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水、泥石流,緊急避險指南來了!

2020-12-15 新華社

近期,我國多地遭遇洪澇災害,暴雨來臨時如何防範?洪水暴發時如何防備與自救?遭遇泥石流如何逃生?我們為您整理了緊急避險指南。

——暴雨來臨時如何防範?

當暴雨來臨時,注意關閉門窗,防止雨水進入屋內,一旦進水則需要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注意街上的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應當立即遠離。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在流水中行走。遠離積水路段,注意躲避下水井蓋。

不要在暴雨天氣進入山區旅遊,在暴雨來臨前應當儘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帶躲避。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渾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暴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洪水暴發時如何防備與自救?

當接到洪水預報時,應提前備足食品、衣物、飲用水、生活用品和必要的醫療用品。

洪水來臨前,如需要進行安全轉移,根據自己所處位置和條件,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來不及轉移時,要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紮成筏逃生。

如果已經被洪水包圍,設法與當地政府或救援部門取得聯繫,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若不慎被捲入洪水中,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可以漂浮的物體。

——遭遇泥石流如何逃生?

發現泥石流後,應設法從房屋中跑出來,到開闊地帶,儘可能防止被埋壓。

往與泥石流呈垂直方向一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絕對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動方向走。

注意不要上樹躲避,也不要停留在低凹處。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不要躲在滾石或者亂石後面,不要再山谷和河溝底部紮營。(製作/趙宇嬌)

相關焦點

  • 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應對常識
    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應對常識1.地震應對常識(13.洪水、泥石流應對常識(1)洪水緊急自救●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地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遊水轉移。●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 雲南暴雨突發泥石流 洪水從山崖噴湧而出衝向公路好似「瀑布」
    雲南暴雨突發泥石流 洪水從山崖噴湧而出衝向公路好似「瀑布」 2020-08-31
  • 緊急!311名群眾乘坐鐵路軌道車避險
    緊急!311名群眾乘坐鐵路軌道車避險 2020-09-01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美利川人」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來襲,回龍因何化險為夷?
    其中,破壞力最大當屬7月16日忠路鎮小河片區遭遇的特大暴雨。在小河片區中,又以回龍村的遭遇最為驚險。由於地勢低於其它幾個村子,渾濁洶湧的洪水四面而來,將回龍村的七個小組隔離成三個孤島,地勢最底的1、2小組更是被淹成一片澤國。不僅如此,暴雨導致背後的牛頭山大面積滑坡,嚴重威脅著當地一百多位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 暴雨繼續,颱風確定要來了,快收下這份洪水自救與安全轉移指南
    水利部消息,受上述強降雨影響,西江上遊、北江、烏江、沅江、澧水、鄂東北諸河、淮河上遊、沂沭河、滁河、秦淮河等河流將出現漲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6月11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預計今年長江中下遊、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區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遊、太湖、淮河等地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 如遇閃電、泥石流怎麼辦?避險知識學起來
    如遇閃電、泥石流怎麼辦?避險知識學起來 2021-01-17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洪水來襲該如何避險?
    洪水來襲該如何避險?未來幾天,長江中下遊至貴州一帶將受暴雨波及,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還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受持續降雨影響,長江流域多條支流多站發生超警及以上洪水。那麼,如果遇到洪水該怎麼辦?1、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出的預報和預警,做到提前防範,儘快撤離。
  • 暴雨、洪水來臨前應該準備什麼?
    我國部分省市因連降暴雨遭受洪澇災害,給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為了普及洪澇災害知識和技能,近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專家研究編寫了《洪澇災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分別從洪水來臨前的應對準備、洪水來臨時如何呼救與安全轉移、災後如何預防疾病等方面,向公眾提供科學權威的健康知識。
  • 洪水爆發後如何自救?
    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衝毀道路、橋梁、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發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l.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 重慶綦江將出現1940年以來最大洪水,政府緊急轉移群眾4萬人
    受降雨和上遊來水影響,重慶綦河已超保證水位4米,沿江公路被淹,江水持續灌進,政府緊急轉移群眾4萬人。預計第一輪洪峰下午3點30分過境綦江,或超歷史峰值!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提醒,需要特別關注長江流域的強降雨,尤其是安徽、湖南、湖北等地,需關注暴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的影響,提前排查,早做準備,儘量減少災害的發生。次生災害怎麼防?
  • 疾風暴雨災情慘重,洪水泥石流釀百死,印度數萬災民流離失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尼泊爾的暴雨從11日持續到16日,而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未來數日仍會出現猛烈雨勢。極端降雨帶來的洪水和泥石流僅僅是個開頭,後續防疫、安置災民與重建家園的工作仍須關注。南亞疾風暴雨引起水災,印度孟買學童涉水通行。
  • 遭遇洪水怎麼辦?
    當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衝毀道路、橋梁、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當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轉移,離家前注意拉掉電閘,關閉煤氣。
  • 預防躲避洪水要知道這些
    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過程,多地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汛期暴雨局地性、突發性強,雨量大、危害重,常伴有大風與冰雹,並由此引發山洪爆發、河水陡漲、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考慮暴雨、洪水兩方面因素,入汛日期採用雨量和水位兩個入汛指標確定。雨量指標以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面積表徵。各地區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7—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
  • 南方地區強降雨持續 水利部進一步部署暴雨洪水防範工作
    四川、重慶、廣西、廣東、安徽、浙江等地1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四川古藺河及小金川、重慶驢子溪發生超保洪水。太湖周邊河網區仍有7站水位超警戒。受其影響,長江、淮河、太湖、珠江等流域部分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其中太湖、淮河上遊等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6月27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當前雨情水情形勢,對防範應對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參加會商。會商要求,一要加強監測預報預警。
  • 【安全教育】洪水來了救命方法
    山洪最常見的是由暴雨引起的,通常指在山區沿河流及溪溝形成的暴漲暴落的洪水及伴隨發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
  • 汶川泥石流親歷者講述:沒有徵兆就來了洪水,為了逃命啥子也沒拿
    在水磨鎮,泥石流留下的「痕跡」觸目驚心。記者不時就能看到陷在淤泥中的小轎車,有的車窗玻璃都被擊碎了。被衝垮的大橋和欄杆,遍地的樹木、枝葉和淤泥,無不在展示著泥石流的餘威。忙著照看孩子的老闆娘說,她僱了八九個人來清淤,每人每天150元。
  • 義大利法國相繼遭受暴雨襲擊 部分地區洪水泛濫
    中廣網北京11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義大利近日遭受特大暴雨,區洪水泛濫,意甲被迫延期,龐貝古城發生部分坍塌。此外,法國南部近日遭受暴雨襲擊,泰國洪水繼續泛濫,世界天氣究竟怎麼了?  法國南部近日遭受了暴雨襲擊,已有至少3人死於與洪水相關的事故,約600人被迫疏散。
  • 5種天氣徵兆預示強降雨 山區遇暴雨馬上到高處避災
    昨日,都江堰遭遇近年來罕見的特大暴雨。目前,成都市正值汛期,不少市民選擇在節假日去郊外山區短途旅遊,那麼,在汛期該如何關注天氣防禦山洪?如果遇險該如何求救?「如果在山區遭遇暴雨,千萬不要驚慌,一定要聽從有經驗人員的指揮,馬上尋找高處避災。」據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遇見山洪,市民應向山脊方向奔跑避洪,不要在危巖和不穩定的巨石下避洪。千萬不要在山谷中逗留,因為山谷是山洪暴發的路徑。同時,要儘量避免過河,以防止被突然到來的山洪衝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 洪水來襲!貴州多地村莊被淹、房屋傾斜……消防緊急馳援
    6月8日至9日,暴雨襲擊貴州多地,出現水位上漲、塌方等情況。這一波雨水到底有多猛?洪水過後,城鎮的街道上一片狼藉。此時,大雨仍在持續,房屋四周洪水也不斷上漲,山洪的衝擊隨時會破壞房屋的穩定性,威脅被困者生命安全。根據現場情況,消防指揮員與應急、水利、公安、鄉鎮等有關負責人商定了營救計劃。經過近1小時緊張有序的救援,5名被困群眾成功轉移至安全區域。
  • 吉安:持續暴雨致4萬餘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5677餘萬元
    5月18日以來,一場較強暴雨持續襲擊我市,致我市4萬餘人受災,經濟損失嚴重,贛江沿岸紛紛告急。我市各級黨委政府迅速反應,高位推動,防汛、水利、氣象、水文等多部門聯動,緊緊築牢生命防線,期間,我市無一例因洪水造成的人員傷亡,無一水庫垮壩,無一堤防潰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