璃鋼、塑料等不可回收的高汙染和高能耗原材料,還具有低碳、節能、減排等優勢,可應用於交通、市政、水利、建築及軍工等多個領域。
文章中指出,目前,在研發的竹纏繞複合材料產品中,竹纏繞複合管、竹纏繞管廊、竹纏繞整體組合式房屋已進入推廣應用和產業化階段。
我國每年在市政給排水、水利調水、農業灌溉等工程中需要大量的管道,竹纏繞複合管經過十餘年努力,完成了技術研發、新產品試用、新產品鑑定、工程示範應用、產業化生產線研製、成果鑑定、標準編制、量產工廠建設等全部基礎工作,已進入全面產業化階段,目前已在山東、福建、河南等7個省建設並投產的年產能達12萬噸,重慶白培、湖北通山、河南洛寧、湖南遂寧、廣州南雄等十餘個工廠正在建設或籌備建設中。 國務院高度重視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積極鼓勵在綜合管廊建設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於2016年在竹纏繞複合管的基礎上研製了竹纏繞管廊。竹纏繞複合管在強度設計、連接技術、材料機理等方面為竹纏繞管廊提供了應用依據,加快了竹纏繞管廊技術成型及示範應用過程,目前已在呼和浩特、大同示範工程中成功應用。
2017年6月,竹纏繞高鐵車廂樣品研製成功,其不僅具有資源可再生、低碳環保、綜合成本低、隔音等特性,而且還有吸收緩衝撞力的天然屬性,因此,車廂在受到極限情況下,能減少乘客受到的衝撞力,減少事故傷亡率,極大增強了安全性能。
2017年10月,世界上第一款竹纏繞整體組合式房屋研製成功。竹纏繞整體組合式房屋具有資源可再生、節能低碳、抗震、保溫、隔音、防火、建造速度極快、綜合成本低等優。
2018年5月,世界首座竹纏繞整體式公廁研製成功。在滿足設計需求的同時,竹纏繞整體式公廁可以達到一類公廁標準。具有可移動、安裝快捷、原材料綠色環保、外形美觀、無現場施工垃圾、佔地面積小、處理方式多樣。
2018年7月28日,「八一」建軍節前夕,攜帶式竹纏繞火箭發射筒筒體研製成功。該軍工產品具有耐高溫、形變小、質量輕、成本低等特點,在軍事領域應用潛力巨大。
據了解,作為新型環保低碳材料,竹纏繞複合材料的研發與推廣得到了國家十幾個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同時還得到科技、能源、環保等行業的關注與參與。2016年5月,國家林業局批准依託鑫宙公司和國際竹藤中心建立「竹纏繞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7年9月20日,國際竹纏繞產業創新聯盟與菲律賓眾議院籤署《菲律賓眾議院與國際竹纏繞創新聯盟合作意向書》,加快了竹纏繞複合材料技術走出國門的步伐,並推動該技術作為重要戰略技術在菲律賓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推廣應用。
2018年6月26日,在「竹纏繞(北京)論壇——綠色創新技術助力南南合作」上,緬甸芒秀開發發展總公司、緬甸聯邦一帶一路信息綜合實施協會與ERCBWC、中鐵十八局共同籤訂了竹纏繞複合材料製造項目,推動與緬甸的合作。
文章指出,竹纏繞複合材料的產品與技術先進,規模效益顯著,並且應用領域廣泛,競爭優勢明顯,高效利用了竹資源,實現低碳節能,符合綠色發展理念,更能夠增加就業,助力全球減貧目標的實現。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球經濟正朝著低碳經濟轉型。在此背景下,作為一種新型生物質材料,竹纏繞複合材料及其技術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該材料將會成為繼鋼材、水泥、金屬、塑料、木材等基礎性材料後的又一種新型生物基複合材料。在竹纏繞技術產業發展的引領下,未來竹纏繞技術產業將達到萬億規模,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