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學院創新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模式 開展後備人才培養項目之...

2021-01-09 人大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培養更多優秀國際化創新人才投身到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工作中。中國人民大學著眼於國家人才培養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培養國際組織和全球治理優秀人才。201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國際組織學院。學院通過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提供優質課程,積極支持校內相關學院開展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拓展國際組織人才輸送渠道,不斷提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創新國際組織人才培養模式,成功開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培養一流國際組織後備人才。

法學重鎮,強強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歷次學科評估中均位列法學學科榜首,作為引領中國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優秀法律人才的平臺、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人大法學院與眾多國際一流大學法學院保持著密切交流合作。為培養具備參與全球治理能力和國際組織經驗的高層次法律精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指導和支持下,與瑞士日內瓦大學合作,於2015年申請設立了 「中歐歐洲法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並於2019年成功入選國家留學基金委「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

創新培養,知行合一

(日內瓦大學熱情接待「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生)

著眼於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要求,項目積極創新培養方式,提升項目學員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為滿足國際組織對英法雙語的要求,項目學員在赴日內瓦大學學習前,進行為期一年的法語學習。在日內瓦大學學習期間,學員們通過學習國際組織和國際貿易相關法律課程,對國際組織相關規則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學習,同時,通過學術研討和撰寫學術論文,訓練學生的文獻閱讀能力、國際文書寫作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並進一步強化英語、法語語言學習。在日內瓦學習期間,學員們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國際電信聯盟、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人權高專辦、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開展實習。在實習中,學員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零距離體驗國際組織的運作。

六年磨礪,成果豐碩

(「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生代表日內瓦大學參加Jessup國際模擬法庭比賽)

六年中,項目共培養學員46人。經過項目培養,同學們可以熟練運用英語、法語二種國際組織官方語言,熟悉中國法、歐盟法和國際法。同學們通過在國際組織的實習,充分了解了國際組織的運行機制,進一步提升了在國際組織的工作能力,為日後赴國際組織任職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項目實施,也讓外方合作院校和國際組織人士更加深入了解人大相關學科的發展與建設,充分了解人大學子的風採與活力。

學員風採

趙劉穎同學(實習國際組織為聯合國WTO上訴機構秘書處)

「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員趙劉穎同學於2019年4月獲得WTO上訴機構秘書處實習機會。趙劉穎同學表示將繼續在國際爭議解決領域探索前行,在不斷提高外語能力並積累專業知識的同時,始終保有對國際事務和國際議題的關注。

 

蔣欽薈同學(實習國際組織為聯合國難民署)

「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員蔣欽薈同學因在聯合國難民署實習期間表現優異,在實習期結束後成功獲得了繼續留任的機會,目前他正以顧問專家的身份在聯合國難民署工作。

 

沈逸同學(實習國際組織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西非辦公室)

「在日內瓦學習的期間,不僅有幸在學校接觸了很多在聯合國工作過的老師, 也在社交場合認識了許多年輕的志同道合的實習生,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一樣充滿好奇,希望探索聯合國。也感謝這樣的交流,從他們的經歷和經驗裡,我了解到非常有價值的聯合國求職方法和聯合國公務員日後的生活和職業發展」。

 

周媛同學(實習國際組織為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

「進入國際組織實習後才發現,國際組織的工作方式、組織架構、法律文件等總是在不經意間呼應了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李璇同學(實習國際組織為歐洲人權法院)

「我深知能夠在日內瓦和斯特拉斯堡度過一段平靜而不平凡的時光對我來說無疑是非常寶貴的,在這兩個城市的短暫居留讓我不僅僅學到了知識,更加豐富了人生體驗,並且還讓我對歐洲文化有了親身的體驗和了解」。

 

胡思岑同學(實習國際組織為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庭)

「在國際勞工組織法律顧問辦公室的工作中,我們運用國際組織法、條約法、國際私法、合同法知識來處理國際組織運行中的各種法律問題;同時,這些實踐中的法律問題也會促使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從而促進對國際法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入」。

 

鵬程萬裡,逐夢前行

(「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員在國際電信聯盟實習)

(「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達喀爾辦事處工作合影)

(「中歐歐洲法」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學員在蘇州校區學習合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對「人才瓶頸」的突破和「人才支撐」的落實,關係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全局,任重而道遠,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組織學院將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等部門的支持下,繼續協助支持相關學院開拓和完善「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為推動學校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任職搭建堅實的平臺。

相關焦點

  •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張曉磊: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商科應用型人才
    請您介紹一下,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的基本情況?    張曉磊: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基於國際化、應用型、高端商學院的精準定位。積極融入行業、融入國際,藉助首都的優秀資源,搭建了應用型人才和國際人才培養的平臺,致力於培養具有優秀道德素養、專業能力、廣博國際視野的商科人才。
  • 高級工程人才培養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我校舉辦
    本站訊 (通訊員 原博)7月14日,高級工程人才培養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我校舉辦,會議由余建星副校長召集主持,來自美國國際教育聯盟(AAFIE)的專家團代表出席了會議。我校求是學部、國際工程師學院、教務處、國際處相關負責同志在會上與AAFIE的專家代表就卓越工程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及工程教育改革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 中國第一所貿易談判學院成立:培養精通國際規則的高端人才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朱國宏在10月11日舉行的「貿易談判學院」、「世貿組織講席(中國)研究院」成立揭牌儀式上表示,作為我國第一家專門培養貿易談判人才的學術機構,貿易談判學院及世貿組織講席(中國)研究院將對標本領域全球標杆院校(如瑞士伯爾尼大學世界貿易學院)的辦學模式,邀請國際組織專家、我國政府貿易談判專家以及全球貿易投資領域頂級專家作為授課師資和研究力量,著力培養了解我國國情
  • 關於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
    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關係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始終高度重視並不斷創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完善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高青少年體育訓練質量和效益,推動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深入開展,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現就加強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關於印發《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
    、承擔各類課題、開展多項公益活動;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得到境外著名高校、國際媒體及國際組織的充分肯定;培養工程的品牌效應不斷顯現,培養的學員在會計行業改革與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4.適應建立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會計理論體系的要求,充分發揮理論研究、學科建設對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理論支撐作用,每兩年選拔培養一批在會計學科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學術類會計領軍人才。積極發揮這些人才在加強會計理論研究,推動會計學術創新,凝練中國特色理論,貢獻會計智庫成果,打造學術研究團隊,融入國際學術前沿,培養優秀會計人才,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會計學科地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植厚人才根基 中影集團、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科人才培養...
    雙方為電影業開展形式多樣的高端人才培養短期項目,聯合申報科研課題,舉辦國際國內學術年會,開設國際電影大師學術前沿講座,調研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產業動態,探索中國電影從走出去策略。中影集團為北師大校園「藝術影院」提供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國際領先水平的0.8k雷射放映機系統,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訓,投放相應版權電影,服務電影人才合作培養計劃,為北師大師生提供電影專業觀摩條件,豐富校園電影文化生活。
  • 上財伯克利國際人才培養基地落戶青島
    >信網8月11日訊 8月11日上午,上海財經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青島市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籤約儀式,雙方成立「上財(青島)-伯克利(哈斯)國際人才培養基地」,標誌著青島市在引進世界一流大學來青島開展國際合作辦學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怎樣才能培育出下一代具有批判思維、科學工程技能和全球視野的創新後備人才?基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先進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模式,湖南省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融創未來 · 英才計劃"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於12月12日在長沙師範學院舉行。
  • ...勇擔新時代人才培養重擔——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研究生培養模式...
    立德樹人為根本 思政教育到實處心理學院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思政教育中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著力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採取多種措施,提升理論水平,鍛鍊實踐能力。學院黨委書記帶頭講好黨課,打造「初心今談」品牌。
  • 西安交大獲批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近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布了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名單,我校公共衛生學院入選。12月3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召開項目啟動會,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國家衛健委科技教育司楊青司長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參加會議的還有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相關司局領導和11個獲批立項單位的領導和負責同志。
  • 永州市堅持「三突出」 創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模式
    永州市把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積極探索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突出科學規劃打造「創新高地」、突出關鍵環節打造「教育陣地」、突出優化環境打造「佳境勝地」,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定調子、搭臺子、鋪路子,取得了明顯效果,為推動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網絡安全人才支撐。
  • IAAP專注培養高端國際註冊會計師ICPA人才
    IAAP中國代表處肩負著為培養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的重要使命,始終會以IAAP全系列聯合認證初衷與深度融合為契機,聚焦發布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中力爭打造一支國際視野開闊、實務經驗豐富、專業能力突出、英語應用嫻熟、不斷增強我國在國際會計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的具體要求,通過為中國財務人員提供全球認可的IAAP認證標準,深入開展高層次IAAP系列聯合認證課程,努力培養一批在「」戰略與經濟全球化中能夠發揮作用的國際化高端會計人才
  • 雲南財經大學改革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人才培養打造寬厚的基礎平臺   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關係到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以及辦學定位問題。  雲南財經大學始終立足於為雲南邊疆民族地區培養經世致用人才,以「三制兩課」(學分制+考證制+輔修制+理論課+實踐課)人才培養模式為中心,強調人才培養要圍繞社會需要,堅持以基本素質和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面向社會和面向學生、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基礎性、應用性、實踐性」三原則,對學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為人才培養打造寬厚的基礎平臺。
  • 融合黨建與業務 培養高素質人才 -- 《中國會計報》頭版刊發學院...
    作為我國培養財經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的要求,五年來深度融合黨建與業務,盡心竭力培養忠誠擔當、誠信專業的高質量財會人才,深耕教書育人與科研創新,交出一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
  • 慧科攜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 推動全球化人才培養
    ,有力推動新形勢下的全球化人才培養和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這也是既2017年5月FIU與慧科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後,在新工科建設指導下,雙方深入加強國際合作的又一舉措,以構建新工科人才能力體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期間,盧鵬博士一行與中國高校學生進行親切交流。
  • 拓展「1+1實踐教學模式」 加強人才培養和輸送的國際合作
    殷淼)1月22日至31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代表團一行13人對紐約聯合國總部,以及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了為期10天的訪問,圍繞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或機構的職業發展機會和現狀,以及如何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等議題展開廣泛調研和交流。
  • 吉林大學聚焦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身體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0日,教育部、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的通知。全國39所高校、院所申報,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聯合推薦,專家諮詢、評審,11月18日,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揭曉,吉林大學等11個單位榮登榜單。
  • 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
    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為學子搭建廣闊舞臺,助力出彩未來。育人體系開放化,為學生搭建廣闊社會和國際舞臺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實施特色教學、校企合作、國際合作三大辦學戰略,以包容、開放的態度面對人才培養需求,積極加快育人體系開放化的發展步伐。
  • 工商外國際商務專業打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組合拳」
    得益於完備的課程支撐、廣泛的國際合作與充分的實踐體驗,國際商務專業在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創新型商務人才道路上走得愈發堅實。 而像褚同學提到的上述課程,以及國際貿易實務、跨境電商實務、商貿法律基礎、外貿綜合實訓等都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使學生能夠通過國際化特色課程逐步增強學生的專業實操能力,在螺旋遞進的訓練中得到鞏固提高,實現項目實訓課程有效融入常規教學,實現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全覆蓋,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無縫對接。
  • 中關村電競學院成立培養高質量電競人才
    12月11日,海澱文旅集團與中關村學院、中關村電競產業協會在中關村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進一步發揮各自在平臺、技術、市場等方面的資源,建立更加深入的業務合作關係,致力於服務區域多元化文化需求、培養電競領域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