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領導班子調整
時隔半月後,上海大學迎來了新一屆的黨委書記和校長。
6月1日上午,上海大學召開中層幹部大會,宣布市委、市政府關於上海大學黨政領導班子任免的決定:成旦紅同志任中共上海大學委員會書記,劉昌勝同志任中共上海大學委員會副書記、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同志不再擔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此前,上海大學原黨委書記兼校長金東寒出任天津大學校長。
成旦紅,男,漢族,1965年2月出生,江蘇南通人,全日制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1993年8月參加工作。官方資料顯示,成旦紅前任職務為中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
劉昌勝,男,1967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湖北黃石,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前擔任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2017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新書記和新校長
資料顯示,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在擔任上海市教衛黨委副書記前,曾長期在上海高校工作,曾任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上海電力學院黨委書記、上海開放大學委員會書記等職務
上海電力學院官網顯示,成旦紅也是一名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大學兼職教授。其主要從事金屬電沉積、金屬腐蝕與防護、複合材料製備、納米材料應用和化學電源等電化學工程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
成旦紅曾任上海市納米表面處理技術服務平臺負責人,中國電子學會電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上海電子電鍍學會副會長。先後完成了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市汽車基金委科技發展基金、上海市科委納米專項基金等科研課題1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學術會議上共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培養研究生26名。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上海大學新校長劉昌勝學術成就則更為突出。2017年11月,年僅50歲的劉昌勝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悉,劉昌勝是華東理工大學培養的傑出學者。1989年本科畢業於湖北大學生物系,1992年於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1996年獲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研究室主任、副所長、黨支部書記。2009年擔任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15年7月起任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劉昌勝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材料,在這個領域取得很多重要成果。
▎快速發展的上海大學
作為上海市屬高校領頭羊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大學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藉助國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真正實現了加速發展,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方面取得很多突破,綜合實力甚至超越了眾多老牌名校。
在「2019年QS綜合排行榜」中,上海大學位列全球第422名、內地高校第16位。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上海大學社會學、美術學兩個學科被評為優秀(A-檔),40個參評學科中相對排名提升的有35個,絕對排名提升的有15個。數學、物理、化學、材料、工程、計算機科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等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材料2個學科接近ESI前1‰。
在2018年QS學科排名中,上海大學15個學科(2015年8個、2016年9個、2017年13個)位列QS排名全球前400位,數量居內地高校第12位。
截至2018年12月,全校新增國家級人才27人,其中學科群新增10人,超額完成全校新增23人、學科群新增5人的年度目標。
2017年,上海大學新增2項國家科技獎,2018年新增3項國家科技獎,表現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異常突出。
2017年吳明紅教授團隊在石墨烯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在《Nature》發表,2018年Mark Waller教授在應用深層神經網絡及人工智慧算法領域研究成果在《Nature》發表,曹世勳教授與RICE大學Kono教授在量子物質研究方面合作研究成果在《Science》發表。2020在頂尖科技期刊實現論文突破的目標提前超額完成。
繼「集成計算材料與材料基因組創新」 (2016年)和 「現代冶金與材料學科創新」(2017年)兩個111引智基地獲批後,2018年「複雜網絡化系統智能測控及應用學科創新」再次獲批111引智基地,上海大學成為全國唯一一所連續三年入選該項目的地方高校。
上海大學其他方面的進步還有很多很多。
今天,原上海市教衛黨委副書記成旦紅出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原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出任上海大學校長。期待上海大學新書記和新校長,帶領這所雙一流高校更進一步!
▎成旦紅簡歷
成旦紅,男,漢族,1965年2月出生,江蘇南通人,全日制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1993年8月參加工作。
2010年,成旦紅擔任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副院長。2013年7月19日,成旦紅擔任上海電力學院黨委書記。2015年11月2日,成旦紅任上海開放大學黨委書記。2017年任中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2019年6月,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
▎劉昌勝簡歷
劉昌勝,男,1967年6月出生,漢族,籍貫湖北黃石,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研究員,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9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本科畢業於湖北大學生物系,1992年於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1996年獲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研究室主任、副所長、黨支部書記。2009年擔任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15年7月起任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9年6月,出任上海大學黨委書記。
劉教授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七屆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學部委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一)、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勞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獎勵或榮譽稱號。
劉昌勝教授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已培養博士22名、碩士36名,負責完成我校第一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生物醫用材料」。其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材料,獲授權發明專利38項(其中美國授權專利4項),出版著作(教材)4部,發表SCI論文201篇,包括在生物材料領域權威期刊Biomaterials(生物材料)上發表21篇,以及在Chemical Reviews(化學評論)等國際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的多篇論文。他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活躍在生物材料學術前沿領域,是「生物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簡稱「111計劃」)負責人,與國際多所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學術合作關係,在國際會議上作特邀或邀請報告44次。他是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院名譽教授,獲國際生物材料學會聯合會會士(Fellow)等榮譽稱號。
(部分內容來源:文匯報、華東理工大學新聞網、上海大學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