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深夜被惡人追殺的少年,一位身懷異術的古董店老闆,一位出手不凡的警察局探長,一隻名為豇豆紅的精美瓷器……以上的種種,共同構成了一系列精彩懸疑推理故事的開端。此書的名字,叫做《深夜古董店》。
密室殺人、完美的不在場證明,消失的兇器……緊接著發生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離奇案件,似乎都圍繞著一件事情而展開,可背後的那個神秘的操控者究竟是誰?他又有怎樣的陰謀算計?
案件雖然詭異離奇,但總會留有在現場留有蛛絲馬跡,可誰能想得到,提供這破案線索的居然就是那一件件看似為死物,實則蘊含靈氣的古董瓷器。
現如今懸疑推理小說的創作比不得從前了。隨著讀者口味的越來越刁鑽以及愈發精明睿智的頭腦,若是再用從前的創作套路,恐怕三頁紙不到就會讓人猜出結尾到底是什麼。這樣的懸疑推理故事,肯定不會夠受到讀者們的歡迎的。如此一來,這就逼迫著懸疑推理小說的創作者們絞盡腦汁地去思索別樣的創作方式,開拓新的創作思路,想方設法的設計出前人沒有用過的案件手法。
近些年來比較常見創新性的懸疑推理長篇故事,大多是依託於重要歷史背景人物事件,來進行創作的歷史懸疑小說。而像《深夜古董店》這樣將魔幻與古董文物文化元素融入懸疑推理小說的創作,還真的是並不多見。該書的作者還真的是走了一趟非比尋常之路。
此書的時代背景設置在民國時期,地點則是一座不知名小城老街上一家名叫「拙齋」的古董小店。店主許枚是一位能夠喚醒「瓷靈」的撫陶師。曾有文博人說,「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在此書中,這文物還真的是說話了。誰說這古董只是昂貴的擺設?每一件古董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件古董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傳奇。每當深夜降臨,在撫陶師的緩緩觸摸之下,「瓷靈」漸漸出現,它們要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了。而這店主許枚,也會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時不時為為故事之外的讀者們開設一堂堂的古董文化知識普及課,將各種古董文化知識,巧妙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之中。
這樣獨特的創作手法,一下子就將讀者的胃口調動了起來。這樣的故事讀起來,又怎麼能不顯得精彩?
豇豆紅、祭紅、郎紅、霽藍,四件精美的古董瓷器,分別引發出四件離奇的案件,看似獨立,彼此之間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當《深夜古董店》的第一部「尋瓷之旅」結束時,最終的謎團仍然沒有解開,至於真相到底是什麼?只能用一句說書人慣用的話語,「且聽下回分解」來期待了。