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嶽曉光當選喬治亞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12-22 天津在線

喬治亞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日,經過一天的大會議程,中國學者、賽普勒斯歐洲大學校長助理、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會士、巴基斯坦工程院院士嶽曉光獲得多數票通過,於當天晚上收到喬治亞自然科學院院長Paata J. Kervalishvli院士的賀信,恭喜他當選喬治亞自然科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部外籍院士。

在此之前,喬治亞自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有3位,分別是:希臘國家科學院大氣物理與氣候學研究中心主任 Zerefos Christos 院士(希臘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挪威科學院院士等八院院士),希臘雅典大學前校長 Asimakopoulos Demosthenis 院士,烏克蘭國家科學院計算數學研究中心主任 Makarov Volodymyr 教授(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

接到嶽曉光的好消息之後,賽普勒斯歐洲大學校長KostasGouliamos院士,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主席、英國牛津大學JamesCrabbe院士,巴基斯坦薩法大學副校長、巴基斯坦工程院創院院士Afzal Haque教授,喬治亞工程院副院長Mamuka Matsaberidze院士等學者紛紛表示祝賀。

圖1嶽曉光照片

嶽曉光簡介

嶽曉光,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巴基斯坦工程院院士,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會士,賽普勒斯歐洲大學校長助理,泰國國王理工大學國際管理學院顧問,羅馬尼亞羅美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葡萄牙波爾圖理工大學商業科學與信息系統研究中心研究員,義大利卡坦扎羅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員,埃及愛因沙姆斯大學人工智慧與知識工程實驗室顧問,德國法蘭克福CTI國際顧問,南非國家科學基金評委。主要從事智能信息處理、風險管理、安全工程、通識教育等方面教學研究工作。

參與到泰國、義大利等國授課,指導數位中國籍博士留學生;在重要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100餘篇,目前聯合負責一項哈薩克斯坦國家科學基金項目(約86萬人民幣);與美洲、歐洲、亞洲、非洲、澳洲等50餘個國家學者進行合作研究。還擔任多個國際會議的大會主席、委員,多個國際期刊主編、編委、客座編輯、審稿人。

他合作創立的國際工程技術協會(IETI)是知名的學術組織。IETI核心成員包括:6位諾獎得主、2位圖靈獎得主、1位菲爾茲獎得主、2位沃爾夫獎得主、100餘位院士、30餘位ACM/IEEE Fellow等。IETI的理工科會刊《人類功效學與安全》被世界人類工程學學會、歐洲人類工程學學會聯合會等推薦。IETI的經管類會刊《金融與風險管理》被ESCI(WOS)、ABDC等國際主流資料庫收錄。

在成果轉化方面,他的團隊專注於大數據及智能計算應用,構建經營數據分析、企業洞察、品牌推廣、危機預警、媒體監測、戰略規劃等服務內容,打造集經營數據可視化、輿情數據等一體化的智慧數據服務平臺,優化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智能運營管理能力。

圖2喬治亞自然科學院院長Paata J. Kervalishvili院士照片

喬治亞自然科學院簡介

喬治亞自然科學院(Georg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簡稱GANS)成立於1994年,由喬治亞兩所久負盛名的大學:喬治亞理工大學、喬治亞提比里西國立大學的學者發起,由於GANS每2年增選一次院士,目前只有80多位院士(含外籍院士)。

現任院長為出生於1949年的資深物理科學家、喬治亞前總統助理、喬治亞理工大學Paata J. Kervalishvili院士,是美國、歐洲、俄羅斯、喬治亞等地院士。Paata於1979年獲得蘇聯工學博士,1989年獲得蘇聯國家教授頭銜,與多個國家學者及組織(包括世界銀行、歐盟等)開展了學術合作,發表了450篇學術論文、書籍(章節)、專利等。

相關焦點

  • 鄧中翰、李飛飛當選美國院士的中國晶片之父
    月6日中午,美國國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外籍院士名單,院長約翰·L·安德森(John L Anderson)宣布,NAE選出87位新成員和18位國際成員,截至目前,NAE美國成員總數達到2309人,國際成員總數達到281人,其中中國籍20位。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來自重慶大學的資料顯示,Michael Hood2002年當選澳大利亞技術與工程院院士,2012年被聘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終身榮譽教授,2015年任澳大 利亞技術與工程院昆士蘭分院主席。
  • 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  此次當選的7位中國學者簡歷如下(排名不分先後):  朱永官  朱永官,環境土壤學家,1967年8月生於浙江桐鄉。
  • 劉如謙、莊小威、李飛飛、王辰等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
    2020 年 10 月 19 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增選 100 位新院士,其中 90 名常規成員和 10 名國際成員。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超過 2200 人,其中國際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18位華人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174名學者當選,其中含華人學者18位。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NAI Fellow)是美國授予學術創新發明家的最高榮譽。截至2019年12月,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共有1060名院士,總共持有3萬2千餘項美國專利。據統計,戴黎明、張鋒等18人當選,大部分人均本科畢業於國內院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 2019 年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入選院士名單公布,張亞勤等 9 名華人學者...
    Andrews 宣布,今年有 200 多名傑出人士入選該學院院士。其中,9 名華人學者入選,百度總裁張亞勤博士當選為該院數學、物理和工程學部院士。其餘 8 位入選學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理學家傅伯傑UC Irvine 分校物理和天文學教授 Clare C.
  • 山城「榮譽市民」當選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他設計的橋座座...
    林同棪國際供圖 華龍網發重慶客戶端-華龍網消息,經過全世界提名和五輪嚴格評選,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於日前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單,林同棪國際董事長鄧文中院士當選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記者8日從林同棪國際了解到,鄧文中院士還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提及鄧文中,相信很多橋迷都不會陌生,重慶乃至全球很多知名的大橋,都是他設計的。他對重慶的感情更是深刻。
  • 臺「副總統」陳建仁入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被標註國籍「中國臺灣」
    綜合臺媒5月3日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NAS)2日公布最新入選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臺灣地區副領導人、「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及「中研院院士」朱敬一被選為201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但媒體在查看NAS網站後發現,陳建仁和朱敬一的國籍都標註為「中國臺灣」(Taiwan, China)。 臺灣「中研院」隨後了解情況,尚未正式對外回應。
  • 七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撰文 | XZ製版 | 啟萌之星2020年12月15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網上發布了最新的當選院士名單。此次新增的35名新成員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在新當選的院士中,其中女性成員有16名(45.7%),佔比創新高。隨著最新一輪的人員增加,該組織總人數達到了1302人,其涉及的領域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工程科學、社會和經濟學等十大領域。
  • 臺高官當選美外籍院士 國籍被標「中國臺灣」
    臺「副總統」陳建仁和臺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朱敬一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其國籍被標為「中國臺灣」。臺「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聲稱,「副總統」陳建仁得知後認為「無法接受」,目前「中研院」正聯繫NAS要求更正。
  • 什麼是院士?為什麼中國的院士都那麼厲害?
    那麼什麼是院士?為什麼中國的院士都那麼厲害呢?中國院士制度起源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於1948年,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過層層選拔,81人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包含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著名學者。這次選舉中,除了中央研究機構以外,獲選人數最多的四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央大學。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截至目前,全球共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工程科學、社會和經濟學等十大領域。
  • 中國工程院公布 2019 年院士增選結果:阿里王堅等當選
    今天,中國工程院網站宣布了中國工程院2019年當選院士名單。中國工程院2019年當選院士名單包括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9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9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8人)、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7人)、農業學部(7人)、醫藥衛生學部(10人)、工程管理學部(6人)。
  • 關於公布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結果的公告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3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9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現予公布。中國科學院2013年12月19日2013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共53人,分學部以姓氏筆畫為序)
  • 2019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出爐:安徽新增7位院士
    安徽新增7位院士!其中,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夕雲、葉向東、楊金龍、俞書宏、吳宜燦。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王運敏。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予公布。
  •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 75人當選
    中化新網訊 中國工程院22日在北京公布,該院2019年開展了第14次院士增選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  中國工程院新增選75位院士分屬該院9個學部,包括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人,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9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9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8人,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7人,農業學部7人,醫藥衛生學部10人,工程管理學部6人。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簡介(七)
    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外籍榮譽院士,法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外籍院士。 在國際上21所大學獲榮譽博士,曾獲諾貝爾化學獎、Karl-Ziegler獎、Ettore Majorana-Erice-Science for Peace獎、英國皇家學會的戴維獎章。
  • 歷年當選的中科院院士,來自這二十一個學科最多!
    成立於1949年的中國科學院是國家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以及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中科院有六個學部,分別是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部、技術科學部。另外還擁有一定數量的外籍院士。
  • 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阿里王堅當選院士
    【TechWeb】11月22日消息,今年,中國工程院開展了第14次院士增選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今天正式公布結果。其中,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入選工程管理學部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