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網羅燈下黑,ID:wldxh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這年頭大家應該都用上固態硬碟了吧?之前說過,要想花最少的錢升級硬體,換塊固態硬碟是最具性價比的方案,立竿見影。
總之現在固態硬碟應該是一種趨勢,你看最近新出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的基本都是固態硬碟,傳統的機械硬碟一般只有在老電腦和桌上型電腦中用的比較多。
你要問哪個使用起來比較好,那不用說,肯定是固態硬碟了,體積小、讀寫速度快,但缺點就在於還是比機械硬碟要貴。
可是現在高清電影都是 10GB 起步,隨便一個 3A 遊戲都是大幾十 GB,更不用說你還要收集各種小姐姐。
所以單單一塊固態硬碟真的存不了多少東西。所以只要你對存儲稍微有點需求的話,總還得配上機械硬碟來用,這種混搭組合起碼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不過機械硬碟的速度和固態硬碟比起來確實讓人捉急,那有沒有什麼軟體讓大容量的機械硬碟也能跑出固態硬碟的速度呢?
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軟體再牛也得遵守硬體的基本法不是?裝個軟體就能把機械硬碟變成固態硬碟,硬體廠商不要面子的嗎?
之前我也覺得不可能,不過最近發現了一款叫做PrimoCache 的軟體,你別說,還真的可以!
老規矩,先看下對比效果。
我用硬碟檢查工具 CrystalDiskMark 分別檢測了我的機械硬碟分區 E 盤優化之前和之後的結果。
第一行的是代表的是你當前的測試的硬碟分區、測試次數、測試文件大小。
第二行代表你硬碟的讀寫速度。第三行代表你硬碟 4K 文件多線程讀寫速度。第四行代表你硬碟的連續讀寫速度。第五行代表你硬碟 4K 小文件單線程讀寫速度。
看不懂?這裡我們主要關注第一行數字就行,它代表的是硬碟的讀寫速度。
優化之前讀寫速度分別是 181.95MB/s、160MB/s。
當我啟用 PrimoCache 再看看讀寫速度:達到了 17630.38MB/s、20977.84MB/s。
這 TM 也太變態了,簡直像開了外掛一樣!
鑑於這數據太過誇張,說實話我是不太相信的,於是就去查了下這個軟體的原理:
大家都知道,機械硬碟的緩存通常都比較小,一般常見也就是 64MB,這點大小自然是捉襟見肘,而 PrimoCache 對 Windows 緩存系統有一個很好的補充,它把物理內存虛擬成硬碟緩存用,用內存間接提升硬碟緩存,減少硬碟讀取次數,這樣就能極大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
這樣一看也就明白了,還是按照硬體的基本法來辦事的,你存取文件首先是在內存上進行,速度自然就碾壓機械硬碟。
所以,如果你的內存平時有多餘空間,那麼通過這個軟體就可以把閒置的內存空間用起來,而且還能大幅提高硬碟讀寫速度。
設置起來也不算麻煩,跟著我來就對了。
設置過程
安裝之後根據提示重啟電腦後再打開,一定要聽話,這個軟體要求必須重啟電腦。
重啟再打開軟體,點擊左上方新建緩存任務。
勾選你要加速的硬碟,點擊下一步:
在設置區域,在一級緩存那裡,設置好數字,說實話不建議對系統盤進行緩存提速,原因後面會提到,建議只對除系統盤之外的機械硬碟分區進行緩存提速。
一級緩存指的是把物理內存的空間調配出來當硬碟緩存空間,所以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設置,我這裡把 32GB 的內存劃出來 8GB 用來當硬碟緩存。
獨立的讀和寫緩存空間可以根據你的需求按比例分配,如果平時主要是用來讀取,那就給讀緩存多配,如果搞不清楚那就讀寫各分一半。
而混合睡眠或休眠時釋放一級內存是指:系統在混合睡眠或休眠時會清空緩存轉存到硬碟,建議大家也勾上。
PrimoCache 除了可以用物理內存給硬碟提速之外,還可以用固態硬碟給機械硬碟提速。
下面的那個二級緩存指的就是從固態硬碟中劃分空間提供給機械硬碟做緩存,大家如果有多餘的固態盤也可以利用起來,由於需要對固態硬碟進行格式化,就不演示了。
右上角更多設置-緩存粒度指的就是每個數據塊的大小,數字越小則代表性能越強,但是會佔用你的 CPU 和內存。
接著下方的啟用延遲寫入建議大家勾選,它能夠提升寫入的速度。
不過延時時間不能選太久,因為如果你用臺式機的話,突然斷電的話,系統就會被損壞,緩存文件就會丟失。
預取上次緩存這裡,如果你平時開電腦後的使用習慣都差不多,那麼建議勾選。
如果不是,則不勾選。
在最右下角的目標邏輯卷專屬設置中,如果你需要設置的硬碟比較多,可以進行更多管理。
如果沒有更多硬碟的話,點擊啟動就可以了。
看起來步驟挺多,其實是因為我講的詳細,連同原理一起解釋了,實際操作的話,一分鐘足夠了。
對比效果
再來對比一下實際拷貝文件時的讀寫速度吧。
優化之前,傳輸文件速度穩定為 160MB/s。
同樣的文件優化後達到了 2GB/s左右!
由於測試過程中為了錄好動圖效果,反覆拷貝的了多次。
結果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優化之後,當某一個文件第一次拷貝到硬碟的時候,速度比之前已經快了不少。
但是當你第二次拷貝的時候,它的速度又大幅度的提升了,快到你根本看不到過程。
細想來看,並不難理解,你複製文件的時候已經把文件存儲到了內存上,所以第二次用到文件的時候直接從內存讀,再寫入內存,這速度自然就快到飛起。
那除了能夠提升文件讀寫速度,實際應用場景中,軟體打開速度是否能提升呢?
這個嘛,我託我的一個朋友測試了一下優化前後打開 AE 的速度,並且還使用了秒表來計算時間。
優化之前打開速度為 5.5 秒左右。
優化之後打開速度為不到 4 秒,雖然打開速度提升的不大,但總體算下來速度還是提升了 30% 左右。
本來還應該測試一下大型遊戲的打開速度對比,無奈這兩天頸椎疼的實在不行,做這個測試的話需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就為了錄個啟動動圖,所以就省略了,大家可以自己去體驗。
結語
實話實說,PrimoCache 有沒有用?確實有用。
有沒有像 CrystalDiskMark 測試的那樣提升近百倍?當然是沒有的,因為那個測試等於是在內存上進行,速度自然就太變態了。
具體到常用的場景中,還是可以大幅提升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只不過根據不同場景提升的幅度不同。
還有,如果你是用物理內存當做機械硬碟緩存,那就一定要注意數據安全。根據原理可知,在內存空間沒有被釋放之前,你的讀寫操作都是在內存上進行的,如果突然斷電,內存上的文件還沒有從緩存寫入到硬碟中,數據就會有丟失風險。
所以根據之前用戶的建議,注意兩點:
1.不要對系統盤進行緩存加速;
2.不要在超頻狀態下進行加速。
那麼到底適合什麼人去用呢?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內存空間較大,或者有多餘的固態盤,同時又想提升大容量存儲盤的讀寫速度,這款軟體就適合你折騰一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