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家在設計陽臺時,為了多幾處儲物空間,會選擇打一排柜子,
有些家人為省地,還直接做嵌入式柜子,雖在短期內確實實用,但時間久了,
柜子每天接受風吹日曬,難免會出現損害;況且做嵌入式櫃體花費很高。
所以陽臺櫃並不一定適用所有家庭,這種情況倒不如把柜子換成牆面壁龕。
雖然壁龕常出現在衛生間,但其實,陽臺牆面壁龕與它道理相似,且好處多多。
牆面挖洞做壁龕,肯定比做柜子施工要容易的多。因為設計陽臺櫃要注意很多細節問題,
比如不能做滿,最好預留出10公分,不然會影響附近陽臺玻璃開合;還得做好防水防曬等等,總之麻煩事兒多。
一般櫃體嵌入至少還要多佔據一部分陽臺空間,但壁龕則是在牆面上掏洞,直接將物品放牆內,所以比起柜子,不會佔據陽臺過多空間;
對於小陽臺來講簡直是福音。既能多出幾平米收納位置,又能讓整個空間看起來不侷促。
最重要的是壁龕設計比做柜子更省錢,畢竟做柜子要買柜子,還要給師傅們施工費,自己想想是不是花銷很大,倒不如直接讓師傅們在牆上挖個壁龕,
陽臺容易滲水肯定大家都清楚,如果做柜子收納,再碰到施工不好的師傅,防水沒做好,那柜子肯定發黴受腐蝕,連帶柜子裡的東西都得遭殃。
而做壁龕的話,洞內可放置一些收納盒或者儲物籃,既能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又不擔心牆體受潮導致發黴。即便是沒注意到,牆體有滲水,那換個收納盒就好,不貴也不心疼,總比重新翻修柜子強。
如果看完後覺得陽臺壁龕還不錯,也有給自家做一個的想法,那還要注意2個問題:
在陽臺做壁龕切忌在承重牆上,做的不好很容易改變牆體的受力結構,不安全;
就算不是承重牆,在做壁龕時,也要看牆面的厚度,通常見到的壁龕尺寸在15-20釐米左右,所以牆面厚度也不能小於25釐米,不然做出的壁龕一點都不實用,還難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